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灰塵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設計二
北京市史家小學分校 屈平
教學準備:幻燈片。收集灰塵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創設情境
上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對我們的生活有著許多幫助,我們都對科學家的創造發明感到欣喜,可你們知道嗎,我們身邊最不起眼的灰塵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讀得正確、流利,生字多讀幾遍,能熟練認讀。
2.出示生字詞,引導學生正確認讀。
勿(wù)、埃(āi)、漉、(lù)暈(yùn)
3.段指名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灰塵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
2)與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灰塵的特點:
1)小。從哪感受到的?
2)來源于土壤和巖石。
3)在空中飄浮。
灰塵的作用:
1)反射光線。
2)反射光波較短的光波,吸收光波較長的光線。
3)灰塵具有吸濕性能。
3.通過學習我們對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況呢?出示句式:假如沒有灰塵,。
1)填寫課文內容。
2)補充課外資料。
四、小結說明方法
我們能這樣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課文用了什么方法來告訴我們的?(數字、假設)
《假如沒有灰塵》教學設計一
北京史家小學分校 張淑英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3.了解可聞所用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教師提供一些網址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
中國環境在線
上海環境熱線
3.查字詞典,理解意思。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走進教室,連續地咳嗽,手在空氣中扇著,然后說;“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樣都討厭灰塵。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朗讀課文,讀完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2.邊讀邊畫出生字詞,讀一讀體會在課文的意思。
3.出示生字詞指名帶讀。
勿 塵埃 拂拭 飽和 依附 濕漉漉 朝暉 日暈 單調
↘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1.指名讀閱讀提示。
2.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灰塵的作用使用的說明方法細小削弱陽光列數字、做假設易吸收光波較長的其他色光使天空呈蔚藍色做假設具吸濕性調節氣候、氣象萬千做假設
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是昆較大的小組,及時表揚合作好的小組。
↘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生評讀。
↘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讀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人們看成廢 物的東西都有其不容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2.你還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廢物的東西,又怎樣的價值?
3.交流課前查的資料:說說灰塵與人類生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