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學設計
(是音樂給了他光明,是音樂撫慰了他孤寂的心靈,是音樂給了他美好的世界,是音樂支撐著他熬過苦難的一生。 齊讀: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師: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誕生了——(引讀最后一小節) 三、總結全文。 1.再次聆聽這動人心弦的音樂。音樂響起…… 2.總結: 苦難本來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悲痛、哀傷、哭泣。但是對一個命運的強者,對于敢于和命運抗爭的人來說,苦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勇敢地面對苦難,戰勝苦難吧! 四、說話練習。 1.阿炳把對人生的體驗和追求通過樂曲告訴了我們,此時你想給阿炳說些什么?請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2.交流,老師點評、修改。 搜集交流阿炳的生平資料,對阿炳身世有必要的了解,為學習下文打基礎。 教給學生“用心靈傾聽,用心靈誦讀”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才能盡快走進文本。 教師入情入境的引導學生讀,使學生逐步走近阿炳。 通過引導學生品讀詞語,想象著讀,讀中想象,初步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惠山二泉”的美麗畫面,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惠山的風景依舊,但阿炳什么也看不見了,聯想到自己坎坷的經歷,于是產生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此環節的教學中,為引導學生充分體會阿炳經歷的坎坷,抓住“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靠賣藝度日。”這個重點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體會語言文字,在反復品讀中感悟,又在感悟中去品讀,充分理解阿炳不平靜的內心世界,剖析“積淀已久的情懷”。為接下來理解《二泉映月》這首樂曲作好鋪墊,從而實現先悟情后入境,水道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