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象共舞 教案(精選6篇)
與象共舞 教案 篇1
與象共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悠閑、松弛、尷尬、氣氛、感染、笨重、熟視無睹、彬彬有禮、沖鋒陷陣、翩翩起舞、搖頭晃腦”等詞語。
2、了解泰國的獨特風情與文化,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3、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人與大象的親密關系。
2、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泰國風情的文字資料、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今天我們要去美麗的泰國游玩,泰國是亞洲重要的旅游國家之一,迷人的熱帶風情以及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佛教國家,這個被稱為“白象王國”的美麗國度,擁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泰國別稱“佛之國”“黃袍佛國”“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大家在課后收集到有關泰國的資料,小組交流,小組派學生匯報。
二、字詞檢查與拓展
出示:熟視無睹指名讀,齊讀,解釋詞義。
出示:有目共睹、先睹為快、耳聞目睹
指名讀,齊讀。
出示:
松弛、按摩、尷尬、氣氛
指名讀,齊讀。
出示:在泰國,大象對人群已經( ),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經完全可以松弛下來。
在泰國,據說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 )。
在泰國,做按摩的大象偶爾也會跟人開開玩笑,這是觀眾( )的事兒,你不必驚奇,更不必尷尬。
在泰國,你( )象群和人群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的場面,你陶醉其中,難以忘懷。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成語
三、課題猜想從題目上,它的意思是什么?課文題目叫《與象共舞》,作者從頭到尾、自始至終寫的都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嗎?真正寫到與象共舞的在哪兒?(第5自然段)
默讀這一段,思考:文中的哪些描寫特別精彩,讓你難以忘懷?(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教學“句一”、“句二”)
句一:舞蹈的大象,沒有一點兒笨重的感覺,它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搖頭晃腦,踮腳抬腿,前后左右顫動著身子,長長的鼻子在空中揮舞。
句二:表演的尾聲,也是最高潮,在歡樂的音樂聲中,象群翩翩起舞,觀眾都擁到了寬闊的廣場上,人群和象群混雜在一起舞之蹈之,熱烈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讀到這里,你對“與象共舞”又有什么新的體會、新的理解呢?
課文的1——4自然段,并沒有寫與大象一起跳舞,但是,現在你明白了與象共舞的另一層含義,你就會豁然開朗。
“與*共舞”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詞語形式。它的意思主要不再是一起跳舞,而是和某某的關系親密無間、和諧相處。這是網上搜集到的與某某共舞的各種題目,有一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出示:與龍共舞、與鯊共舞、與雪共舞、與墻共舞有兩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出示:與肖邦共舞、與風箏共舞、與壓力共舞、與飛碟共舞更有三個字入題的——(指名朗讀)出示:與世界杯共舞、與奧運會共舞、與《紅樓夢》共舞、這是史上最牛的題目——(指名朗讀)出示:與上帝共舞其實,不論與誰共舞,都寫出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一種渴望,那就是——(齊讀: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板書設計】
27* 與象共舞
和大象一起跳舞
和大象親密無間
一語雙關
與象共舞 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饒有興趣地講述了泰國人與大象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展示了泰國獨特的地域文化。課文共5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獨立成段。作者用“與象共舞”為題,體現了泰國人與大象關系十分親密,大象給泰國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了解泰國獨特的風情與文化,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教學重點:了解人與大象的親密關系。
教學難點: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法:啟發式,以讀帶講
學法:讀中感悟
教具: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領略異域風情,揭示課題。
1、播放泰國風情圖片,簡介泰國。泰國富有“千佛之國、黃袍之國”的美譽。這里到處是金碧輝煌,尖角高聳的廟宇、佛塔,無處不有精致美觀的佛像,為泰國嫵媚動人的熱帶風情平添了許多神秘的氣息。
2、出示泰國民族舞蹈圖。
3、出示大象圖,大象可是個國寶,讓我們走進泰國,“與象共舞”。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感受課文內容。
2、讀了一遍課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感知大象)
3、快速瀏覽課文內容,看看在泰國人與大象的關系是怎樣的?(親密和諧)
三、抓住重點,讀中感悟。
1、人與象的親密和諧,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出來的?
