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教師范讀(以有感情的朗讀帶領小朋友進入情境)
2、這一段話講了1997年3月2日上午,飛機載著鄧小平爺爺的骨灰飛向大海)
3、比較:
a、……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緩緩地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
b、……在首都上空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的遼闊大海。
這兩句的意思一樣嗎?哪句好,為什么?(上面句多了“低低地”、“緩緩地”這兩個成語。上句比下句好,因為通過這兩個詞語準確地寫出了人們為失去偉人悲痛不舍的心情。)
4、機艙里安放的是……
5、理解“今天將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鄧小平臨終前,再三叮囑,死后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是他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祖國和人民的遺愿,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一份珍貴遺產,所以骨灰撒入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習題2,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在上這堂課之前、哪怕是現在我都很緊張,因為我怕不能把鄧小平爺爺的豐功偉績、不朽精神教給小朋友們,因為我怕同學們不能感受到他的偉大。
過渡:回顧中國百年圖強的艱難歷程,老百姓們道出了心聲,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鄧小平,就沒有改革開放的幸福生活。在上課之前,我想我們老師和同學們應該起立,我們一起閉上眼睛默哀一分鐘,來表達對老人的哀悼。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感受老人的偉大。
二、教學第二、第三自然段
(一)教學第二自然段
過渡:飛機離開北京西郊機場,飛向了祖國的遼闊大海,親人開始向大海撒骨灰(播放影視豐碑2片段)
1、看了剛才的錄象,你的心情怎樣?那就由你來把第二自然段讀一下。
2、“嗚咽”是什么意思啊?(低聲哭泣)
3、為什么大海會嗚咽呢?同桌可以討論一下,交流回答。(偉人離去,我們悲痛不已,所以聽到寒風卷著浪花嘩嘩作響,便感到大海也在低聲哭泣。)
4、痛悼偉人的離去,后面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內容?(大海在波濤中痛悼偉人的話)
5、那么,在濤聲中你還聽到大海在說些什么呢?
6、偉人離去,蒼天動容,大海嗚咽,我們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很悲傷,我們一起來讀好這一自然段。
(二)、過渡:骨灰撒大海,鮮花送偉人。
1、奔騰不息的浪花把鄧小平爺爺的骨灰分別送往哪里!
2、出示幾幅圖畫(萬里海疆、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外國友人、)
a、(指圖解釋以老師解釋為主,也可適當讓學生解釋)在解放中國的過程中,鄧小平、劉伯承領導的劉鄧大軍解放了許多地方,他主持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的歷史性轉變,確立了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由此,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日益幸福。
b、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問題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心頭之痛,鄧小平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兒夫人時說,香港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他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回歸后香港的經濟、政治不變。同時他指出到1997年7月1日中國將對香港實行主權,如果英國政府還要強占香港,那么我們將開著軍隊打過去。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回歸后香港、澳門政局穩定,經濟發展。“一國兩制”為全世界國與國之間,和平友好地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模式,在世界法制史上是一個創造性的杰作。隨著澳門、香港的回歸我們期盼著中國臺灣也回到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