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和小女孩》說課
(2)指導朗讀
三、總結
那么文中的偉大,與我們一開始交流的偉大意思一樣嗎?人格偉大。把我們交流的內容根據你的理解整理一下,圍繞“愛因斯坦是不是個偉大的人”這個話題寫一段話。寫時,注意有層次地表達,語句通順,字跡工整。
交流,投示。
修改
板書: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偉大
專注思考 不拘小節 衣著
平易近人 充滿童趣 外貌
潛心研究 為人謙遜 動作
語言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學反思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寫的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處的生活片段,表現了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忽略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這篇課文情節簡單,語言樸實,抓住典型的生活細節,著力刻畫愛因斯坦的人格魅力,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鮮明。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等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手法。3、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品讀文中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詞句,走近生活中的愛因斯坦,感受他的人格魅力,體會愛因斯坦的偉大與平凡。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讀好人物對話,以讀促講,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感受愛因斯坦人格魅力,體會他在平凡中的偉大。
課下同學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也搜集了有關愛因斯坦的資料,對這個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這篇課文中主要是體會愛因斯坦的偉大,他的偉大體現在哪里?生活小節!這篇課文透過寫一個12歲的小姑娘的眼睛,讓我們走近了愛因斯坦。
一、感悟文字,創設互動氛圍
課堂上,讓學生抓住描寫愛因斯坦的外貌描寫感受人物形象。通過感悟文字,引起學生的質疑。為什么生活中愛因斯坦是這樣的?在課堂中體會他對工作的熱愛,有忘我的工作精神。從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什么。”“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可以體會出。這是他們在第一次相遇時。在第二次相遇時通過人物的對話,動作,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指導學生抓住人物動作、表情和對話的具體內容,尤其是對話,讓他們反復讀、自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感受愛因斯坦偉大與平凡。尤其是從他倆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平易近人,謙遜誠懇坦、富有一顆童心。第三次相遇時:小女孩教他穿戴及整理房間。從以下語句中可以看出:“讀了小女孩的話,……”要聯系上下文:“嚇了一跳”“整個變了一個人”“穿戴的整整齊齊”來體會。讓學生明白,愛因斯坦的變,一是因為接受小女孩的“教誨”,二是因為他請小姑娘作客。“工作室很大,到處擺著書架和書,屋子中間擺著一張辦公桌,桌上的東西亂得一塌糊涂。”來領悟,感受小女孩已經把他看成朋友,知己。從這幾句話,體會愛因斯坦不是不會打扮,而是因為全身心投入了科學研究工作所以在生活上不拘小節,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平凡但又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