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課堂實錄
(生看黑板齊讀)
師:學完李白創作這首送別詩的背景,再看這首詩,相信你一定能輕松而準確的理解它的意思了吧?老師想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師:“之廣陵”的“之”是什么意思?
生:是到,往,去的意思。
師:“故人”指誰?生:指孟浩然。
師:也就是李白的——?
生:朋友、知己。
師:“煙花三月”是怎樣的三月呢?
生:繁花似錦的三月。
生:鳥語花香的三月。
生:百花怒放、景色艷麗的三月。
師:同學們知道嗎?自從李白寫下這句詩后,原本著名的城市揚州更有名了,一直到今天,尤其到了三月,人們紛紛趕往揚州,欣賞那里的美景。而“煙花三月下揚州”被后人稱為“千古麗句”。一起美美地讀這句詩。
師:“孤帆”指?
生:一只帆船。
師:老師有疑問,長江上不僅是沙鷗點點,我覺得一定還白帆片片,而李白的詩中為什么說只有一只帆船呢?
生:因為李白只凝視著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帆船,他全神貫注的只看著那一只載著友人的帆船,其他的都似乎沒看到。
師:“盡”指消失的意思。“唯”、“天際”呢?
生:是只的意思,天際是天邊。
師:請同學們與同桌一起將詩的意思完整地說一說。
(生說)
師:能背誦這首詩了嗎?
生:能!
師:先自己練一練。
(指名背,一起背)
五、積累拓展,情感遷移
師:《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表達了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自古多情傷離別,多少文人墨客因離情別緒而留下千古名篇。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收集一些送別詩,誰來誦讀一下。
(一生讀)
師:這首詩你制成了幾張書簽?
生:三張。
師:老師給點時間你,將這三張書簽現在就分送給你的三個友人,讓他們分享你的資料,和你一起積累,與你一同成長。
(生離座欣喜地送出書簽,收到書簽的學生驚喜,全班學生目光相隨。)
師:還有誰來誦讀收集的送別詩。
(生讀)
師:你制作了幾張書簽?
生:一張。
師:啊——?
生:因為我的朋友不多。
師:老師支持一下你,因為朋友不在多,而貴于精。但我很想看看,誰那么榮幸,能做你唯一的知己。
(生送出書簽,師笑。)
師:拿到書簽的同學們,你們手中握著的不僅是一張薄薄的書簽,更是一份真誠的心,一份真摯的情呀。我覺得它一定很沉。請妥善珍藏好這張書簽,珍惜這一份可貴的友情。
師: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從李白和孟浩然的身上,你一定對朋友,對分別有了新的認識,請選擇其中一個為主題,用簡短的語言在空白書簽的后面寫下你的認識,待會送給你的知己,你的故人或你的兄長、老師。
(生寫)
(生送書簽)
師:此時,我覺得自己很孤獨,很可憐,(攤開兩只手)因為,我到現在還是兩手空空如也!(師故意尷尬地笑)
(聽課老師也會心一笑)
(學生立刻明白意思,有學生送上書簽)
師:謝謝,謝謝你們,雖然這友情來得遲了些,來得勉強了些,但我還是很感動,還是要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對我表達的珍貴的友情。
(后排聽課的老師中,有幾位開心地向我輕揮他們手中的書簽,因為他們也收獲到了友情。)
只有留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