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資料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80《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資料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四顆。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顆引人注目的火紅色星,它緩慢地穿行于眾星之間,在地球上看,它時而順行時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變化,最暗時視星等為+1.5,最亮時比天狼星還亮得多,達到-2.9。由于火星熒熒如火,亮度經常變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而在古羅馬神話中,則把火星比喻為身披盔甲渾身是血的戰神“瑪爾斯”。在希臘神話中,火星同樣被看做是戰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鐵,由于長期受紫外線的照射,鐵就生成了一層紅色和黃色的氧化物。夸張一點說,火星就像一個生滿了銹的世界。由于火星距離太陽比較遠,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溫度大約比地球低30多攝氏度,晝夜溫差可達上百攝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溫度可達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氣。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約占95%,還有極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徑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
體積不到地球的1/6,質量僅是地球的1/10。火星的內部和地球一樣,也有核、幔、殼的結構。
火星的自轉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轉一周為24小時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晝夜比地球上的一晝夜稍長一點。火星公轉一周約為687天,火星的一年約等于地球的兩年。
火星有兩個衛星。靠近火星的一個叫火衛一,較遠的一個叫火衛二。由于火星在希臘神話中被看做是戰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學家以阿瑞斯的兩個兒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兩顆衛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它與地球有許多相同的特征。它們都有衛星,都有移動的沙丘、大風揚起的沙塵暴,南北兩極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過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組成的。火星每24小時37分自轉一周,它的自轉軸傾角是25度,與地球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