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課時課堂實錄與賞析
一、情境導入
師: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銀色的專機離開北京西郊機場,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緩緩地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機艙里安放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的鄧小平爺爺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帶領人民書寫中華民族嶄新歷史的偉人,今天將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評:教者凝重的神態,哀婉的語調,再現了“骨灰撒大海,鮮花送偉人”的場景,讓學生入情入境,一個讓人心碎的時刻。]
二、精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二段:
(1)師:鮮花伴著骨灰,撒向無垠的大海,一代偉人從此永別人世。課文會怎么描寫這感人的一幕呢?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本,自由讀一讀2—4自然段。
。▽W生自由讀。)
[評:“輕輕打開課本”。老師語氣是輕輕的、緩緩的,學生課本打開是輕輕的,學生喃喃自語,情真意切。師生對小平同志的懷念象潮水在涌動,聽課老師也受到了課堂氣氛的渲染,哀思綿綿。]
。2)師:這三節講了什么?
生:講了小平爺爺的骨灰撒入大海。
。◣煱鍟喝鱿虼蠛#
。3)師:小平爺爺的骨灰伴著鮮花撒向大海,在鮮花撒入大海的那一刻,你聽到了什么聲音?誰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一生讀。)
[評:讀中悟,悟中讀,情由境生。]
師:“嗚咽”是什么意思?
生:嗚咽就是低聲哭泣。
師:那為什么大海在嗚咽呢?
生:因為鄧小平爺爺離開我們了。
生:因為大海也舍不得鄧爺爺離去。
師:“痛悼”是什么意思?
生:沉痛悼念。
師:人們痛悼偉人,悲慟不已,所以聽到寒風卷著浪花,嘩嘩作響,便感到大海也在低聲哭泣。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
。ㄉ]上眼睛想象。)
師:誰來讀一讀這一節?(指名)
。ㄒ簧x。)
師:你的朗讀流露出一種既悲痛又不舍的感情。誰再來讀一讀?(指名)
(又一生讀。)
師:真是江河動情,天地同悲呀,男生一齊讀。
。猩R讀)
師:大海嗚咽,寒風痛悼,這是我們心情的真實寫照!女生一齊讀。
。ㄅR讀)
(4)師:奔騰不息的浪花將把小平爺爺的骨灰送往哪里呢?默讀第三自然段。
。▽W生默讀。)
奔騰不息的浪花可能會將小平爺爺的骨灰送往哪些地方?
生:奔騰不息的浪花會將小平爺爺的骨灰送往祖國的“萬里海疆”,“澳門、香港”,“祖國寶島臺灣”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師:(打出第三自然段4個排比句)誰來讀一讀?
(一生讀)
師:讓我們與奔騰不息的浪花一起去緬懷鄧爺爺的豐功偉績吧!
(多媒體介紹鄧小平的事跡)
[評:隨著幽婉而略帶憂戚的小提琴樂曲,一幅幅折射現實,反映小平同志豐功偉績的畫面映入學生眼簾,學生的感官得到充分震撼。短短幾分鐘多媒體展示,他那大海一樣的性格,大海一樣的胸懷,大海一樣的業績,留給學生的不是表層面的印象,而是深深的烙印。這位世紀老人波瀾壯闊的一生定格在了學生的心田,小平同志的偉績、風范深深地感染著學生。有了這樣的“鋪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思如泉涌了。]
師:看了鄧爺爺的豐功偉績,再來讀這一部分,感覺一定不一樣。自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