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莫高窟
(4)指導學生邊閱讀課文第4自然段,邊觀察第2幅圖.①注意抓觀察點的轉移——由四周的自然景觀,到中央的亭臺樓閣;由中央的亭臺樓閣到在亭臺樓閣表演的全場人物;由演出的全場人物到翩翩起舞的少女;由翩翩起舞的少女群體,最后集中在"其中一個".使學生知道作者是由四周到中央,由整體到局部,由面到點,有條不紊地把這幅巨畫呈現在讀者面前的;②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描寫.不但要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語,而且要注意這些動作詞語的排列次序是不能更動的.
三,教學課文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說說這一段課文的主要意思(是寫作者站在這幅壁畫前的內心感受).
(3)作者的感受是分幾步來表達的 (先總說"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再用"不僅……還……"把對壁畫栩栩如生的感受充分地表達出來.)
(4)指導用"不僅……還……"造句.
四,指導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1) 齊讀.
(2) 說說這兩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找出重點詞語,試著背誦:巨大的壁畫池水鮮花亭臺樓閣樂隊少女翩翩起舞優雅端莊女子輕提舒展舉到撥動好像都是活的不僅……還……
(4)指名背誦.
五,作業:
《補充習題》
[教后反思]
2007/11/29
《莫高窟》一課教學昨天已結束了,但盡管學生各方面反應較好,但教學資源的利用總讓我不太滿意.今天上網,看到了導游解說式課堂設計,很適合我對語文教學的一些想法,于是就隨手拿來,與同行們共享.
附:發揮主體作用 注重實踐體驗(來自網絡,本人略加修改)
——《莫高窟》導游解說式課堂教學設計
一,"總導游"談話引入.
我是大家這次"游覽"莫高窟的"總導游".我們請出四位"導游"作向導,由"導游甲"帶路,主要的景物特點,分別由"導游乙,丙,丁"給大家作介紹."游人"們,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向"導游"提出來.
二,"導游甲"介紹莫高窟.
(1)介紹我國的幾座石窟帶領"游人"進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讓游人對照圖,想象莫高窟"蜂窩似的"全貌,說說感受.
[ 建立在教學中師生平等的關系,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合作精神,把教學的本質定位在"交往"上.]
三,"導游乙"介紹"彩塑".
(1)電腦掃描"彩塑"的照片."導游乙"對照畫面并模仿姿勢.
(2)請"游人"讀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從而幫助理解"神態各異".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嘖嘖贊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讓"游人"說說.
(4)抓住文中重點詞語,"導游"和"游人"相互問答.體會彩塑鮮明的特點.
(5)"老年游人"聯系看到過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較,感受有什么不同.
(6)由"神態各異"展開聯想,加深情感體驗.
四,"導游丙"介紹"壁畫".
(1)顯示電腦掃描的壁畫.
(2)"導游丙"請"游人"觀察壁畫,再看課文的插圖,聯系起來進行想象.
(3)"總導游"建議共同議論:"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聯系你的想象說說自己的感覺.
(4)"總導游"請"青年游人"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飛天"的美景.
(5)激發"游人"的情感,把描寫壁畫的第3自然段讀"美",讀"活".
五,"導游丁"介紹"藏經洞".
(1)介紹藏經洞經書的多及遭帝國主義掠搶,破壞的情況.
(2)請"少年兒童游人"表演強盜掠奪,破壞經書的動作,神態.
(3)投影句子品讀,讀出自豪感和對帝國主義的憎恨.
[學生作為"導游"和"游人"進行綜合性的活動,介紹莫高窟幾方面的景物特點,學習運用資料,聯系生活多角度加強體驗,開發和利用課外學習資源,發展了思維,拓寬了知識面.教師作為"總導游"兼"游人"出現,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比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味語言文字,把讀和理解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親切,學起來輕松愉悅,讀得準確,讀得生動,讀得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