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通用8篇)
《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通過寫讀后感,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增長見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2、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初步的演講能力,增進學生對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了解,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與愛國熱情,增強歷史責任感。
【學習過程】
習作
一、閱讀提示,了解讀后感
1、學生自讀習作提示,勾畫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語句。
2、交流:
什么是讀后感?
寫讀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結:讀后感的基礎是“讀”,只有仔細地閱讀,認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讀出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才能有感而發寫好讀后感。
3、點撥:
平時閱讀文章或書籍時,在文旁圈點批注,隨時記下瞬間的思考與感受,遇到相關的資料隨時積累下來,有助于寫好讀后感。
二、賞析范文,學習寫法
1、自由閱讀范文《憤怒與妥協》,引導學生發現讀后感的寫法。
2、歸納小結讀后感的一般寫法:
緊扣原文,抓住重點;聯系實際,情感真實;敘議結合,以“感”為主。
三、明確要求,開啟思路
1、獨立選材,盡量做到新穎。
2、學生互相說。
3、學生選好材料,獨立寫作。
四、自改互評,定稿謄抄
1、寫完后自己閱讀,修改。
2、學生分作文小組互評互改,根據同學指出的不足進行修改。
3、選擇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學生再次修改,定稿謄抄。
板書參考:
讀熟原文是基礎,抓住感覺是關鍵;
根據文意想開去,結合實際是重點;
表達形式多樣化,勿忘真情與實感;
若想寫得不一般,感受真實獨特點。
口語交際
(課前布置:學生結合自己的習作和搜集的資料,擬定一個簡單的提綱。)
一、揭示演講活動的主題
1、回顧本單元課文,說說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講活動的主題: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二、讀題,了解題意
1、獨立審題,勾畫要求。
2、交流:
說什么?怎么說?
三、指導演講
1、交流課前擬定的提綱,互相啟發,開啟思路。
2、完善提綱,分組試講。
3、各組推薦一人在班內進行交流,學生評議。
四、總結評議
《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篇2
口語交際習作七
學習目標:
1、講述人物故事,要求有條理,故事情節完整生動,人物形象有特點。
2、回憶生活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頭腦中再現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并能準確把握人物的特點。
3、學習運用動作、語言、外貌描寫等方法寫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能準確把握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習運用動作、語言、外貌描寫等方法寫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點。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導入:
1、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我們接觸到了許多形象鮮明的人物。
出示:( )的小兵張嘎,( )的嚴監生,( )的王熙鳳,( )的刷子李,( )的托德,( )的老板,你能用適當的詞語來形容這些人物,說出人物的特點嗎?
2、其實,同學們平時通過讀書、看電影、看電視、看戲劇,聽故事和評書,還有很多的人物形象留在了自己的腦海里。今天?我們今天就來開一個故事會,讓我們來講講人物的故事,可以是書中的人,也可以是電影電視中的人,還可以是我們身邊熟悉的人。
二、互講互評,歸納方法:
1、你最想把誰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輕聲地說說他的故事。
2、在講故事前,四人小組先互相討論討論,怎樣才能讓故事情節更生動,人物形象更鮮明?
3、先自己說給自己聽,再在小組內交流。
4、各小組推舉一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5、其他人擔任評委,針對講的人物故事中沒聽清或覺得不夠具體的地方進行提問和評價
6、總結把故事講好的方法:
(1)語言要口語化。口語化是故事語言的特點,因為口語化的語言接近于生活語言,富有生活氣息,說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不會因為語言的障礙影響聽眾的注意力和對內容的理解。
(2)掌握好語氣和語調。講故事的人要運用語調的抑揚頓挫,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述不同的內容、描繪不同的情態時,都要運用語氣和語調的變化,加以區別。如果不是這樣,語調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
(3)處理好語速和節奏。講故事,要快慢適度。太慢,聽的人不耐煩;太快,聽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內容。要節奏鮮明,讓人聽起來清晰、連貫、悅耳。
(4)富有感染力。運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聲音、姿態、動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達出來,把故事發生、發展的環境氣氛渲染出來。
三、根據歸納的方法,修改自己的故事內容,再次練習。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習作前準備:利用課余時間去收集自己身邊一個人的具體事例,并且對他進行進一步的觀察、了解。
一、導入:
1、回憶本組課文中的幾個人物,說說他們的特點。
王熙鳳圓滑善變、刷子李技藝高超,嚴監生愛財如命。
2、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人也給你留下了深刻鮮明的印象?這些人物都有哪些特點呢?