2、選擇以各自己最喜歡的片段,美美地讀一讀,然后和同桌講講你喜歡的原因。選擇喜歡的方式與同桌共享。(表演、朗讀、角色轉換)
3、根據學生發言,相機學習相關內容。(內容不分先后)
(1)做按摩
a 、根據學生發言,抓住關鍵詞語“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輕輕地”指導朗讀。
b 、深入引導:大象是天生的按摩師嗎?
(2)學習開玩笑
a 、這是一頭什么樣的大象?品味“彬彬有禮的紳士”。
b 、深入引導:為什么會像紳士?(人為它創造了舒適的環境,營造了寬松的氛圍)
(4)學習“共舞”
a 、大象舞姿怎樣?從哪些詞看出來?
b 、引導激qing朗讀。
四、拓展延伸 領會寫法
1、借助課前搜集的資料,談談人與其它動物和諧相處的經歷。
2、暢談自己與動物相處的經歷。
3、仿照課文總——分結構,寫一個和諧相處的小片段。
課堂交流,教師小結
五、板書設計:
27、與 象 共 舞
是國寶
沒距離
親密和諧 聰明有靈氣 做按摩
共舞蹈 開玩笑
與象共舞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解“熟視無睹”等詞語。
2、初步了解泰國獨特的風情,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相互信任的美好。
教學重點: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相互信任的美好。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使學生內心受到啟發,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付出行動。
一、初識泰國,激起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泰國嗎?
(若學生知,讓其自由說;若不知,師:你們想了解泰國嗎?)
2、出示泰國相關圖片、泰國地圖
簡介:
泰國的國名泰語意思為“自由之國”。是亞洲重要的旅游國家之一,迷人的熱帶風景和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國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擁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如:美麗迷人的水燈節,清新自然的水上人家,聞名于世民族舞蹈,鐃有趣味的啞劇表演,精致美觀的佛像、石雕、繪畫,都令人 “樂不思蜀”。而佛教更是風糜全國,因此泰國有“佛之國”“黃袍佛國”之稱。(出示泰國地圖)這就是泰國,現在把地圖的方向轉一下,看是不是很像一頭威武的大象?這是長長的鼻子,這是兩只耳朵,這是龐大的身體。所以,泰國又稱“大象之邦”“白象王國”。
師: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趙麗宏一起走進泰國,與象共舞。
板書:與象共舞
師:誰來讀一下課題?
生讀
師:聽到你讀,老師好似來到象群中和象共舞。
3、師:讓我們一齊來讀一遍。
生齊讀
4、師: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想說些什么?(知道和大象跳舞,大象是人的舞伴;想知道誰與象共舞,與象共舞是什么樣的場景……)
生談
5、師:這些問題在課文中能找到答案,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可能輕聲讀,可以默讀。碰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老師相信通過讀同學們不但能解決問題,一定還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生自讀
二、精讀課文,體會和諧
1、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請小組交流一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小組交流
2、師:通過小組交流同學們已經把問題解決了,真好!那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想說些什么?
學生暢談(在泰國人和大象關系很密切,沒有一點距離,就像朋友;泰國大象還給人按摩;大象曾和泰國人一起上戰場;大象雖笨重但跳起舞一點兒也不笨重……)
師:你們真會讀書,發現了老師都沒發現的問題。
3、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在泰國人與大象的關系怎么樣?畫出相關的句子或段落,還可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受。
板書:人 象
學生自讀課文
4、師:請同桌兩個先交流一下自學的內容。
師:誰先來談一談?
學生匯報
(1)大象就像是泰國的一個公民。它們會不慌不忙走在人群中、公路邊、樹林里。
(2)關系密切。曾經馱著武士上戰場。
師:原來,在戰爭年代像是人并肩戰斗的朋友啊!為了幫泰國人民爭取自由和獨立,象做出了多大貢獻啊!
(3)沒有距離。能感受到象的鼻息噴到人身上,耳朵拍到人肩膀上。
師:人和象并肩而行,這只有童話中才能出現的場景!老師真羨慕生在泰國的朋友,他們和大象的關系如此親密!
(4)像朋友。給人按摩,和人開玩笑。
師:說到按摩,老師有個故事想與大家分享(給男士按摩)
師:天哪,這還是我們印象當中笨拙、慢吞吞的大象嗎?簡直是個小淘氣鬼嘛!這使老師也想起朋友講的一個故事(鼻子蕩秋千)
(5)人的舞伴。和人一起舞之蹈之。
師:多令人羨慕的和諧場景啊!
