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1》教案(精選15篇)
《練習1》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了四項內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
教學目標:
1。掌握讀書時作記號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學習
2。積累詞語和名人名言,體會名言的含義
3。認識歇后語,訓練口頭表達的能力
4。繼續練習鋼筆和毛筆字的書寫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讀書做記號。
理解成語的意思。
學會在生活中使用贊美語。
教學準備:
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讀書時作記號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學習
2。積累名人名言,體會名言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 處處留心
1。 讀題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內容,明確對應的記號
3。 你怎樣將這些記號記下來,(學生講自己的方法)
預習15課,嘗試用記號做批注
學生讀名人名言,指生讀,記下來
思考:兩則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運用打比方想告訴讀者的是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記成語,理解意思
2。認識歇后語,訓練口頭表達的能力
3。寫好鋼筆字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1。(1)學生自由地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
(2)學生分組討論成語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學互相練背,交流記憶方法。
2。(1)讓學生自讀5條歇后語,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要求讀準讀通。
(2)指名是試讀,正音。
(3) 小組交流歇后語的意思
(4) 討論,總結:歇后語分兩部分,前部分像謎面,后部分像謎底。
“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地做了,沒有一點收獲。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按好心”講心懷惡意,但假裝關心。
(5)集體齊讀。
3。練習。
(1)給學生充分時間自由練讀。
(2)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桌互背。
二、寫好鋼筆字
出示“官”“竄”“霞”
生說說發現(上面的“帽子”會變化,有時大,有時小)
指導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會真誠地用恰到好處的語句贊美別人,從而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師故事引入贊美
一個關于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萬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請了一位執行長,人們感到非常困惑。當記者采訪時,卡耐基意味深長地說:“因為他最會贊美別人,這是他最值錢的本事。”確實,贊美就如同是拂面而來的春風,是一種心靈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護的鮮花。德國詩人歌德就曾有這樣一句名言:“最真誠的慷慨就是贊美。”
二、材料交流
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了一些關于贊美的格言。現在,大家就來交流一下,感受贊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進行交流。
三、情境互動,學習贊美
1。 師:贊美別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別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對別人進行真誠的、恰如其分地贊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贊美。(在“贊美”前板書“學會”兩字)
2。創設情境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勞累的媽媽已經燒好了幾盤可口的菜,你會怎么對媽媽說?(教師表演將燒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請三位學生上臺表演,演后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教師適時引導:贊美別人時要注意分寸,恰到好處,言語要真誠,不說奉承話。同時,也要伴有真誠的神態舉止,這樣別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應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場合等正確使用贊美語。
3。情境練習一
師: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很多同學也是值得大家贊美的。課前,老師給每一小組發了我們班上同學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贊美的?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贊美他們。(學生討論、交流)
師:老師現在是一名記者,我想采訪一下被贊美的同學。聽了同學對你的贊美,有什么感受嗎?
四、聯系生活,運用贊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們去贊美。比如,園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給小孩讓座、同學撿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當時的情景再現,在情景中去贊美別人。
生討論練習后,每一個小組進行交流。
五、全課總結,升華贊美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差不多每一位同學都學著去贊美了別人。現在,我們就來反思一下,在贊美別人的時候,你的心里感覺怎樣?(生自由說后師總結)是啊,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純真的心,能為別人繽紛贊美的情是真誠的情。
教后小記:
《練習1》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拼拼讀讀,能夠正確區分多音字的讀音,能正確選擇義項;積累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學會不同句式間的相互轉換。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正確完成練習;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運用語言,表達情感的能力;積累二句名言,了解名言的意思。
3、按要求抄寫詞語或短句。
學生準備:
搜集聰明人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和義項。
1、交流正確的讀音(撒sā當dàng折zhé興xīng)讀詞
2、選擇正確的義項(撒①當①折①興②)
二、按要求寫詞語。
1、自己試試,把四個詞語填寫完整。
2、交流(兔死狐悲鶴立雞群虎背熊腰指鹿為馬)讀詞
3、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4、你還知道哪些帶有動物名的成語?(不一定要有兩種動物名。)
狼狽為奸雞飛狗跳龍飛鳳舞鼠目寸光
三、按要求改寫句子。
1、歸納陳述句和反問句互換的方法(1、標點符號2、反問詞的增刪3、句子意思不變)
2、完成練習,交流
3、補充練習:不耕耘怎么有收獲?不學習怎會有知識?