學生講自己心目中最有特點的人
在學生說得過程中,教師可以追問一些關鍵的細節,幫助學生在頭腦中進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點。但是不要把學生頭腦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語言和行動。比如:他的習慣動作是什么?他在這樣的時刻說了什么?他的手怎么放的……
二、明確寫作要求:
1、老師發現同學們心目中最有特點的人真是精彩紛呈啊!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寫一個人,這次習作的要求是什么?
(生齊讀作文要求:突出某一方面的特點,運用學過的寫人的方法。)
2、草擬片段
現在請同學們根據寫作要求,試寫一個片斷,要求通過這一片斷的描寫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即可。
3、片段展示,組織評價
教師請幾位同學讀出自己所描寫的片斷,然后說出自己是否滿意自己的片斷習作,為什么?其他同學要認真聽,然后給與適當的評價和修改意見,同時,也要對自己的片斷習作進行自我修改。
4、獨立撰寫,完成寫作
師:同學們,你們已經成功的為你們的習作進行選材,并且還寫出來精彩的片斷。老師已經隱隱約約的看到你們筆下主人公的形象。現在老師想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師希望你們筆下的主人公能夠活靈活現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形象,好嗎?就請大家拿起你們的筆,完成習作。
注意:寫出人物特點,最好能用上一些寫人的方法。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導入:
上一次,我們撰寫了描寫人物的作文。老師驚喜地發現,我們班真是人才濟濟,寫手云集啊!
我覺得這么優秀的作品只有自己一個人欣賞太可惜了,所以,老師特地把一些優秀作品展示出來與大家分享。
二、佳作品賞
1、出示優秀習作一到兩篇,請習作者上臺朗讀展示。
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作品的優點,讓學生明白,優秀習作之所以能夠把人物寫得這樣精彩是因為作者能夠抓住人物的一個突出特點,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表現這個特點,同時還能恰當地用上從課文中學到的寫人方法。
2、回顧課本中的習作要求,再次明確寫人需要注意的事項。
3、出示精彩片斷。請學生分析這些片斷分別用什么方法表現了人物的什么特點。
4、出示“習作寶典”:要把一個人寫活,首先得抓住他的某個突出特點,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來表現這個特點,其中還得用上一些寫人的描寫方法,讓人物的特點更加突出。
三、修改習作:
現在就請同學們根據“習作寶典”對習作進行修改。
1、小組互相評改
2、根據小組意見給自己寫一寫自我評價,指出自己的習作有哪些閃光點,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自己準備怎樣修改。
3、教師投影展示一篇中下水平的習作。師生共同評改,明確評改的方法和標準。
(1)敘述過程是否具體,是否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詞語的使用是否恰當、生動?文章是否通順?
(3)文章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書寫是否規范?
四、自己進行修改
請每位同學根據大家總結的修改注意事項及老師、同學的修改意見,再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讓描繪的人物形象能夠更加活靈活現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我認為自己能做到:
1、通過學生講人物故事,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
2.講述者要選擇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事來講,要講得具體生動。聽眾聽時要認真,聽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詢問,還可以補充相關情節。
3.運用課文中一些寫人的方法寫一個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
回顧拓展七
教學重點:
交流本組課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學習和運用描寫人物方法的心得體會。
教學難點:
體會成語故事并學會運用。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準備成語詞典;搜集描寫人物的詞語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一、交流第一個話題
1、本組課文我們認識了許多文學名著中的經典人物,這些人物不管是古今中外,不管善良還是邪惡,都刻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那么現在,我們一起用三分種時間,快速翻閱回顧本單元課文,回憶一下都有哪些人物,發生了哪些故事。
然后再說說這么多的人物哪一個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學生自由回答(先自己說,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從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說。
剛才同學們暢所欲言,從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質等多角度說出了他們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們把對某個人印象深刻的同學集中在一組,讓你們對這個人進行深入的討論。
3、學生根據探討的人物組成小組。
4、出示小組討論的要求:
(1)各小組推薦一名小組長,組織討論,匯總大家的意見,最后參與班級交流。
(2)小組成員要緊扣一個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組成員的回答要爭取能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某個人給其他組成員也留下深刻印象。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話題小結。
二、交流第二個話題
1、這些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夠這樣深入人心,是因為作者運用了多種方法刻畫人物。回憶一下,“‘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時候,作者集中筆力對王熙鳳的哪些方面進行了描寫?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把王熙鳳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2、我們平時在寫作的時候也經常會對某個人物進行描述,我們看課外書的時候也精彩會看到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你能說說你在描寫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能不能結合你本次的習作說一說你是怎樣運用寫人的方法表現人物特點的?