5、師:噢,在泰國人和象的關系可真是——
板書:親密無間
6、師:大象是聰明靈氣的,是調皮可愛的。來,讓我們一起來看段大象跳舞的錄相,進一步體會大象的可愛。
播放錄相
7、師:大象多可愛啊!讓我們一起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與可愛的大象共舞一曲吧!
齊讀最后一段
三、適時小結,升華中心
1、師:同學們,多么熱鬧的場面,多么熱烈的氣氛,真讓人羨慕!那么在泰國,人和大象為什么相處得這樣親密無間呢?(學生不知教師可提示《珍珠鳥》)
板書:相互信任
師:在泰國,人和象之所以相處的這樣親密無間,除了相互信任,還有其他原因,你知道嗎?
介紹“大家學校”《大象保護法》
2、師: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人和動物都能相互信任、和諧相處。如:英國,在倫敦廣場上,到處是鴿子,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還有不時停在游客身上的,從不怕人,異常悠閑自在;印度,牛的地位甚至比人的地位還高。它們可以隨意出入商店、超市,旁若無人的大吃大喝,從沒人阻攔、打罵,可以在街道上自由穿行,可以在住家戶歇息,連市政府大廳也成了牛自由散步的場所。就是說,只要我們人類真心對待動物,動物也會真誠回報我們人類的。中國,昆明的翠湖公園,“海鷗老人”吳慶恒幾十年如一日風雨無照顧紅嘴鷗,以至于老人去世了,海鷗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肅立不動,久久不愿離開。
板書:動物
3、師:有句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是的,信賴可以使大象這樣的龐然大物成為人類的朋友,信賴可以使怕人的“珍珠鳥”視人的肩膀為床而眠,其實信賴還可以創造出更多令人欣喜的故事。同學們,你們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談一談嗎?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也可是看到的或聽到的。
學生介紹
資料: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湘西的漢子將獵槍對準一只正在給小猴喂奶的母猴。母猴受了致命傷,但還是不顧一切地從地上騰起,撲向小猴崽,重新抱起幼子,把奶頭塞進幼子的口中,一雙憤怒的眼睛狠狠地瞪著開槍的漢子。這個漢子被母猴那偉大的母愛感動了,于是在母猴奄奄一息時把小猴抱回家中精心飼養。小猴長大后,漢子將它放回山林。一次漢子因生意慘敗想在山里自殺時,那只被自己救助過的小猴發現了異常,一把奪過他手中的農藥瓶,救下了這個漢子。這就是動物的仁愛。
四、喚醒愛心,引起共鳴
師:是的,生活中有許多動物犧牲自己救助主人的故事,少有人也能如此真心對待動物。所以,作為人類我們要用真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動物,乃至每一處景、每一個物、每一個人,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麗。那么,就讓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奉獻一份愛心,使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局面處處呈現、遍地開花吧!
板書: 與象共舞
親密無間
人 ————動物(象)
相互信任
與象共舞 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泰國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境界。
2.認讀課文8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的意思。
教學難點分析:了解人與大象的親密關系,感受泰國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境界。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初識大象,揭示課題
1.簡介泰國。同學們,在我們國家的南面,有一個風光美麗、文化獨特的國家──泰國。泰國的國名泰語意思為“自由之國”。(出示資料介紹)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感受它的風土人情。泰國整個版圖形如一頭威武的大象,有“千佛之國、黃袍佛國、白象之國。”的譽稱。(先出示泰國地圖,然后圖片定格在大象圖上。)
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優美的泰國風光。(播放泰國風光)
2.揭示課題:
泰國素有“萬象之國”的美稱!今天,讓我們隨作者一起來到泰國,學習課文——《與象共舞》。
板書課題。邊寫邊提醒學生注意“象”的“舞”的寫法。
3.交代學習目標:(出示學習目標3條)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導語:看到這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疑問?(什么叫與象共舞?誰與象共舞?)
2.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出示自學提示)
3.出示生字詞語請同學們認讀。
4.詞語理解:熟視無睹、馴服、尷尬、彬彬有禮、翩翩起舞、按摩
5.通過讀書,你們讀懂了“什么叫與象共舞”“誰與象共舞”了嗎?
師:很好,同學們都有認真思考好習慣,我們知道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提示中對我們提出哪些學習要求呢?誰來讀一下?現在我們就再一次走進課文,請同學們邊默讀課文邊思考,在泰國人與大象的關系是怎么樣的?你從哪里體會到的呢?
