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指導學生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等4篇文章。《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與《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網上呼救》3篇文章在內容上形成強烈的對比。古代采用烽火、人報信、漂流瓶等形式,盡管也能傳遞信息,畢竟速度太慢,有時還會誤事。后3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現代社會以網絡為主的信息傳遞方式,可以從中體會到信息傳輸的速度、效果都已日新月異,不可同日而語。《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回顧了從古至今信息傳遞形式的主要發展經歷:古代,驛差長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現代,電報、電話當代,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絡。教學時,可要求學生把這些信息傳輸方式進行比較,讓學生明白人類在追求高效率信息傳輸方式的步伐從未停止過;同時,討論各種信息傳播方式的優點和缺點。
《神奇的電腦魔術師》主要講的是多媒體電腦的強大功能,它不僅可以傳遞文字信息,還可以傳遞聲音、圖像等信息。《網上呼救》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使許多原來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有條件的學校,要結合信息技術課,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如,在電腦上欣賞照片、音樂、動畫,收發郵件、賀卡等,親身體驗多媒體電腦和網絡的神奇,感受現代信息傳輸的方便快捷。還要讓學生談談電腦和網絡給自己和家人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變化。缺乏設備的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了解多媒體電腦和網絡,如,到本地中學的計算機教室上課,參觀本鄉鎮使用計算機的部門,也可以用電視、vcd等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電腦和網絡的作用,并談談參觀后的感受。
2、調查全家人在一天中獲得的信息及渠道。這項活動簡單易行,且很有意義。學生通過這樣的調查可以直接感受到現代社會信息渠道的多樣化和信息的豐富性。活動前,可以先引導學生設計好調查記錄表,表格要簡單明確,便于記錄。如:家庭信息調查表
家庭成員獲得的信息獲得信息的渠道爸爸 媽媽 我
這項活動需要事先布置,學生和家長都要留心自己一天獲得的信息以及獲得信息的渠道。學生可以用訪談的方式,一邊與家長交流,一邊記錄,也可以由學生、家長分別填寫,學生整理匯總。本次活動不能只得出調查結果,更重要的是對調查結果作分析。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如,信息的豐富性和快捷性;信息渠道的多樣性;不同的渠道信息量大小不同;人對信息需求的差異;通過統計認識自己家信息的來源與渠道以哪些為主。在學生個人調查的基礎上,還可以作小組或全班的統計和分析。
3、怎樣正確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的討論或辯論:
討論或辯論應從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出發,例如,有的學生一回家就看電視,一直看到睡覺;有的學生沉湎于網絡游戲,作業馬虎潦草……教師可以先和學生一起擬定幾個討論的題目,如,“看電視的利與弊”“玩網絡游戲好不好”“媒體信息的真假是非”。如果準備舉行辯論,還要精心擬好辯論題,辯論題要求概念清晰,表達明確,沒有歧義,一般用“是/不是”“應該/不應該”“有利/不利”“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等這些詞語作為正方和反方的辯題,比如,“小學生上網聊天好處多/小學生上網聊天壞處多”“小學生應該多看電視/小學生不應該多看電視”。學生可以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或辯題,組成學習小組去搜集資料,也可以結合閱讀材料《把握自己》,做好討論或辯論的準備。在討論或辯論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防止“走極端”。如,《把握自己》中“網絡能造就人才,也能誘使許多辨別能力差的人走向無底深淵”就說得比較全面。在進行全班交流時可以讓不同的小組發言,教師做好組織工作。討論或辯論盡可能由學生自己主持,以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和策劃、組織活動的能力。教師不宜對討論或辯論的結果下簡單的結論或作強制的規定,可以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心悅誠服,也可以留待以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