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四、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1、自由讀短文,思考:短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主要寫了李斯特為了推薦肖邦,用“換人計”讓肖邦替他演奏,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3、再讀短文,思考:文中2次寫到觀眾的掌聲,分別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是因為肖邦精彩的演奏深深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聽眾。第二次是因為李斯特為了使肖邦成名,巧設“換人計”,觀眾們被他的所感動。)
4、交流,完成填空。
5、選擇題(答案都是②)
五、語言實踐活動。
1、智慧既可化險為夷,智慧又可反敗為勝。本單元,我們認識了一些有智慧的人:華佗、富蘭克林、哥倫布……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
2、交流
3、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些聰明人,相信你們一定能得到很多有益的啟示和借鑒。課前老師請大家搜集了他們的故事,現在我們就開一個小小故事會。
4、請3~4名學生上臺講述。
六、熟記名言。
1、自由讀句子。
2、指名讀評議齊讀。
3、指名說說句子的意思(勤學好問,做事有目標有毅力。)
4、師介紹作者:
夏衍——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翻譯,社會活動家。
鄒韜奮——新聞記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七、寫字
1、生照樣子抄寫,師巡視。
2、優秀作業展示。
教學效果反饋:
對“折斷”的“折”的理解有分歧。
少數學生對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轉換方法還是沒有掌握。
學生對交流聰明人的故事十分感興趣,但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都較差。
《練習1》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比較各組詞中加點字的聲調
3、讀一讀對韻歌。
4、給下面的文字加上標點符號。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小詩《問到底》
7、口語交際:給家鄉環保提建議8、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口語交際:給家鄉環保提建議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
習題二~四題
[課外] 練習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用鋼筆描紅。
2、練習輕聲的讀法,正確區重音和輕聲。
3、讀一讀對子,培養語感,理解對子的大體意思,并練習對對子。
4、加標點,學習頓號的用法。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讀貼,注意這句話中每個字的筆畫各布局。
對重點字進行指導
3、練習描紅
反饋、評點、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分小組讀讀議議,比較各組詞中加點字的聲調有什么異同。
(2)討論完后,請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說說討論的結果。
(3)請同學讀一讀,注意把輕聲讀好。
(4)再讓全班同學讀一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自由讀一讀,標己讀得可能不夠準確的字詞。
(2)讓學生提出這些問題,或請教別人解決,也可以查字典解決。
(3)理解后再請同學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清麗雅致的校園生活情味。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做到讀正確,讀通順。
(2)用鉛筆給這兩個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3)分小組討論正確答案。
(4)指導,歸納。
(5)讀一讀。
3、練習
今天媽媽從超市里買了蘋果梨子香蕉等水果
要開學了我來到商場的文具部買了尺子鉛筆橡皮盒等嶄新的文具
4、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語。
2、讀一讀《問與底》這首小詩,理解詩意。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請學生讀成語,注意聽讀音是否正確。
(2)糾正讀得不正確的成語,尤其注意“白璧微瑕”和“差強人意”這兩個成語。
(3)再請學生正確朗讀。
(4)讓學生說說這些成語中自己已經大體理解的成語的意思,也可提出不理解的成
語請教別人。
(5)讓學生自己再讀讀,找找這些成語有哪些共同之處。
(6)齊讀成語,讀出成語歌的韻味。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小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討論這首小詩的意思。
(3)理解詩意,再請學生讀,聽聽他是否讀得好。
(4)全班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3、練習
4、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口語交際:給家鄉的環保提建議。
教學口語交際
一、課前準備
到生活環境中進行污染源調查,有條件的可延伸到農村和野外。
二、審題
(1)揭示口語交際話題:給家鄉環保提建議
(2)學生自讀課題要求。
3、指導
(1)引導學生閱讀書上的要求
(2)指導學生說說書上的要求。
(3)指名說說調查到的情況
4、練習
(1)根據學生調查的內容,組成討論小組。
(2)請小主持人來主持討論交流。
(3)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4)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說說調查到的環保情況。隨機指導。
(5)學生交流發言。
5、強化。
(1)要求學生將調查的結果和建議加以,再當眾說一說。
(2)寫一份建議書。
