望月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20 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徐州市鼓樓區(qū)教研室 于永正
語文是有魅力的。首先,編者選的都是美文。就是說明文,也是很典范的。美文美在哪里?美在意境,美在思想,美在情感,美在語言,等等。凡是美的東西都具有魅力。任何美都需要人去發(fā)現,美文亦如此。美文的諸多美,靠什么去發(fā)現?靠讀。備課時我是認真讀了課文的,不但默讀,還反復地朗讀。美文中的美,要引導學生讀出來,要讓學生知道,必要時,要告訴學生,學生感受不到,語文的魅力就失去了。知道美在哪里還要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這是更為重要的。所以我要求自己把課文朗讀好,也要求學生朗讀好。朗讀是賦予作品以生命。美文的美,要通過朗讀再現出來。因此我認為,語文的魅力首先來自于朗讀(包括老師的)。
語文的魅力還在于他使我們開智并產生無盡的想象。想象是美麗的,開智是十分重要的。看了學生寫的文章,誰能不說語文、語文教學(寫字、朗讀、作文)充滿魅力?
語文的魅力來自語文本身。語文教學呢?語文教學的魅力除了來自語文以外,還來自于教師。一個具有魅力的老師,他的語文教學必定是有魅力的。但,語文教師的魅力決不只是指人格魅力。
望月(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望月》。
(板書:望月)和我一起寫課題,注意“望”的第三筆是豎提。齊讀課題。(生齊讀)
師:課文預習了嗎?讀了幾遍?
生:七遍。
生:五遍。
師:這篇文章寫誰在哪兒望月?
生:寫作者和小外甥在江輪上望月。
師:一定是作者嗎?
生:寫課文中的“我”和小外甥在長江江輪的甲板上望月。
生:還寫了他們一起背古詩,一起談論月亮的事。
師:課文讀了五六遍,能有這么多收獲,就很可以了。
[自評:學生預習了,對課文內容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通過交談是為了了解學生掌握得怎么樣。這也是讓學生初步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老師出示生字:甥、瞳、爍、斑、沐、仁、喻、絮、鎖、呵、欠)
師:這課的生字比較多,同位互相讀讀聽聽,看誰預習得好,讀得準,都認得。
(同位的同學互相讀給對方聽,互相糾正。)
師:請班長讀一讀。(師指生字,班長讀。讀得很正確。)不愧是班長。——誰再讀?(接著又對班長耳語一番,由他指定幾位同學讀,無一錯誤。)預習得真好,每課都能這樣預習嗎?
[自評:因為是借班上課,對學生不了解,所以只能請班長指定部分學困生來讀。他們認得了,其他學生問題就不大了。我經常說,教學一定關注學困生。]
生:老師說,您要給我們上課,所以要求我們好好預習。
師:下了死命令的,是不是?(笑)因為你把“好好”說得特別實在,特別重。(笑聲)
生:我們平時也是這樣的預習的,都是“好好預習”的,當然這次更認真一點。(笑聲)
師:實話實說。如果我是你們中的一員,我也會像你們一樣比平常多讀幾遍。為什么?為了給班級爭光,為了讓于老師滿意呀!養(yǎng)成預習這個習慣非常好。課文讀得怎么樣?
生:我能流利地讀下來了。(該生是男同學)
師:那我就請你,你再邀請兩位同學一起讀課文,好嗎?(該生邀請了兩位男同學)
師:你不能都請男生,也要給女同學一次機會嘛。再換一位女同學——咱們不換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學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