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隱者不遇》課堂實錄
生:非常悠閑。
師:你呢?
生:也很安然,很悠閑。
師:安然這個詞用得很好,還會怎么樣?
生:很悠閑。
師:很悠閑,你呢?
生:很開心。
師:他很開心,很悠閑,因此他隱居在那里,我們看到了隱者之情。訪者是帶著怎樣的情感去訪這位山中隱士呢?來,看看這個字(師指著訪字)帶著什么樣的感情而去——
生:高興的感覺。
師:你讀讀高興的感覺。
生:訪隱者不遇。
師:這是你高興的感覺,(指另一生)你認為呢?
生:很愉快。
師:很愉快?你讀讀愉快。
生:訪隱者不遇
師:(指另一生)你認為呢?
生:他很好奇。
師;很好奇,來讀讀好奇,怎么讀?
生:訪隱者不遇
師:遇字他把它語氣提上來,有點好奇,你來。
生:覺得這是一個無憂無慮的詩人。
師:你讀一讀無憂無慮。
生:訪隱者不遇
師:對,他覺得這樣無憂無慮地去采訪一位悠閑的詩人。好,他訪但是卻不遇,不遇的心情又如何?來,讀讀這首詩,輕輕地讀讀這首詩,不遇的心情又如何?
生自讀《訪隱者不遇》
師:誰來說說,他訪而不遇的心情是如何的? 如果你去好朋友家里,但是他不在,你心情會怎樣?
生:會不高興。
師:你看,那位同學的眼淚都出來了,很不開心了,我找不到他。你呢?
生:很失望。
師:你呢?
生:很失望,會覺得很不自在。
師:很不自在,你來說說?
生:很掃興啊。
師:掃興啊,乘興而來,掃興而歸。來,這位男同學你來。
生:哀吊。
師:什么?
生:哀吊
師:哀悼,不是哀吊,什么意思,哀悼,為什么你會覺得他是哀悼呢?
生:非常,非常有才能的人,可是他又沒有遇到,覺得自己非常的失望。
師:小朋友們,一般是我們對著死去的人才會用哀悼。
生:對。
師:我們給他換一個詞。他找不到這個人怎么樣?
生:遺憾。
師:遺憾,怎么樣?
生:好。
師:我們換一個很遺憾,而不是哀悼。就是這樣,他訪而不遇,心中有些掃興。有些失望甚至有些惆悵。同學們請你們讀一讀,讀出惆悵之意來。
師生齊讀。
師:我聽到大家都把最后一句的調子降下來,真掃興,這么掃興的詩,賈島記下來干嘛?你不開心的事,你把它記住干什么?同學們,原來他在不遇中也有所遇呀。來,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曾經李白也拜訪過戴天山道士,也不遇,可是他在路途中,同學們,他聽到了什么?
犬吠——(師指課件)
生:犬吠水聲中
師:他看到了——
生:桃花帶露濃
師:他還在密密的樹林里,時時見到——
生:見到鹿
師;而且在小溪邊——
生:溪午不聞鐘
師:聽不到那些凡人的鐘聲啊,這時候遠遠的山還看到了青翠欲滴的——
生:野竹分青靄
師:最后,遠山上掛著的——
生:飛泉掛碧峰
師:李白遇到那么多,回過頭去看看,我們的賈島他會遇到什么?(師播放視頻,配樂朗誦)孩子們,賈島遇到什么?
生:云、霧、松
師:第一句告訴我們,他遇到——
生:松
師:徐老師把它畫下來,他遇到的那棵松。他只是遇到一棵松嗎?
生:不是。
師:他遇到的是什么松?那位同學你來說。
生:很多松
師:很多很多的松,我們在學《三顧茅廬》劉備拜會諸葛亮的時候說:岡前的松林——
生:疏疏朗朗
師:對,用這個詞形容最好了。他看到了疏疏朗朗的松(師板畫松)。還看到什么?
生:山。
師:哪一句告訴你的?
生:只在此山中。
師:他還看到了山(師板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