6.讀了課文,說說你喜歡泰國的大象嗎?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比如:(泰國的大象勤勞、善良,有時調皮,有時乖巧,有時活潑。泰國大象已經成為泰國的一分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大象。)
三、抓住重點,深入了解泰象
1.泰國人的生活已經和大象融為一體。何以見得呢?自由讀課文,劃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這樣幾個方面:
(1)象是泰國的國寶。
(2)象與人之間沒有距離。
(3)象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愛與人開玩笑。
(4)看大象跳舞是一種享受。
3.隨機指導。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國的國寶。課文是怎么具體寫的?你了解到泰國的大象還為當地人做哪些事?
①馱著武士沖鋒陷陣;為泰國人做工服役;充當旅游大使;表演雜技,帶去歡樂……
②你還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國,沒有大象行嗎?為什么?(按摩、交通工具、搬運木頭、當婚車、畫畫、當水龍頭噴水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④讀后說話訓練:(出示填空題)
在戰場上,泰象與人是(戰友)關系;在舞臺上,泰象與人一樣是(演員);在國際上,泰象充當的是(外交家、友誼使者)角色;當遇到困難時,泰象則是(救助者、好幫手);在農場里,泰象就是(農夫、搬運工);在……可見在泰國,大象與人的關系是怎么樣的?(親密的,如同親朋好友)
(2)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①哪些地方寫出了大象的聰明、靈氣?(出示問題)
②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中的描寫。
③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讓大象按摩,你敢嗎?引導學生抓住“小心翼翼、輕輕地撫弄”等詞:什么才叫“撫弄”?這個詞寫出了什么?
④抽生讀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話:找出描寫大象動物神態的詞,讀一讀,這些詞寫出了什么?
⑤這一段是用哪幾個句子把幾層不同的事例連在一起的?
(出示三句話:)
◇據說象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
◇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為人做按摩。
◇有趣的是,它偶然也會跟人開開玩笑。
這三句話可以去掉嗎?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總分?并列?)
⑥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總結課文,領會寫法:(出示總結)
1.讀了課文,你喜歡泰國的大象嗎?你最喜歡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朗讀相應的段落。
2.透過泰國的大象,你看出泰國是怎樣的國家?泰國人有怎樣的性格?
(泰國是一個與象和平生活,對象熱愛的國家。包容動物,有愛心)
五、作業
1.仿照課文總分結構寫幾句話介紹你喜歡的一種動物。可以先寫總起句,再具體描述:
例:我家的小狗對人十分熱情。
我家的小貓十分貪玩。
我家的水牛勤勞能干。
小雞特別可愛。……
2.課堂交流。
與象共舞 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泰國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境界。
2.認讀課文8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的意思。
課前準備:搜集有關泰國、大象表演節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文字、圖像資料,做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識大象,揭示課題
1、播放大象的圖片,談談自己心目中的大象。
2、播泰國風光,簡介泰國。
3、揭示課題:泰國素有“萬象之國”的美稱!今天,讓我們隨作者一起來到泰國,“與象共舞”!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導入課文。
2、讀閱讀提示,明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思考:(1)在泰國,人與大象的關系是怎樣的?
(2)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出來?
三、集體研讀,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之一:
1.研讀第一自然段。讀第一然段,從哪些詞語中你體會出人與象的關系和諧友好呢?體會“熟視無睹”“悠閑沉著”“不慌不忙”。
2、指導讀,讀出大象的悠閑沉著。
解決問題之二:
1、研讀第二自然段:為什么泰國人對大象存有親切的感情?
引讀法,師生同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泰國人對象的親切之情。
2、研讀第三自然段:
理解“拍”“噴”“平靜坦然”“松弛”“晶瑩溫和”。
競賽讀,讀出與大象靠得很近,讀出緊張的心情松弛下來的感覺。
3、過渡:第四自然段:為人按摩的大象是什么樣子的?用“______”畫出描寫大象為人按摩時的句子,讀一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舞蹈的大象是什么樣子的?用“______”畫出描寫大象跳舞的句子,讀一讀并交流。
四、總結拓展:
1、回顧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2、總結學習閱讀課的方法:
板書設計:
27、與象共舞
泰國人 沖鋒陷陣
共舞 和諧 沒有距離
開玩笑 按 摩
象 跳 舞
與象共舞 教案 篇6
與象共舞》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趙麗宏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在泰國人與大象的密切關系,全文充盈著作者對自然與生命的關注。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與象共舞》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
《與象共舞》教案【學習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泰國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境界。
2. 認讀課文8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的意思。
【教學重點】
1. 依托重點語段,感受語言表達的節奏和精確,體會人和象關系密切,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
2. 理解題目和內容之間的關系,初步體會題目的雙關作用,擴大命題范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 課前播泰國風光圖片及音樂:課前我們先欣賞一些異國風光好嗎?