《練習1》教案 篇4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3.練習。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3.練習。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練習1》教案 篇5
練習1教學目標:1、認識輕聲這一注音方法,能區別同一詞語是否輕聲在詞義上的區別,會運用輕聲的注音方法。2、熟讀并背誦《愛我中華》,體會歌詞中的思想感情。3、描紅古詩《示兒》,注意行款整齊,字體工整。4、寫好毛筆字,學寫毛筆字“陪”“將”,注意字形左窄右寬。5、口語交際。根據資料了解一種以上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會用語句通順、條理清晰的語言介紹一種少數民族,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學重點:語文與生活 口語交際教學難點:會用語句通順、條理清晰的語言介紹一種少數民族。教具準備:小黑板 掛圖教學時間: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教學第一部分:語文與生活(一)學習第一題。1、學生讀題,要求學生自讀這部分內容,了解詩歌所寫的內容 2、討論:古詩中“妻子”該怎么讀?3、教師小結:“妻子”一詞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應該讀作“qī zǐ”,“一個詞尾如果是‘子’、‘兒’、‘頭’,就應該讀輕聲”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二)學習第二題。1、出示題目學生自讀第二題。 2、學生比較,交流。弄清里面詞語的意思。老子:(lǎo zǐ )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老聃(dān)。(lǎo zi ) 是口語中的父親,或者是驕傲人的自稱。 地道:(dì dào ) 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dì dao )。1真正是有名產地出產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夠標準,實在。照應:(zhào yìng )配合,呼應。 (zhào ying ) 照料。東西:(dōng xī )指“東”和“西”兩個方向。(dōng xi )有兩種理解:1指各種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2特指人或動物(多指厭惡或喜愛的感情)兄弟:(xiōng dì) “兄”和“弟”。(xiōng di )三種理解:1弟弟;2稱呼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子;3男子跟輩分相同的人或對眾人說話時的謙稱。對頭:(duì tóu )三種解釋:1正確,合適;2正常;3合得來。(duì tou )有兩種解釋:1仇敵,敵對方面;2對手。 3、學生再次齊讀這些詞語。4、教師小結(三)學習第三題。1、學生讀句子,想一想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思,討論選擇。2、全班交流。(1)運氣讀“yùn qì”;(2)運氣讀“yùn qi”;(3)孫子讀“sūn zǐ”;(4)孫子讀“sūn zi”)3、學生再讀體味這些詞語的意思。二、教學第二部分:誦讀與欣賞 1、自由讀歌詞。 2、指名讀,正音。 3、討論理解。 4、欣賞歌曲(會唱的可以考慮教學生唱一唱這首歌)。 5、教師小結三 、總結,布置作業 唱會《愛我中華》。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一、復習把上節課的“語文與生活”中的句子復習一遍,指生讀。二、教學第三部分:寫好鋼筆字1、審題。(1)指名讀題。(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2、指導。(1)學生自由讀這段話。(2)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些鋼筆字的特點,揣摩運筆方法。(3)讓學生說說寫鋼筆行楷的注意點。(要從每個字的整體去觀察,不要看一筆描一筆,要一氣呵成)(4)以“死”,“州”等字為例指導學生體會運筆特點。(5)教師強調行款布局和整體章法。3、練習。(1)學生練習描紅。(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及時小結,在讓學生仿寫。4、反饋。(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根據情況進行糾正強化練習。(學生書寫時教師要注意巡視觀察,反饋時注意評點、糾正)三、教學第五部分:寫好毛筆字1、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兩個字“陪”“將”。①字形特點②筆畫特點2、教師示范書寫,講解要點3、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4、評講書寫作業5、學生再次練寫。四、總結本節課學習情況布置下一節課需要準備的東西。通過多種渠道搜集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資料,制成小卡片。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口語交際: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 活動準備: 教師方面: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資料,寧多勿缺。 活動材料:一張中國地圖,mtv《愛我中華》 活動進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你能說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嗎? 2、學生們暢所欲言。 過渡: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別具一格,你們想走進他們嗎?二、創設情境,走進民族 1、出示四幅民族圖,說說分別講的是那些民族? 2、小組探究: 根據搜集來的資料,判斷圖上是哪幾個民族,說說你是從什么地方判斷的。 要求:小組長要讓組員都有發言的機會,要互相傾聽他人意見。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小組選代表發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過渡: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真實豐富多采,你能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家庭成員向大家介紹嗎? 