5、小組交流,要求組員按人物的語言、外貌、神態、動作描寫對自己習作中的人物描寫進行分類,并結合自己的作文實例說一說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寫。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學說說他們作文中方法運用的成功之處。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
一、導入
有句俗話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學會了寫人的方法,就像掌握了燒飯的技巧一樣,但是如果沒有精彩的語言去組織作文的語句,那么就和沒有米下鍋的巧婦一樣,也就煮不成飯了。所以,我們趕快進入日積月累的部分吧!
二、情境積累
(一)引導學生反復朗誦十六個詞語,要求讀準字音,把詞語讀熟。
(二)談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再說說這些詞語分別是描寫人物的哪個方面的
1、積累第一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么的?(外貌)
(2)教師給大家幾個人名,試著用線與這些成語連連看。
黑旋風李逵 文質彬彬
拳王泰森 儀表堂堂
班級自選人名 虎背熊腰
班級自選人名 身強力壯
(學生可能對于“文質彬彬”與“儀表堂堂”這兩個成語所找的對象不同,我們引導學生體會“文質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禮貌,與外貌好不好看關系不大,而“儀表堂堂”則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3)由這四個成語,你還想到了哪些人?
(4)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的成語?
2、積累第二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么的?(神態)
(2)一人表演,其他人猜一猜他表演的是哪個成語?
(3)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
3、積累第三組成語
(1)請學生上臺表演“點頭哈腰”這個成語。要求分別表演“健步如飛、活蹦亂跳、大搖大擺”。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動作的成語?
4、積累第四組成語
(1)大家知道這一組成語是描寫人物什么的?(語言)
(2)大家根據下面幾段話的提示填上這兩組成語,每個成語只允許用一次。
1)(班級人名)在學校說話總是低聲細語的。
2)黃老師對我們真是和藹可親,當我們犯了錯誤時,她總是語重心長地給我們講道理,大家都聽得心悅誠服。
3)這個罪犯真狡猾,面對警察的提問,他巧舌如簧,總是東拉西扯,當警察將一些證據放在他的面前時,他開始變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問下,罪犯張口結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過程。
(3)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語言的成語?
三、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積累了許多描寫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神態的成語,大家還說了不少,如果同學們能將這些成語在平時運用到作文或平時的交流中,那一定會錦上添花。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一人成語故事──入木三分。
四、學習成語故事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
2、交流不理解的內容。
3、課文第幾段是講“入木三分”這個故事的?(第二段)
4、再讀第二段,用自己的語言,通過對人物的神態、動作、外貌等刻畫描寫,將這個故事講得更生動更具體。
5、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你在讀了這個故事后受到了哪些啟發。
6、齊讀最后一小節,用“入木三分”說一句話。
7、課外拓展。搜集成語故事,鼓勵學生多讀書,勤積累。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我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交流本組課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交流學習和運用描寫人物方法的心得體會
3.讓學生積累描寫人物的各類詞語
4.引導學生交流在課內外學習中的真實感受,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對描寫人物的看法。交流本組課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交流學習和運用描寫人物方法的心得體會。能做到突破難點:從課文中汲取寫法特點,在交流探討中提高習作水平。
《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通過寫讀后感,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增長見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2.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初步的演講能力,增進學生對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了解,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與愛國熱情,增強歷史責任感。
習作
一、閱讀提示,了解讀后感
1.學生自讀習作提示,勾畫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語句。2.交流:什么是讀后感?