2. 簡介泰國。(同學們知道我們課前欣賞的美麗風光是哪兒的嗎?在我們國家的南面,有一個風光迷人、文化獨特的國家──泰國,泰國整個版圖就如一頭威武的大象。這個被稱為“白象王國”的美麗國度,擁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它有“千佛之國、黃袍佛國、白象之國”的譽稱。)
2. 板書課題: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在泰國“與象共舞”的美麗。
二、字詞拓展,初知大意
1. 課前老師布置了兩項預習任務:①通讀課文,并找一找帶“睹”字的成語。②猜想一下這個題目,假如是命題作文,《與象共舞》,你會寫些什么?完成這兩項預習任務的同學請舉手。
2. 大投影出示:熟視無睹
(1)這是這篇課文當中出現的一個新詞,也是一個成語,還帶一個生字,誰來讀?(指名讀)
(2)知道這個詞兒的意思嗎?在這個成語中有兩個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誰發現了?“視”——看見;“睹”——看見
(3)更巧的是,這個成語當中兩個詞語意思是相反的,誰知曉了這個秘密?整個詞說的是——(經常看見的人和事好像沒有看見一樣)。
析字解詞是理解詞語的一個好方法。再一起讀讀。
3. 你們還積累了哪些帶“睹”的成語?
(1)指名學生回答。
(2)剛才你們所講的這些帶“睹”的部分成語,我們“先睹為快”吧。
出示:熟視無睹 有目共睹 先睹為快 耳聞目睹
(3)學語文,就要有這樣的敏感度,能夠由一個詞,聯想到與它有關的一串兒詞,積累下來就方便多了,積累詞語也要講究方法的。
4. 還有一組,也是帶生字的詞。
出示:松弛 按摩 尷尬 氣氛
學生齊讀。
5. 這兩組詞語擱在一塊會有什么聯系呢?想一想,這個括號里面你會選擇哪個成語?請你完整地讀出來。
(1)出示句子,學生填空。
在泰國,大象對人群已經(熟視無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經完全可以松馳下來!
在泰國,據說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為快)。
在泰國,做按摩的大象偶爾也會跟人開開玩笑,這是觀眾(有目共睹)的事兒,你不必驚奇,更不必尷尬。
在泰國,你(耳聞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歡樂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的場面,這種氣氛讓你陶醉其中,難以忘懷。
(2)一起連起來讀句子。
6. 剛才你們所填、所做、所讀的這四句話,如果把它合在一塊兒,正是我們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課題猜想,細讀重點
1. 第一項預習任務的檢查已告一個段落。請看第二項預習任務。一起讀課題。
2. 從字面上看,這題目是什么意思?(與大象一起跳舞)同樣的意思,如果選用題目,我們仍然會選用——(與象共舞),因為它——(簡潔)。
3. 那么,假如請你來寫這個題目,如果這是一篇命題作文,并且你沒有看到過這篇課文,要緊扣題目——與大象一起跳舞,你會寫些什么?
4. 那么,趙麗宏先生呢?他的寫法很奇怪。請你以最快的速度瀏覽全文,你會發現什么?這篇文章從開頭到結尾是不是一直都在寫跟大象一塊兒跳舞?