三、自組小組,自選介紹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風采。 2、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組成小組,練習導演。 (學生根據自己愛好自由組成旅游團體,自導自演,展開研究,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度,讓學生主體實踐和親身體驗。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交往活動中,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教師更多的是提供幫助、指導,甚至協作研究,與學生一起討論。) 3暢所欲言的介紹會,師生共同評議。 4、談談這次旅游的感受。 四、發展思維,內化積累。 1、出示一些典型的民族照片,讓學生判斷是哪個民族,并說說這個民族的代表性節氣、風俗。 2、出示一張中國地圖,指導學生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區。 3、觀看mtv《愛我中華》,你想對祖國說些什么?你打算怎樣為祖國貢獻力量? 拓展延伸: 全班共同努力,多種渠道搜集資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資料,整理成一本民族集錦。 板書設計: 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 要求: ①介紹一種你了解的少數民族的基本情況②語句通順,條理清楚 教學后記
《練習1》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讓學生通過一些偏旁字形的演變過程來理解其含義,以便掌握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并為學習部首查字法作鋪墊。
2、對形近字要仔細觀察,分清字形,弄清字義。
3、學會準確運用動詞。
4、朗讀背誦詩,增加語言積累的訓練。
5、會把左窄右寬的字寫美觀。
6、積累成語。
7、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偏旁的含義,會根據偏旁寫出帶有偏旁的字。
2、會給形近字組詞
3、準確地使用動詞,為文打基礎。
一、導入
1、今天我們進入練習3的練習
2、師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教學第一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看第一幅圖,說說“ ”像什么?由此可見,“ ”都跟什么有關?
(3)回憶同偏旁的字。
(4)其余3個偏旁的教學同上
(5)寫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看誰寫的又快又多?
2、教學第2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出示“運一遠”
他們有什么相同點?不同點?
(3)組詞
(4)其他幾組教法同上
3、教學第三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學生背誦有關課文。
(3)讀一讀書上的句子,填寫詞語。
(4)指名讀填好的句子。
(5)這里我們填的是什么詞?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6)齊讀所填好的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增加語言積累的訓練,能有感情地讀、背古詩。
2、能正確、美觀地寫左窄右寬的字。
3、積累成語,并懂得成語的意思,會背誦、應用。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自己借助拼音讀詩。
3、指讀,師范讀,自讀。
4、有感情地齊聲朗讀詩。
5、看掛圖背古詩
二、教學第五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這四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左邊寫得窄一點,右邊寫得寬一點。
4、生描紅、仿影、師巡視指導
三、教學第六題
1、自己讀讀這四條成語,你知道哪條成語的意思。
2、師講解學生不太理解的成語。
3、有感情地朗讀這四條成語
4、同桌互背。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過程:
一、讀題,弄清楚題目要求。
二、指導。
1、我們生病后到哪兒看病?醫生會問些什么?然后醫生又干些什么/
2、觀察圖畫,圖上畫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自讀對話。
4、同座位分角色朗讀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自由組合排演,上臺表演。
《練習1》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學用字詞句:讀一讀對話,繼續學習部首查字法;引導學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通過幫小猴查字的方式激發學生查字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繼續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對策:創設爭奪“最佳猴師獎”來激發學生查字典的興趣。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出示一首兒歌“工具槍”
其中有兩個字“靶”“兜”學生不認識。
2引導討論:兒歌很有趣,可里面有兩個生字沒學過,怎么辦?
3復習部首查字典的一般方法。
4比賽查字典,看誰先找到正確的部首,最快查到這個字,把兒歌念給大家聽一聽。
二、設疑激趣,解疑學法
1出示“豐”像這樣沒法拆開的字我們怎樣才能找到它的部首呢?
2引導學生角色互換,練讀對話,學習方法。(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老師當學生來提問,學生解答)
3交流:聽了小“老師”的解答,誰知道怎樣查“豐”字?
4動手查一查,驗證對不對。
5四人小組討論:遇到不能拆開的字,怎樣找到它的部首,迅速查到要查的字。
三、創設情境,練查字典
1出示小猴思考圖,小猴怎么啦?
2出示生字“世、義、電、書、我”。原來這幾個字的部首小猴實在找不到了,哪個小朋友愿意教教他?
