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
上面畫線的部分句子中,帶點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你還能從課文找出類似的詞語嗎?
(四)默讀第四然段。
1、你從哪兒體會到維也納幾乎一天離不開音樂?從四個方面具體寫維也納人民離不開音樂:( )、( )、( )、( ),這四個方面從不同角度說明了維也納是浸泡在音樂中城市。
2、重點品讀: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
“摻和”本是“摻雜、混合”的意思,聯系這一句,這一段,你覺得“摻和”的含義是什么?
3、用心地讀“維也納的許多家庭……這幾乎成了慣例。”(即第四然段中第4、5 句話),你從這兩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4、拓展說話練習。
有了音樂,維也納人的生活變增添了無數快樂。如果,你也生活在維也納,你還會在什么情況下,做與音樂相關的什么事呢?
三、學生自學,師巡視
四、交流、討論、檢測自學情況
(1)引導交流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問題
①初品“搖籃”。
②再品“搖籃”。
(補充文字資料,感受音樂大師的魅力。(欣賞完)此刻,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③深入解讀“搖籃”。
300多年前,這些樂壇大師就在維也納以他們才智創造了無與倫比的音樂,一代又一代,滋養著生活在維也納的人們,也推動了世界的音樂的發展。“搖籃”,一個普普通通的詞語,卻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維也納音樂歷史的厚重。
④拓展延伸:少年宮是( )搖籃。
( )是( )的搖籃。
( )是( )。
小結:是啊,一座城市,有這么悠久輝煌的音樂史,有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大師,有這么多舉世聞名的優美樂章,當然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
(板書:歷史——大師云集)
(2)引導交流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問題
①指名讀,談感受。
②重點品讀兩個“裝飾”。
(第一個“裝飾”是“裝扮”的意思,第二個“裝飾”是“裝飾品”的意思。)
③深入思考:音樂是無形的,怎么又會裝扮呢?
引導學生關注“到處”“許多”“多”“就連”“也”等字眼,借此感受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④欣賞文中提及的相關圖片。(補充直觀圖片,點出課文插圖,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