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漢字》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它書寫好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載來好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優勢,長期承擔著人們用書面語言交流思想的任務;它生發出書法、篆刻等獨特的藝術。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二、教學目標:
1、顯性目標
應知:通過收集資料,欣賞評述、討論交流,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演變過程以及藝術特點,它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應會:能大膽地運用中國畫的作畫工具,表現生動有趣的漢字形象。
2、隱性目標:
通過對中國漢字文化的學習,理解漢字是我們祖先的偉大創造,在感受漢字的美的同時,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感受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注意生活、熱愛生活的習慣,引導他們在情感體驗中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教學重點:理解漢字的演化過程,感受漢字的美,體驗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漢字。
四、教學難點:如何根據漢字的形意特點,展開聯想,大膽地進行創作,畫出新穎、有趣的作品。
五、教學過程:
㈠、新課導入:
教師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漢字是什么課上所學的內容?
為什么在美術課要學習漢字?(啟發學生思考,漢字與美的關系)
在弄懂這個問題時,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影片,邊看邊說出你找到的漢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播放動畫片。現在明白嗎?中國的漢字就像畫一樣美麗有趣、想不想來學習?
導入本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漢字》一課
㈡、探究新知
1、了解漢字
⑴、請學生猜教具上的漢字。(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的“福”字)。
⑵、把四種書體的“福”字,按照產生年代先后順序進行排序。
(通過收集資料、欣賞評述、討論交流,使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演變過程以及漢字的特點。)
2、欣賞有趣的漢字
⑴、象形字:虎、人、魚、龜。(了解字意與字形的來源,能找出象形的漢字)
⑵、會意字:明、裕、美、體。(了解有些會意字的字意與字形的來源,并且能識別出哪些是會意字。)
教師總結:古老的漢字不美?魯迅曾經說過,漢字不僅“以形美感目”而且“以意感心”。它憑借變換無窮的線條組合,把人們帶進了自由想象的王國,給人以美的享受。中國的每個漢字都是凝結了古人的智慧創造得來,我們不僅要欣賞漢字的美,還要學習古人創新的精神。
3、掌握技法
⑴、復習國畫技法:
做填畫游戲(通過游戲,使學生自主學習,發現不同國畫技法。復習勾、皴、點、染的筆墨的技法,初步體會造字的樂趣。)
⑵、學習字、畫結合方法:
①欣賞學習大師的作品,重點學習大師是如何把字與畫結合起來的。
②師生共同作畫,完成一幅作品。(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將自己對漢字的認識和感受表現出來,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突破本課難點。)
㈢、學生創作
讓學生大膽的進行繪畫創作,畫出新穎、有趣的作品。
作業要求:運用中國畫的根據和技法表現漢字。根據漢字的特點,大膽的展開聯想,進行創作,使畫面生動有趣。
教師進行輔導,以點帶面。
㈣、展示鑒評
展示學生作品,運用互評、自評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評價標準:
⑴、是否巧妙的把字與畫相結合創作出與眾不同的、生動有趣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