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第三單元教案
⑵指導朗讀:
①每一次主題說話,就把看圖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反復練讀。
②齊讀第三節: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她來尋找光明。哪怕是死亡的威脅,哪怕是精神的摧殘,哪怕是人格的剝奪,這一切,都不能動搖司馬遷的信念--齊讀。
四、思考發憤的結果:
㈠引讀最后一節:"就這樣,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XX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巨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說得不好時,可以引導—
⑴18年,和"畢生"不是矛盾嗎?
⑵為什么說是他用生命寫成的呢?
㈡引讀全文,練習說話:
回過頭來看吧—
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下呼嘯而去,司馬遷—
聽著父親殷殷期待的臨終遺言,司馬遷—
想著蒙受不白之冤,忍辱含垢的司馬遷—
就這樣,他用如椽的大筆,寫下了這部—
就這樣,他為了這項不朽的偉業,一次次咬緊牙關,強行嚼碎了他作為男人所遭受的天大的屈辱,用 寫下了 。
㈢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寫好讀書筆記:
1、再次呈現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談談理解。
2、推薦書目(呈現閱讀片段):
《史記》: 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寫《史記》,52萬5600字,記載了從黃帝至漢武帝約30XX年間的史事。司馬遷寫君、寫臣、寫諸侯、寫俠、寫義、寫奸佞,無不酣暢淋漓,躍然眼前,充溢著一股渾厚而明慧的氣韻。
《司馬遷》:兩千多年后,有個叫高光的作家把筆伸向了司馬遷,然后向世人交出了一部與《史記》的文字量幾乎相等的長篇歷史小說《司馬遷》。高光的全部努力,就是要告訴人們司馬遷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在寫作《史記》這部皇皇巨著之中和之后,其內心世界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落寞、煎熬和震顫。這是一部充滿激情并令人震撼的作品。作者將書中所有的人物都放置在歷史和生命的十字路口--他們在迷茫、在徘徊、在選擇,同時也在自我袒露與解剖。
3、回過頭來看課題。這"發憤"二字,究竟隱藏著那些東西?
4、你從司馬遷的故事中,讀出了哪些思考?
指導寫作讀書筆記。
12. 《精讀和略讀》
【設計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同時強調了必須變革學習方式,提倡在合作探究中學習。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會閱讀,學會學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讀書的基本方法,學會精讀與略讀,努力取得最佳效果。
3、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并逐步養成勤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什么是略讀,掌握略讀的方法,增加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知道靈活運用精讀與略讀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投影 (實物)課外書若干本
【教學過程】
一 揭題、質疑
1、今天老師和你們共同學習(板書課題)
12、精讀和略讀
齊讀課題(題目是課文的重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