寫讀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結:讀后感的基礎是“讀”,只有仔細地閱讀,認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讀出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才能有感而發寫好讀后感。
3.點撥:平時閱讀文章或書籍時,在文旁圈點批注,隨時記下瞬間的思考與感受,遇到相關的資料隨時積累下來,有助于寫好讀后感。
二、賞析范文,學習寫法
1.自由閱讀范文《憤怒與妥協》,引導學生發現讀后感的寫法
2.歸納小結讀后感的一般寫法:
緊扣原文,抓住重點;聯系實際,情感真實;敘議結合,以“感”為主。
三、明確要求,開啟思路
1.獨立選材,盡量做到新穎。2.學生互相說。3.學生選好材料,獨立寫作。
四、自改互評,定稿謄抄
1.寫完后自己閱讀,修改。2.學生分作文小組互評互改,根據同學指出的不足進行修改。
3.選擇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4.學生再次修改,定稿謄抄。
口語交際
(課前布置:學生結合自己的習作和搜集的資料,擬定一個簡單的提綱。)
一、揭示演講活動的主題
1.回顧本單元課文,說說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揭示本次演講活動的主題: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二、讀題,了解題意
1.獨立審題,勾畫要求。2.交流:說什么?怎么說?
三、指導演講
1.交流課前擬定的提綱,互相啟發,開啟思路。2.完善提綱,分組試講。
3.各組推薦一人在班內進行交流,學生評議。
四、總結評議
《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說說自己知道的動物故事,讓同學從你描述的故事中體會動物的情感,加深對動物的了解和認識。
2.談自己遇到的有關傷害動物的故事,并分角色進行模擬對話,練習運用自己知道的知識和充分的理由勸阻別人不要傷害動物,激發學生關心動物的思想感情。
3.根據圖片報道,進行合理的想象,編寫一個故事,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動物的故事以及相關資料。
教學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引出課:
通過本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許多有關動物的故事,我們對動物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我們再來談論與動物有關的話題。
2.明確話題要求,自主選擇話題。
(1)指名讀口語交際的內容,明確每一個話題的具體要求。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說,做好交流準備。
3、指導口語交際:話題一
(1)老師講一個動物故事。學生聽后說說自己印象深的部分,或者說說對故事角色的認識。
(2)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動物故事。
你知道哪些動物的故事?在眾多的故事中,哪一個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就
講哪一個故事。
(啟發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準備交流內容:一是自己家喂養的動物的故事;二是親戚朋友家喂養的動物的故事;三是從閱讀的書籍報刊中知道的動物的故事;四是從電視或網絡中看到的動物的故事。)
(3)在進行話題一的交際時注意把故事介紹清楚,小組內的成員可圍繞這個故事進行評議和討論。
5.話題二:
(1)如果你是小明,你將怎樣勸說爸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理由進行勸說:一是自己知道的動物是我們人類朋友的故事;二是傷害動物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危害;三是有關動物保護的法律;四是動物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五是動物也是有豐富的感情世界。)
(2)你還知道那些傷害動物的事?遇到這種情況你該怎么做?(啟發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事件:一是自己身邊看到的聽到的事;二是從書籍報刊中看到的事;三是從電視網絡新聞廣播中看到聽到的事。)
(3)這個話題我們可以怎樣進行口語交際呢?(啟發學生采用情景模擬對話練習,話語要清楚明白,要有說服力,表演時要注意體態、表情等。)
三、小組內討論交流:
選擇話題一的小組,從小組中選擇一個的故事準備在全班交流。
選擇話題二的小組,分好角色進行模擬對話,從小組內選擇兩位同學準備在班內交流。
四、召開動物故事會
1.選擇五個小組推薦的五名同學講故事。
2.講完后,學生評價,談感受。(引導學生會傾聽,能針對別人的發言有重點地表達。)
五、模擬場景,分角色進行對話
選擇兩組分角色進行模擬對話。注意表情、動作、神態。
1.對話完畢,學生評價。(引導學生從傾聽、表達、應對等各個方面進行評議。)
2.學生補充有關傷害動物的故事,并談一談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做。
六、教師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交流,我們又知道了許多與動物有關的故事,我們還知道目前還存在許多傷害動物的事件。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要繼續搜集有關動物的故事,我們還要帶頭宣傳保護野生動物,讓動物永遠和我們人類友好相處。
[評與思:口語交際教學重在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互動交流。話題二通過創設情景,為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交際、展開互動交流創造條件,加之本單元學習完以后,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動物的了解與關心,所以也有話可講。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適時調控,引導學生要學會傾聽,快速把握別人說話的重點,能隨機應對,并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形成學生真正的語言交際能力。]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播放一組有關偷獵者殘害野生動物的圖片和打擊偷獵、盜獵的圖片。
2.學生看后說一說感受。
3.播放一組野生動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畫面。
4.看后教師總結:當前世界各國已經把保護動物當作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各國都相應的制定了保護動物的法律,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可以說保護動物已經深入人心,今天我再來看一幅與動物有關的圖片新聞。(出示圖片)
二、觀察圖片,暢所欲言
1.從圖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從圖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學生通過觀察想象交流,為寫作做好鋪墊。)
三、圖文對照,明確要求
1.讀讀課本中的文字,簡要說一說圖片內容。
2.明確習作要求:根據圖片報道,展開合理想象,然后寫一個故事,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3.展開想象,補充情節
教師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補充故事情節。
(1)什么時間小鴨子在鴨媽媽的帶領下漫步在溫哥華街頭?