(這么長的文章,只有第五自然段寫了跳舞。你發現第五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學生找中心句。)
5. 學習第五自然段。
(1)是啊,最難忘的是看大象跳舞,請你輕聲朗讀這一段,你發現大象怎樣跳舞了嗎?動筆畫出來。板書:象
指名讀——
舞蹈的大象,沒有一點笨重的感覺,它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搖頭晃腦,踮腳抬腿,前后左右顫動著身子,長長的鼻子在空中揮舞。
(2)哦,這句話寫的是大象跳舞,回憶一下你印象中大象的樣子,它有著高大的厚實的——身體,粗壯的結實的——腿腳,長長的有力的——鼻子,所以,在一般人想象中大象跳舞應該是什么樣的?(笨重的,憨厚的,傻傻的)
(3)課文中的大象跳舞給你笨重的感覺了嗎?(沒有)
給你傻傻的,憨厚的感覺了嗎?(沒有)
不笨重,不憨厚,讓我們一起放開聲音讀出大象跳舞的感覺(自由讀,指名讀)
(4)大家看,他寫大象跳舞幾個動作?用筆迅速畫出來。
(第一個——搖頭晃腦,第二個——踮腳抬腿,第三個——顫動身子,第四個——揮舞鼻子)
(5)濃縮成四個字讀一讀,感覺什么變了?
(文字的長短、節奏變了)
(6)大象隨著什么跳舞?圈出“節奏”,聽過音樂的節奏嗎?感受過音樂的節奏嗎?音樂有強的時候,也有——(弱);有長的時候,也有——(短);有急促的時候,也有——(緩慢),這就是節奏。
(7)語言也有節奏,在語言的節奏上,就大象跳舞的幾個動作來說,你感覺哪兒是短的,哪兒是長的?哪兒是急促的?哪兒是舒緩的?
(搖頭晃腦是急促的,踮腳抬腿是急促的,顫動著身子是舒緩的,長長的鼻子在空中揮舞是舒緩的。)
(8)這就叫語言的節奏。放開聲音帶著這樣的節奏讀一讀。(自由讀)
(分男女生讀)
(9)這里是寫大象在跳舞,那么課題是“與象共舞”,是誰“與象共舞”呢?板書:人
觀眾都(擁)到了寬闊的場地上。
圈出“擁”。一個“擁”字,你讀出了什么?(人多,急切,爭先恐后)
一起感受大伙兒的急切,朗讀。
(8)觀眾朋友們啊,你擁進去干什么?——(與大象一起跳舞)
那可是大象啊,你就不怕被那粗壯的象腿踩了嗎?(不怕——)
不怕被大象一屁股坐扁了嗎?(不怕——)
你就不怕大象用長長的鼻子把你卷起來,再把你摔個四腳朝天?(不怕——)
為什么?
(9)孩子們,這就是“擁”啊,從這個擁字當中,你分明能感受到人對大象的那一份感情,那一種關系,那就讓我們置身東芭樂園,成為這其中幸福的一員吧!引讀——
表演的尾聲,也是最高潮,在歡樂的音樂聲中,象群翩翩起舞,我們都擁到了寬闊的場地上,我們和象群混雜在一起舞之蹈之,熱烈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舞蹈的大象,沒有一點兒笨重的感覺,它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搖頭晃腦,踮腳抬腿,前后左右顫動著身子,長長的鼻子在空中揮舞。毫無疑問,它們和我們一樣,陶醉在音樂之中了。
(10)那么多觀眾擁到廣場,那么多觀眾與大象舞之蹈之,可是大象緊張嗎?(不——)害怕嗎?(不——)恐懼嗎?(不——)
多么熱烈的氣氛,多么令人陶醉的場景啊。孩子們,假如你當時就在現場,就在芭堤雅的東巴樂園,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為一頭舞之蹈之的大象。是嗎?請把自己擱進去,成為其中的一頭大象——
表演的尾聲,也是最高潮,在歡樂的音樂聲中,我們翩翩起舞,觀眾都擁到了寬闊的場地上,人群和我們混雜在一起舞之蹈之,熱烈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舞蹈的我們,沒有一點兒笨重的感覺,我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搖頭晃腦,踮腳抬腿,前后左右顫動著身子,長長的鼻子在空中揮舞。毫無疑問,我們和人一樣,陶醉在音樂之中了。
人與大象的關系已經變得如此和諧,如此親密,如此融洽你能用詞語來形容這種和諧嗎——親密無間和諧相處(板書)
四、圍繞中心,感受和諧
1. 課文學到這里,你對與象共舞這個詞還有沒有別的理解?僅僅說的是與大象一起跳舞嗎?你覺得其間還隱含著什么?(人與大象和諧共處,他們關系親密無間)
回頭再看前四個自然段,你在其間還能發現大象與人和諧共處,親密無間的美好情境嗎?
2. 速讀課文。速讀之前,老師先提示大家:
①這4個自然段在敘述方式上與第五自然段有相同之處嗎?
