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文課堂充滿智慧——《自相矛盾》教學談
這里,經歷了一個對描繪賣矛盾之人的語句的充分朗讀、感知、體驗過程,只有充分讀懂讀透,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智慧評價。
2、師組織評價:你們覺得他屬于哪類人呢?你是怎么想的,說出你的理由來。
學生最初都會在“夸口”上發現問題,隨機引導領悟“賣東西是要夸口,可是矛與盾是兩樣相克之物,不能同時來夸,必有一句是假……滿口夸贊兩相克之物,傻!”充分談過自己的見解發現后,再引導讀悟第一句中“賣矛又賣盾”,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想:如果你去做買賣,會考慮到什么?交流中認識此人賣矛盾選擇的時機、場所、對象都不合理。
摘錄片段:
生1:我感覺這人是個傻瓜,他既夸自己的矛又夸自己的盾,可是矛與盾是兩相克之物,要是拿他的矛去戳他的盾,根本是沒有結果的!
生2:他這兩句話等于沒有說,兩個都最好,究竟哪個更好?他的話語中明顯有漏洞!
生3:同時夸兩個相生相克的東西最好,明顯在吹牛!
生4:他應該今天賣矛,過兩天再喬裝改變一番,再去賣盾!
生5:我感覺這人既是聰明人,因為他懂得作生意得夸得做宣傳;可是他又是個大傻瓜,夸矛又夸盾,誰會來買呀?
師:你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但是很有道理!再讀讀描寫他言行的其它語句,你又發現了什么?
生1:他賣矛又賣盾,我感覺不太合理。
師:同學們可以聯系一下要是你去做生意,會注意些什么?
生2:賣東西要看看自己的東西適合賣給誰?我發現圖上都是些文弱書生,我感覺賣給他們不合適。
生3:他應該去賣給軍營或是衙門,這樣生意才好做些。
生4:現在又不打仗,誰需要呢?他該在打仗的時候再拿出來賣武器。
……
這個過程即是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辨析過程,老師的評價性語言重在鼓勵肯定那些有自己想法的同學,以期調動其他同學積極投入進思維中來;點撥性語言重在啟發引導,讓學生往深處思考,或形成自己新的見解,或在模糊處漸清晰明朗起來,思維也更為開放。
第三板塊:評價圍觀人的智慧。
1、指讀出示描寫圍觀人表現的句段,評價他的智慧。
2、師:同學們,如果此時你也是圍觀的人,當這賣矛盾之人話音剛落,我們也許還沒有反應過來,那人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了。你對這個圍觀人產生了什么想法呢?
引導交流:此人很善于傾聽辨析,思維很敏捷,善于抓住別人說話時的漏洞與缺點……
摘錄片段:
生1:他是個聰明人,能夠聽出他人說話中的破綻!
生2:他很會聽,會動腦筋,別人還沒反應,他就有自己的注意了,真是個聰明人!
生3:我感覺這人很狡猾,明明知道這人是在吹牛說假話,還讓他當眾出丑!
……
再次引導朗讀其發問的話語,感受其含蓄的語言藝術:雖已聽出他人漏洞卻是沒有當面戳穿,而是運用了發問的方式讓他人自己去明白……
生1:我感覺此人是善良的聰明人,他雖然已經聽出了破綻,但他沒有明說,而是讓賣矛盾之人自己從問話中明白。
生2:這人說話喜歡拐彎抹角,這樣就保護了那個傻瓜的自尊心!
……
3、學習回顧:同學們的感受發現真是豐富多采,想一想,你們是怎樣產生了那么多的想法的?
學生就朗讀、思考、傾聽、思辯等方面總結出學習經驗和方法,這是他們經歷了一場智慧考驗后自己明白的經驗,更是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