(2)為什么小鴨子在鴨媽媽的帶領下漫步在溫哥華街頭?
(3)幾只小鴨子是怎樣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鴨媽媽看到小鴨子跌入下水道,它會怎么想,怎么做?
(5)鴨媽媽是怎樣向巡警求助的?(求助的方法,求助時的表現,如鴨媽媽咬著巡警的褲管不放,把他拉到小鴨子掉下的下水道旁;鴨媽媽指揮另外的小鴨子把下水道圍成一圈,不停地鳴叫,引起了巡警的注意)
(6)鴨媽媽是怎樣帶領巡警趕到出事地點的?
(7)巡警奮力搭救小鴨子的場面?其他司機怎么表現的?(神態、動作等)
(8)小鴨子被救出后鴨媽媽會有怎樣的表現?
(9)在救助小鴨子的過程中,路人會怎么樣?
(10)從這個故事中你會產生怎樣的想法?產生怎樣的感受?
4、想一想:這張圖片要表達的是什么?(動物間濃濃的親情,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人類對動物的愛護。)根據要表達的中心確定詳寫的情節。
四、組織學生討論,指導學生寫具體
1.自己選擇一個需要補充的情節,想一想:如何寫具體?
2.發言,依據學生的發言,教師提醒在以下幾個方面多下點工夫:
(1)將鴨媽媽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寫具體
(2)將巡警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寫具體
(3)哪些要略寫?
五、組織討論,如何表達真情實感
六、學生自由習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節。
2.學生選擇幾個情節,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情節寫具體。
3.學生自由打草稿。教師巡視,參與習作,隨時指導、點評。
4.學生習作結束后,修改習作,自己寫出自評語。
[評與思:本次習作是想象作文,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很重要,對于學生想象的內容,師生要進行適當的評議,是否與圖片報道相符,是否符合鴨子生活習性,是否符合生活實際,以引導學生的想象能夠更合理。在選擇要詳寫的情節時,注意讓學生明白與中心有關的詳寫,無關的略寫。]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回顧習作內容及習作要求
總體要求:根據圖片報道,展開合理想象,然后寫一個故事,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具體要求:1.想象是否合理。2.在體現鴨子之間、人與鴨子之間感情的部分是否寫具體、生動了。
二、朗讀內容具體,表達真情實感的習作
1.教師帶領學生欣賞習作,將習作出示在大屏幕上。說說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
2.找出習作的精彩之處,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的?
3.再看看文章,說說你覺得什么地方不夠好,提出修改建議。
4.教師小結:本次習作,是看圖作文。展開合理想象,寫一篇內容具體,表達真情實感的作文。小作者之所以寫的這么好,是緣于合理的想象,將故事情節補充的特別完整,許多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在展開合理想象的同時,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發表了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三、指導學生自己修改習作
1.對照別人的習作,看看自己的習作那些地方寫的比較好。
2.檢查一下自己的習作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
3.按照以上要求,看看文章還有沒有其它不滿意的地方,進行修改。
四、自己修改后,小組內互相交換,再次進行修改,并給修改后的習作寫出評價語
[評與思:評改作文是學生習作能力的一方面的體現。本次評改的重點是習作的想象角度和表達情感的方法,是否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這兩個具體要求進行評改,除了示范評改外,還應加強巡視,發現學生在自評、互評過程中做得比較好的應及時向學生反饋,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落到實處。]
《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篇5
一、回顧習作內容及習作要求
總體要求:根據圖片報道,展開合理想象,然后寫一個故事,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具體要求:1.想象是否合理。2.在體現鴨子之間、人與鴨子之間感情的部分是否寫具體、生動了。
二、朗讀內容具體,表達真情實感的習作
1.教師帶領學生欣賞習作,將習作出示在大屏幕上。說說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
2.找出習作的精彩之處,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的?
