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搜集資料的方法優點不足適用范圍自己觀察、記錄第一手資料,真實費時多可以直接觀察的對象調查、訪問比較真實可信工作量大小范圍調查從書籍報刊上摘錄材料集中,信息較多尋找費時需要較多資料時利用網絡搜索速度快,信息量大需要設備需要大量資料時
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去搜集信息。小組內的同學分好工,每人負責搜集某一方面的資料,或根據自身優勢,每人負責從某一種渠道搜集資料。應該允許學生請家長或其他人幫助去搜集資料。
資料處理是一個閱讀和篩選的過程,也是一個繼續搜集和積累的過程。一面閱讀資料,去蕪存菁,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在觀點形成的過程中會需要更多的資料,繼續搜集資料,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對資料的處理作比較具體的指導。要讓學生學會瀏覽和篩選材料,篩選的標準是:
① 是否與研究的課題有關。有關的保留,無關的刪除。
② 這個資料已有還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刪去。
③ 要注意資料中是否與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觀點保留下來。
⑷ 撰寫研究報告:
可以仿照《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分成四個部分,努力做到問題明確,方法恰當,資料比較充足并有合理的分析,結論清楚 (有的還不清楚可以寫明準備繼續探討什么)。研究報告可以在小組成員討論的基礎上,由一個同學執筆,然后集體討論修改,使它真正成為一個小組合作的成果。
5、匯報、交流和總結:
在本次綜合性學習結束之前,要進行匯報、交流和總結。匯報、交流的形式有多種,可以布置一次展覽,展出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進行的各種調查結果、研究報告、活動掠影等;也可以開一次匯報會,報告個人或小組在某一個問題研究中得出的結論,其他同學就感興趣的問題進一步提問。考慮到教學時間有限,匯報和交流的形式最好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意愿確定一種。但不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讓全體學生參與。這里特別要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不應只有單向的講和聽。具體做法可以是:
⑴ 匯報人帶動全班同學活動。
⑵ 對匯報進行補充或發表不同的意見。
⑶ 聽眾提出疑問,請匯報人或其他同學解答。
⑷ 聽眾對匯報作評價。通過這些形式促進全體學生參與,共享學習成果。
6、綜合性學習的評價: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查學生參與的態度、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既評價個人,也評價小組,關注個人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度。這次綜合性學習,可以采用“成長記錄評價”。“成長記錄評價”有幾種類型,本次活動宜采用“過程型成長記錄”,即把活動各階段的資料納入成長記錄。可以收錄的材料有:活動計劃、活動記錄、搜集到的資料、小組或個人做的研究報告等。整個成長記錄后有自我評價、小組同學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以及被訪人的評價。一般采用定性評價,同學和教師都要多用激勵性評語,也可以采用等級或星級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