引導開展“爭當小猴老師”的活動。
第一輪:誰最快找到“世”的部首,最快查到“世”就當老師教教小猴子。
四人小組競賽,練習查“義、電、書、我”。(商量如何分工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勝利)
集體交流。
對完成最快最準的組授予“最佳猴師組”。
小結:小猴子在你們的幫助下,也很快查到了這些字,并學會了方法:——
學生交流——如果一個字不能拆開,而且,這個字不能拆開,而且,這個字的第一筆是橫(或豎、撇、點、折)那么,它的第一筆就是它的部首。
四、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集體解決小朋友提出的問題,先討論,再動手查字典進行驗證。
第2教時
教學目的
1、寫好鉛筆字。
2、讀讀背背,積累四個描繪春天美好景象的成語。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指導學生寫好“巾、蓋、端“這幾個豎畫比較多的字,要寫端正、寫美觀。
難點:指導寫好“端”。
對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端”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通過描紅、仿影,再認真臨寫,讓學生在寫字實踐中把字寫好。
教學過程
一、指導寫字
出示生字卡片。
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找出三個字的共同之處。(豎畫比較多)
學生說一說。
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提醒學生書寫注意點。
在書上描紅、仿影、臨寫。
注意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個別糾正。
二、讀讀背背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學生看圖說話。
出示成語:
百花盛開 爭奇斗艷 五彩繽紛色色俱全
教師范讀。幫助學生大體了解成語的意思。
百花盛開:成百種花卉一齊開放,萬紫千紅,姿態各異,豐富多彩。
爭奇斗艷:形容百花盛開,競相逞美。
五彩繽紛:形容顏色繁多復雜,非常好看。
色色俱全:各式品種齊全。
學生自由練習讀一讀。
個別讀。
同桌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學生再讀。
學生看圖自由讀,個別讀。
集體讀。
小結。
收集或摘錄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或句子。
第3教時
教學目的 :
口語交際:講童話故事
通過舉辦“童話故事會”開展言語交際訓練。
教學重點
難點及對策 重點也是難點:
開“童話故事會”進行口語交際。
對策:寓游戲、激勵、教師示范于口語交際中。
課前準備: 人人準備好一個童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師講童話故事(內容簡單并有趣)
二、開展童話故事會
1引導學生在小組里進行講故事。
2各組選出一名學生在班上講給全班的同學聽。
(以擊鼓傳花式來確定小組)
3根據該生講的情況,老師給該組學生頒獎。
4評選故事大王
課前思考:
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境,激勵實踐
(出示森林圖。)聽說森林里正在舉行一個“童話故事會”。(板貼課題)小朋友想不想去參加呀?(想)瞧,參加比賽的有孫悟空小組、藍貓小組、唐老鴨小組、神龍小組、威力虎小組和藍精靈小組。(老師逐一把小組標志放到小組桌上。)你想參加哪個小組,就到哪個小組去報到,并戴上頭飾。)
二、組織交流,充分實踐
1.比賽快要開始了,先請百靈鳥宣布比賽規則。請各參賽組員先在小組內交流童話故事,然后各小組推選出一名組員參加比賽,注意:所講的童話故事不要太長,要生動有趣!
2.小組交流,推選代表。
3.代表參加全班交流。
4.自主探究評說。
讓學生當裁判,評價哪一組講得最好?為什么?
三、評價反饋,表揚總結
1.表揚優勝小組,頒發“故事大王”獎。
2.請“記者”去采訪優勝小組或個人。(請一位同學扮演“小記者”。)請獲得“故事大王”的小組或個人介紹經驗。
四、課外延伸,強化交際
請小朋友把自己所講的或聽人講的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他們評一評。
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境,激勵實踐
(出示森林圖。)聽說森林里正在舉行一個“童話故事會”。(板貼課題)小朋友想不想去參加呀?(想)瞧,參加比賽的有孫悟空小組、藍貓小組、唐老鴨小組、神龍小組、威力虎小組和藍精靈小組。(老師逐一把小組標志放到小組桌上。)你想參加哪個小組,就到哪個小組去報到,并戴上頭飾。)
二、組織交流,充分實踐
1.比賽快要開始了,先請百靈鳥宣布比賽規則。請各參賽組員先在小組內交流童話故事,然后各小組推選出一名組員參加比賽,注意:所講的童話故事不要太長,要生動有趣!