3.再看看文章,說說你覺得什么地方不夠好,提出修改建議。
4.教師小結:本次習作,是看圖作文。展開合理想象,寫一篇內容具體,表達真情實感的作文。小作者之所以寫的這么好,是緣于合理的想象,將故事情節補充的特別完整,許多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在展開合理想象的同時,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發表了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三、指導學生自己修改習作
1.對照別人的習作,看看自己的習作那些地方寫的比較好。
2.檢查一下自己的習作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
3.按照以上要求,看看文章還有沒有其它不滿意的地方,進行修改。
四、自己修改后,小組內互相交換,再次進行修改,并給修改后的習作寫出評價語
《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講述人故事,要求有條理,故事情節完整生動,人物形象有特點。
2、學習運用動作、語言、外貌描寫等方法寫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點。
【重難點、關鍵】
1、在口語交際中理清思路,學會表達。
2、學習課文中一些寫人的方法寫一個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我們在文學作品、電影、電視以及故事中接觸了很多文學人物,說說哪些人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今天這節口語交際課,就讓我們來講講人物的故事,可以是書中的人,也可以是電影電視中的人,還可以是我們身邊熟悉的人。
二、聽故事明確目標
1、聽故事錄音,想想哪些地方說得特別好,值得學習。
2、課堂交流,隨機歸納:
⑴語言要口語化。
⑵掌握好語氣和語調。
⑶處理好語速和節奏。
⑷富有感染力。
三、試說故事
1、小組試說,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輕聲地說說他的故事。
2、小組推薦上臺說故事。
3、課堂評議:是否把故事說明白?教師隨機歸納。
⑴說話是不是大聲響亮?
⑵故事是不是有頭有尾?
⑶故事的經過交等是不是清楚?
四、再說故事
1、根據上面討論的標準,再次自由練習說故事。
2、把故事說給同桌聽,互相評議,提出改進的意見,反復練習。
五、課外延伸
回家把故事說給家長聽。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啟發談話,引發興趣
1、課前談話:
同學們,我們在課文中認識了幾位很有特點的人,如臨死不忘兩莖燈草的嚴監生,圓滑善變的王熙鳳、技藝高超的刷子李,他們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2、明確目標,老師想請大家說說你們看過的童話故事或者動畫片中,有沒有哪個人物給你留下難以忘懷的形象呢?這些人物都有哪些特點呢?
二、課堂交流,指導寫作
1、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給你留下了深刻鮮明的印象?
⑴這個人是誰?
⑵這個人有什么特點?
2、小組交流,說說這個人為什么會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閉上眼睛,讓人物在你的頭腦腦里動起來,像放電影一樣。仔細回憶這個人的一些情況,比如做過的事,他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等。
3、小組推薦一位同學介紹最有特點的人,引導評議。
4、師導:
通過大家的介紹,老師也發現:原來我們身邊也有這么多個性鮮明、與眾不同的人,回憶一下,要把人物的特點說出來,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5、教師小結:
是的,要通過描寫發生在人物身上的具體、生動的事情來突出他們令人難以忘懷的形象,再寫事情時,注意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神態、心理活動,來表現人物的特點。請大工業家把你心目中最有特點,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寫下來。
三、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一、全班評改
1、請優秀習作作者上臺朗讀展示,引導全班評議:
評議的重點是人物的特點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⑴描寫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異,根據表達的需要有重點地寫,必須學會抓住人物與眾不同的特點,靈活地描寫人物的外貌。
⑵語言描寫不能千人一腔,眾口一詞,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個性特點,要輔以恰當的動作、神態、姿勢、語氣或情緒,這樣寫語言會更生動形象。
⑶準確的動作描寫,能體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征。
⑷寫人還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實說話,借助一兩件典型、新穎的事例來表現。
2、投影或者宣讀一篇中等水平的習作:
⑴說說哪些地方寫得好。
⑵談談哪些地方要修改。
⑶應該怎么改?
