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莫高窟(作業設計)
一、抄詞
二、畫去加點字不正確的音
敦煌(dēn dūn) 帛畫(bó jǐn) 銀弦(xuán xián)
瑰麗(guī guì) 佛像(fó fú) 惟妙惟肖(xiāo xiào)
三、畫出句子中的錯別字,并訂正在括號里
1、看到這一遵遵惟妙惟肖的采塑,游人無不績績贊嘆。 ( )
2、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保庫,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精。( )
四、比一比,組詞
異( ) 挎( ) 撥( ) 倫( )
導( ) 跨( ) 拔( ) 論( )
五、按課文內容填空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 ),( )。有( )繁榮菩薩,有( )的天王,還有( )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 ),( ),( )。看到( ),游人( )。
拓展閱讀
莫高窟 余秋雨
1
莫高窟對面,是三危山。《山海經》記,“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見它是華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與神話分不清界線。那場戰斗怎么個打法,現在已很難想像,但浩浩蕩蕩的中原大軍總該是來過的。當時整個地球還人跡稀少,噠噠的馬蹄聲顯得空廓而響亮。讓這么一座三危山來做莫高窟的映壁,氣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三六六年,一個和尚來到這里。他叫樂樽,戒行清虛,執心恬靜,手持一枝錫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時分,他想找個地方棲宿。正在峰頭四顧,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燦爛,烈烈揚揚,像有千佛在躍動。是晚霞嗎?不對,晚霞就在西邊,與三危山的金光遙遙相對應。
三危金光之跡,后人解釋頗多,在此我不想議論。反正當時的樂樽和尚,剎那時激動萬分。他怔怔地站著,眼前是騰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渾身被照得通紅,手上的錫杖也變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著,天地間沒有一點聲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籠罩。他有所憬悟,把錫杖插在地上,莊重地跪下身來,朗聲發愿,從今要廣為化緣,在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為圣地。和尚發愿完畢,兩方光焰俱黯,蒼然幕色壓著茫茫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