2.小組交流,推選代表。
3.代表參加全班交流。
4.自主探究評說。
讓學生當裁判,評價哪一組講得最好?為什么?
三、評價反饋,表揚總結
1.表揚優勝小組,頒發“故事大王”獎。
2.請“記者”去采訪優勝小組或個人。(請一位同學扮演“小記者”。)請獲得“故事大王”的小組或個人介紹經驗。
四、課外延伸,強化交際
請小朋友把自己所講的或聽人講的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他們評一評。
課前思考:(學查字典)
一、復習
1出示一首兒歌“工具槍”
其中有兩個字“靶”“兜”學生不認識。
2引導討論:兒歌很有趣,可里面有兩個生字沒學過,怎么辦?
3復習部首查字典的一般方法。
4比賽查字典,看誰先找到正確的部首,最快查到這個字,把兒歌念給大家聽一聽。
二、設疑激趣,解疑學法
1出示“豐”像這樣沒法拆開的字我們怎樣才能找到它的部首呢?
2引導學生角色互換,練讀對話,學習方法。(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老師當學生來提問,學生解答)
3交流:聽了小“老師”的解答,誰知道怎樣查“豐”字?
4動手查一查,驗證對不對。
5四人小組討論:遇到不能拆開的字,怎樣找到它的部首,迅速查到要查的字。
三、創設情境,練查字典
1出示小猴思考圖,小猴怎么啦?
2出示生字“世、義、電、書、我”。原來這幾個字的部首小猴實在找不到了,哪個小朋友愿意教教他?
引導開展“爭當小猴老師”的活動。
第一輪:誰最快找到“世”的部首,最快查到“世”就當老師教教小猴子。
四人小組競賽,練習查“義、電、書、我”。(商量如何分工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勝利)
集體交流。
對完成最快最準的組授予“最佳猴師組”。
小結:小猴子在你們的幫助下,也很快查到了這些字,并學會了方法:——
學生交流——如果一個字不能拆開,而且,這個字不能拆開,而且,這個字的第一筆是橫(或豎、撇、點、折)那么,它的第一筆就是它的部首。
四、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集體解決小朋友提出的問題,先討論,再動手查字典進行驗證
授后小記:
本課練習繼續學習部首查字法,學生們在原有的方法之上學習較快。但是在小組比賽查字時個個不知所措。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教師在教與學生知識的同時還需給與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們學會分工,學會交流,學會互相幫助
課后反思:
喜歡小動物,這是兒童的天性,讓學生戴上頭飾裝扮成小動物參加童話故事會,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學生的情趣也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就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會懷著濃厚的興趣,帶著飽滿的情感,走進“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的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做了一回評委。主體性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是認知發展的主體。教育的本質就是喚起學生主體內在的需要、動力,創設發揮學生主體性,幫助學生不斷地創造新的自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機會,讓學生當一回評委,這樣既培養了他們聽的能力,同時又提高了說了能力。
課后反思:
一、教材整合顯魅力
吸取音序查字法的經驗,開學初在進行教材整合時,我將練習1~~練習4,四個練習中的部首查字法進行了整合教學,將原本要拉長近半個學期的教學練習進行綜合訓練,特別是練習1和練習2是講部首的提取方法,一個是合體字該如何提取部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內;當兩部分都是部首時,取上不取下,取左不曲右,取外不取內);另一個是獨體字該如何提取部首(如果一個字不能拆開,分不清屬于哪個部首,就可以按起筆的筆畫歸入)。將這兩個部分整合在一起教學,會一下子掃清學生在查字典時所遇到的“攔路虎”。
二、遺漏環節顯弊端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遺漏了兩個環節,在之后的閱讀教學的練習中顯現出一些弊端。
1、部首查字法與音序查字法的區別
部首查字法,可以是在閱讀課外讀物時來用,當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部首查字法弄清讀音,幫助學生可以順利將文章讀下去。
音序查字法可以是在寫作時用,知道讀音卻不知道這個字該怎么寫或該用哪個字,這時就需要用到音序查字法。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刻意地強調到底何時采用何種查字法,以至于在后面的教學中,學生都是一味地運用部首查字法,忽略了音序查字法的作用,在寫作時遇到生字仍然只會舉手問:“老師這個字怎么寫?老師可不可以用拼音代替?……”