二、同桌互改
1、學生互改,教師巡視。
2、展示改得好的典型:
⑴修改后的文章比原文好嗎?
⑵好在哪里?
三、指導自改
1、通過互改后,請學生歸納出修改這一類習作應注意的問題:
⑴敘述過程中是否具體,是否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⑵詞語的使用是否恰當、生動,文章是否通順?
⑶文章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書寫是否規范?
2、學生自改:根據修改意見,再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3、把寫好的作文給同學看,請同學提出修改意見。
4、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5、抄正作文。
《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篇7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交流一周的見聞
說說自己一周中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
先同桌交流,再選擇你認為比較重要的或自己感興趣的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
二、圍繞話題小組交流
1.討論:這一周中,大家對什么最感興趣呢?小組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來說說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是:
(1)把這件事說清楚。(2)說出你的看法。
(3)認真聽別人發言,對他有不同看法提出來。(4)人人都要發言。
2.展示:評選哪一組說得比較好。(由學生當評委)
制定評選方法:(1)把事情和自己的觀點說清楚。(2)聲音響亮,口齒清楚。
3.評委點評。
三、集體討論
1.你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什么呢?
2.話題舉例:最近,“超級女生”在電視、網絡各類媒體中頻頻出現。許多青少年對此追捧不已,但也有許多人對此不屑一顧。你如何看待“超級女生”現象?
子話題:
(1)喜歡“超級女生”這一節目嗎?為什么?(組織自由辯論)
(2)你喜歡“超級女生”中哪個人?為什么?
(3)你會參加類似的活動嗎?為什么?
(4)從“超級女生”這個節目中,你想到了什么?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自由討論
課后反思:
1對比別人的習作,看看自己的習作有哪些地方寫得比較好。
2.檢查一下自己的習作是否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3.看看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錯別字。
《口語交際·習作七》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1、學寫讀后感,提高閱讀和作文的能力。
2、通過交流搜集的資料,談感想,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演講能力,增進學生對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了解。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交流搜集的資料,談感想,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準備
1.整理在本組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收集的相關資料。
2.一篇優秀范文《憤怒和惋惜--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習作(第一、二課時)
一、閱讀提示,了解讀后感
1.學生自讀習作提示,勾畫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語句。
2.交流:什么是讀后感?
寫讀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結:讀后感的基礎是“讀”,只有仔細地閱讀,認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讀出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才能有感而發寫好讀后感。
3.點撥:平時閱讀文章或書籍時,在文旁圈點批注,隨時記下瞬間的思考與感受,遇到相關的資料隨時積累下來,有助于寫好讀后感。
二、賞析范文,學習寫法
1.自由閱讀范文《憤怒與妥協》,引導學生發現讀后感的寫法
2.歸納小結讀后感的一般寫法:
緊扣原文,抓住重點;聯系實際,情感真實;敘議結合,以“感”為主。
三、明確要求,開啟思路
1.獨立選材,盡量做到新穎。
2.學生互相說。
3.學生選好材料,獨立寫作。
四、自改互評,定稿謄抄
1.寫完后自己閱讀,修改。
2.學生分作文小組互評互改,根據同學指出的不足進行修改。
3.選擇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學生再次修改,定稿謄抄。
板書參考:
讀熟原文是基礎,抓住感覺是關鍵;
根據文意想開去,結合實際是重點;
表達形式多樣化,勿忘真情與實感;
若想寫得不一般,感受真實獨特點。
口語交際(第三課時)
(課前布置:學生結合自己的習作和搜集的資料,擬定一個簡單的提綱。)
一、揭示演講活動的主題
1.回顧本單元課文,說說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講活動的主題: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二、讀題,了解題意
1.獨立審題,勾畫要求。
2.交流:說什么?怎么說?
三、指導演講
1.交流課前擬定的提綱,互相啟發,開啟思路。
2.完善提綱,分組試講。
3.各組推薦一人在班內進行交流,學生評議。
四、總結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