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與評析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正確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 借助學習網站所提供的素材,正確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5. 通過網絡收集有關金字塔的資料,并樂于與同學分享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交流有關金字塔的資料。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搜集有關金字塔的資料。
2.多媒體教學課件。
3.專題學習網站。
教學過程:
課前學生瀏覽上節課的留言。
一、問題導入,明確學習目標。
1. 出示一組金字塔圖。
看了這些圖后,說說你內心最想說的一句話。
2.指名回答。
3.是啊,金字塔它那無窮的魅力讓多少人為之著迷。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再一次去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震撼。
二、學習1、2、3自然段。
1.出示自學要求:默讀課文1—3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句子或者詞語邊做上記號,并寫出你的感想。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 討論交流。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此段文字。
指名讀,邊讀邊指導朗讀。
重點理解:“一座座”“巨大的”“角錐形”——外形特別。
“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通過看圖體會它的氣勢宏偉。
“舉世聞名”——影響之大。
齊讀第一自然段。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出示文字。
指名交流。
重點理解:“這些墳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為尖頂。”“象金字”——動畫演示,幫助理解。體會金字塔外形之奇特。
指名讀。
③學習第三自然段。
出示文字。
過渡:在同學們默讀課文時,我發現這一段,大家做記號寫感想的最多。那么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世界七大奇跡之首,胡夫大金字塔的魅力吧!
交流:
“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之多。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體會高大。以教學樓作補充。
“塔身由231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體會數量之多,工程之浩大。
小結:(板書:宏偉)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板書:精巧)
“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工程浩大,建造之艱巨。
2.各自大聲朗讀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