2、合體字、獨體字提取部首的方法講得還不夠細,特殊字例的區分不到位
例如:合體字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內,在教學時只是強調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取外不取內。可是當上、左、外都不是部首時,學生可能就有些茫然。此時,如果教師例舉一些比較特殊的、有代表性的進行對比教學,
可能學生的概念會比較清晰。
如:鄧 籃 超
部 雜 題
特別是“雜、題”這兩個字,學生往往習慣性認為部首是“九、是”,然而實際卻是“木”和“頁”。
再如:獨體字不能拆分,分不清屬于哪個部首,就可以按起筆的筆畫歸入,可是當遇到某些獨體字本身是部首時,有些學生的思維就混淆了,比如“爪、高、方”等,這些字本身就是部首,就應查自己,而像“黑、羽”這類字本身也是部首,也應查自己,而往往學生就有可能將這類字進行拆分。
所以,我認為在教學過程時,還是要將一些特例拿出來向學生做一說明或進行訓練。
《練習1》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學用字詞句,能聯系自己的平時閱讀談談自己了解的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
2. 寫好鋼筆字,注意字要站得穩,上下中心必須相對。
3. 讀讀背背,積累帶有動物的成語,并學習一篇美麗的詩歌。
4. 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學會正確的求救方式。
思維發展目標: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生活中學會運用。
教學重難點:
1、 區分“漂流”和“漂浮”
2、 說和寫植物種子的傳播。
3、 讀、背與動物有關的成語和小詩《晨牧》。
4、 口語交際:遇到意外情況如何自救和求救。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1、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積累運用。2、練習寫好鋼筆字。
一、 學用字詞句
1、 審題,指名讀題。
2、 指導1。
(1) 學生自由讀讀這些詞。
(2) 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漂流”“漂浮”。
(3) 指名讀讀這些詞語,齊讀。
(4) 討論討論,并互相說說聯系自己的平時閱讀談談自己了解的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
(5) 指名說說自己熟悉聯系自己的平時閱讀談談自己了解的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
3、 練習連一連。
4、 反饋。
5、 指導2
(1) 選擇一種植物,讀一讀,想一想,并和同桌說一說。
(1) 指名說一說,有不完整的地方師生共同補充。
(2) 自己練習填一填。
6、 我的十分鐘
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為什么會這樣呢?請同學們暢所欲言地談一談。把你熟悉的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寫下來。
7、 指名讀一讀。
二、 寫好鋼筆字
1、 審題,指名讀題。
2、 指導。
(1) 出示:“素、晃、荒”。讀一讀
(2) 注意觀察:注意字要站得穩,上下中心必須相對。
(3) 集體交流,總結:寫這一類型的字注意注意字要站得穩,上下中心必須相對。
(4) 范寫。
(5) 學生描紅、臨寫。
(6) 反饋、點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能夠背誦“讀讀背背“中的8個成語和詩歌,結合插圖形象理解。學寫毛筆字。
一、 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
2、我的十分鐘:學習第一部分
(1) 學生自由的讀,不認識的字可,要熟讀這些成語。
(2) 指名讀成語。
(3) 邊讀成語,邊看圖,要求能邊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 同座的同學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 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同座的同學互相練讀,練背。
你還知道哪些帶有動物的詞語?說一說。齊讀這些詞語。
3、指導第二部分
自由讀讀這首詩歌。
指名讀讀。
討論這首詩歌的大概意思:早晨的時候,晨霧濃密,一個孩子干這鴨子往河沿里走,他吹著牧歌,鴨子刮刮的叫,構成了一幅非常優美動人的鄉村圖景。
同桌練習熟讀并背誦。