(都是概具關系,都有一個中心句)
② 既然都是概具關系,是圍繞中心句敘述的,想想,速讀中該怎么做就能便捷地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中心句)
3. 讀后匯報(學生也可能回答具體情境,老師提示用中心句來概括)
①在泰國,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實際上寫的是人與大象的關系(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②象是泰國的國寶。——寫出的是人與大象關系是(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③在泰國,人和象之間沒有距離。——分明是在告訴我們,人與大象(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④象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而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為人做按摩——我們看到的是,大象與人(親密無間和諧相處)
……
4.其實,人與大象親密無間、和諧相處僅僅是體現在文字中嗎?請大家看看課文插圖,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景象?(人悠閑地騎在大象上,大象溫和而悠然;雖然大象那么高大、粗壯,可是走在它身邊的人卻一點也不緊張……)
5. 所有這些,不正說明人與象之間和諧共處嗎?文章的題目并沒有偏題,這樣的寫法叫做一語雙關。
五、題型擴展,發散思維
1.“與( )共舞”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它要反映的是與某某的關系非常親密,非常和諧。
如:當你非常喜歡蝴蝶,和蝴蝶的關系親密無間,和諧相處,你可以說——與蝶共舞;如果你特別喜歡讀書,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這就是——與書共舞。
2. 出示:
與龍共舞 與鯊共舞 與雪共舞 與荷共舞 與墻共舞
哪個詞最吸引人?你對哪個詞有疑問?
3. 這是一字入題的,還有二字入題的。(出示:與肖邦共舞 與風箏共舞 與壓力共舞與飛碟共舞)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詞?
4. 也有三字入題的。(PPT:與紅樓夢共舞 與世界杯共舞 與世園會共舞)哪個詞讓你駐眼停留?
5. 其實不管與誰共舞,它要表達的都是人希望與人、與自然間親密無間,和諧共處的關系。
6. 選一個你心中共舞的對象,把你《與 共舞》的事寫下來。
提示:別忘了用上“概具關系的”敘述方式。
《與象共舞》反思閱讀提示中“在泰國,人與大象的關系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是教學的重點,課堂上我著重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回顧本文的教學流程,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盡力調動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性學習。
一、讀貫穿教學始終
讀是進行閱讀教學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標志。本課的教學以讀為重要內容之一。緊扣重點語句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有默讀、自由讀、個別讀,指名讀,指導有感情朗讀,精讀,讀中感悟。
二、扶放結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在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后,我檢測學生生字詞語,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分組出示有關大象的詞語過程中,讓學生感知詞語的溫度,詞語的感情,并讓學生透過詞語,感知大象的特點,以“你看到了一頭怎樣的大象,你對大象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這樣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感知泰象。學生們因為把課文讀熟了,基本能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想法,知道泰象的溫和,對人們的友好,生活的無憂無慮,大象在戰場上的英勇無畏、生活中彬彬有禮、聰明靈活,大象成了了泰國的一份子,是人們的好朋友。為了抓住文章重點,弄清楚泰國的大象到底與人們有怎樣的關系,我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文,畫出文章中感興趣的地方,細細地讀一讀,感受大象和人們之間的關系,然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時,隨機對學生進行指導,有感情地讀一讀相關的句子,讓學生學生充分走進文本,通過想象、感悟重點詞語,不但從字面上理解了人與象的關系,還從字里行間深入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交流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感受、評價,補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認識了象與泰國人的關系融洽、友好、親密無間,課文重點得到了突破。
三、習得方法,感知文章表達特點
在領悟寫作方法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第四段整體上大象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從本段找到概括描寫的句子,說一說它和下面的內容之間有什么關系,學后總結本課的典型的寫作方法,先概括后具體。接著告訴學生在這篇文章里還有很多地方采用這種寫作方法,找出來讀一讀。但由于時間不太充分,寫法滲透顯得有些倉促。
這是一篇略讀課,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探究,練習表達,拓展思維方面顯然還是不夠的。在教學時,我主要是在時間分配方面不夠合理,詞語積累、感知泰象環節費時太多,導致對文章“與象共舞”這一能體現人與象和諧相處的內容,學生自學后沒有進行賞析領會,及時進行閱讀后的交流,學生對課題的含義的理解不到位。我想今后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一定要遵循一個理念,采取多種方式,做到放手——放手——再放手,為課堂生成創設理想的空間,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讓個性化的表達使課堂閃耀著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