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詩兩首 蘇教版五下教案
第一教時(第二頁是第二課時,第三頁是課前思考和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古詩意思,說說《游園不值》所描繪的景色。
3、通過領會詩句內容,感悟古詩選詞煉句的精妙和豐富的內涵,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讀通、理解古詩,能背誦。
教學準備:音樂,掛圖。
教學預設:
一、揭示課題
春天是萬紫千紅的,春天是千姿百態的,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用 飽含深情的詩句描寫贊美春天。誰能背誦有關春的古詩?
即使是同樣的風、同樣的雨、同樣的花,在不同的詩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兩首從不同的角度來寫春的詩,
讓我們來欣賞。
二、初讀指導
1、白讀兩首古詩,要求讀準字音。
2、標出停頓的符號,畫出不理解的問語。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詩,相機正音
(2)指名畫出停頓。
三、復習學詩的方法
還記得我們學占詩的"四步法"嗎?
第一步:釋詩題;第二步:知詩人;
第三步:明詩意;第四步:悟詩情,
四、用"四步法"學習《游園不值》課堂交流。
釋詩題:值,遇到的意思。那"游園不值"怎么理解呢?
知詩人:作者是宋代葉紹翁(簡介葉紹翁)。
明詩意、悟詩情:葉紹翁在游園的時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讓我們先讀讀這首詩。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蔽覀兏~翁在游園的時候,遇到的有——蒼苔、柴扉、紅杏
請同學們結合你的生活談談對它們的了解。
柴扉:是用柴和樹枝編成的一扇門。這樣的門顯得——窮困、簡陋,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古時候就管這樣用竹子啊木棍啊支起來的門叫光棍?梢娺@樣的門是太——簡陋。但是這樣的門你發現,這樣的門沒有半點的人為雕琢,自然而然,多么貼近大自然的本色的這樣的柴扉呀!現在誰再來讀這句,讓我們感受,你所見到的柴扉可不同于我們現在的柴扉,那是特別的一扇門。
蒼苔:是一種綠色的植物,它因為長期曬不到太陽,所以它長在背著太陽的石頭上。
那也就是空氣潮濕的時候它就會長出來,春雨過后它就會貼著地皮長出來。生命力就那么旺盛。所以這個貼著地皮的小植物沿著園門接到那臺階里面隱隱約約的一點綠,所以蒼就是綠,苔就是剛才同學們說的沿階而上的貼著地皮的——說,什么?青苔
給你怎樣的感覺?
所以,你發現,就那么普通的小植物就讓你感覺到它將春天的生命喚醒了。于是你才發現發出這樣的感概,哇——
那就把你的這份感受送到這里,讓我們的眼前看到的蒼苔好舒服!好美。
生讀。
。ㄒ俏业脑捑蜁寗e人感覺好舒服,絨絨的,印蒼苔可以拉長,還可以再輕點。)
紅杏:
紅杏是一種美麗的花。你知道紅杏是什么時候開花嗎?
在這三個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春天到了。春意盎然。萬紫千紅。生機勃勃。
當我們用我們的慧眼去發現的時候,我們突然感覺,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蒼苔,將我們的眼睛染綠;這紅杏,將我們的心田滋潤;這柴扉,讓我們去感受那自然的回歸。如果說,蒼苔的綠將生命喚醒;那紅杏的紅啊,將春天的生命——照亮。親愛的同學們就讓我們再一次把剛才所見的留在心中,讓春天中的景物所帶給我們的那份新的愉悅。(古箏: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