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黃果樹瀑布課堂實錄
師:這是瀑布的聲音,好聽。
生:“透過樹的縫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懸掛在巖壁上,上面折為三疊,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我看到了瀑布懸掛在崖壁上 。
師:你找出了一個比喻句。(出示課件)那我們來看一看一幅圖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
師:感覺瀑布怎么樣?
生:很寬。
生:很壯觀。
生:讓我們很快的在腦海里想象出它的形象。
師:是啊,這是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讓我們非常形象的感受到了黃果樹瀑布的形態的美。誰能來把這一句讀一讀,把它的美讀出來?生讀。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就能使我們看到的景物更加形象,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生:“剛進入黃果樹風景區,我們便聽到‘嘩嘩’的聲音從遠處飄來,就像是微風拂過樹梢,漸近漸響。”這一句描寫的是黃果樹瀑布的聲音,但是在句子里用上象聲詞或比喻句就讓人感覺到這個句子更貼切。
師:你讀出了黃果樹瀑布聲音的什么來了?
生:黃果樹瀑布的聲音非常大。生讀。(板書 聲音大 )
師:剛進入黃果樹風景區,我們便聽到“嘩嘩”的聲音,未見其人先聽其聲,我聽你在讀“嘩嘩”的時候,讀音很輕,為什么?
生:因為這樣和“漸近漸響”相對應,越近越響。
師:作者是在一邊走一邊聽,誰來把作者邊走邊聽,聲音由遠而近的變化來讀讀呢?生讀。
生:“那‘嘩嘩’的水聲,便成了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把瀑布聲比喻成了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更能顯示出瀑布聲音的壯觀。
師:機器工作發出的聲音很大,那“嘩嘩”的水聲又成了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那你怎樣來讀這個“嘩嘩”呢?生讀。
師:我們一齊來讀這一句,把這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的壯闊讀出來。學生齊讀。
師:在第二段第一句也有一個“嘩嘩”,同學們想一想,這兩個“嘩嘩”,我們讀的語氣相同嗎?
生:不相同。
師:應該怎樣讀這兩個“嘩嘩”?
生:第一個“嘩嘩”的聲音應該是很響很輕的,因為作者剛進入風景區,離瀑布還很遠。
師:雖然很響的聲音,但是從遠處飄來,所以我們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來呢?
生:很輕,但是也很有力。生讀。
師:你覺得她讀出那種感覺來了沒有?好,你先聽別人來讀,把由遠及近帶來聲音的不同變化讀出來。生讀。
師:我感覺這“嘩嘩”的聲音向我涌來了。誰還想讀?生讀。通過這兩個“嘩嘩”我們感受到了作者是在邊走邊聽,瀑布的聲音是漸近漸響。誰還畫出了其他的語句?
生: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騰空而上,隨風飄飛,漫天浮游,高達數百米,落在瀑布右側的黃果樹小鎮上,形成了遠近聞名的“銀雨灑金街”的奇景。
師:這“銀雨灑金街”的奇景,奇在哪里呢?
生:瀑布激起的水花像在天空中飛一樣。
師:銀雨是怎么形成的?
生1:在陽光的照耀下。
生2:瀑布落在底下激起的水花,經過陽光的照耀,顏色會形成銀色,帶點光,就是“銀雨灑金街”。
師:瀑布落在底下激起的水珠形成的雨霧似雨滴,晶瑩剔透,形成“銀雨”。那什么是“金街”呢?陽光照耀下的小鎮街道散發出金黃色的光芒。這就形成了“銀雨灑金街”的奇景。誰想把這一段美美地讀讀?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