指名背誦、齊背。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師:板書“點”,它是漢字筆畫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筆畫,但可別小看它喲,它是非常重要而且變化最多的一個筆畫,傳說東晉王獻之小時侯練書法很勤奮,練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寫一個字忘記寫點了,父親王羲之見了就順手在上面補了一個點。后來王獻之的母親見了這個字后說:“吾兒寫完三缸水,只有一點像羲之。”
2、指導學生觀察“方”字中的點——露鋒點
(1)向右下直下起筆;(2)逐漸按筆;(3)提筆,筆鋒至中心處;(4)自右向左圓轉收筆。
3、教師執毛筆范寫點(這叫露鋒點)
4、學生臨帖描紅(提示正確的執筆姿勢)
5、指導觀察“小”中的第一點——藏鋒點:將點起筆處的筆鋒藏起來,不是直下起筆,而是逆鋒向左上起筆,然后提筆圓轉,再向右下逐漸按筆,其它步驟與露鋒點相同。
6、學生臨貼描紅。
7、學生自由練習寫兩種點,互相交流書寫心得,教師巡視指導。(程度高的學生還可以練習寫含有點畫的字。)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變的能力, 規范學生語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
2、習得一種在“危難之中”能夠成功地自救或求救的本領。
一、口語交際 學會求救
1、審題,指名讀題。
2、指導練習。
(1)教師指導學生觀看錄像。
(2)教師講述注意點:當發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時,我們應該學會求救,生活中會有哪些意外呢?如果遇到了,應該怎樣自救或者求救。
(3)教師示范火警求救。
(4)學生說火警求救。
3、我的十分鐘
(1)同學間自由交流不同的求救語言和發生不同意外時怎樣自救。
(2)以小組為單位,各選出一名選手參加大賽。
(3)請一同學當主持人,開始比賽。
(4)評選最佳救助天使。
教師小結本次比賽并給予熱情的鼓勵。
《練習1》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拼讀音節,并寫出漢字;能區別形近字,并填空組詞;熟練地查字典,解釋多義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能將物品進行歸類,并依類屬大小順序排列填寫。
2、能照樣子給句子加修飾語,使句子表達得更具體形象;會改正意思重復的病句。
3、能獨立閱讀短文,按事物幾個方面給短文分段;能照樣子,把表示因果關系的句子補充完整。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拼音,寫詞語
1、先讓學生輕聲拼讀音節,并寫出相應的詞語
2、在同桌或全班之間進行交流,共同訂正
二、查字典,解釋帶點的字
1、讓學生獨立查字典
2、根據句子的意思,選擇義項
3、在集體討論時,注意引導學生掌握據詞定義的方法
(1)讀句子,初步了解該句子在句子中的意思
(2)逐條讀該字的幾種意思,反復推敲相近意思的區別
(3)將選擇的字義帶回句子中解釋,加深體會該字的意思
三、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1、要求讀準每組字的讀音
2、區別字形,練習字義,想想該怎樣區別、記憶
3、組詞,通過不同的搭配區別字義
四、照樣子,寫句子
1、讓學生輕聲朗讀例句,看看例句中上下兩句有什么不同,下一句加了一個修飾詞語有什么作用
2、讓學生照樣子獨立填寫
3、組織交流。
第二課時
一、找出句子中意思重復的地方,并改正過來。
1、讓學生指出每個句子中重復的地方
2、要求刪去重復的詞語。
再告訴學生:刪去哪個詞語要聯系句子的意思和實際情況決定,應盡量保留表達準確、語音連貫的詞語。
二、照樣子,按一定的順序填寫。
1、讓學生弄懂例子,明確“雨傘、小雨傘、花色小雨傘都是雨傘,所表達的意思一個比一個具體。它們都屬于生活用具。
2、接著讓學生照樣子,將十六個詞語分成四類,明確類別與所屬
3、在類別下由大到小進行排列、填空。
三、讀短文,回答問題
1、讓學生默讀短文,了解大意
2、按短文后面的思考題(1),理出“駱駝的特點”、“能幫助人們做哪些事”
3、最后根據上面兩個方面給短文分段。
用概括的語言概括駱駝的特點及其作用是個難點,要進行具體指導。特別是第(2)題時,要使學生明確,包括例句在內的四個句子都是表達因果關系的句子。
《練習1》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1、讀好有關多音字。
2、寫好左高右低的鋼筆字。
3、讀讀背背成語和古詩。
4、口語交際---介紹我的小制作。
5、寫好毛筆字—基本筆畫“折”。
教學重難點1、重點:讀好有關多音字。寫好左高右低的鋼筆字。讀讀背背成語和古詩。
2、難點: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一件毛衣,磁帶、小黑板、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讀好有關多音字。
2、寫好左高右低的鋼筆字。
3、讀讀背背成語和古詩。
教學重難點1.合理安排鋼筆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能夠熟練背誦成語和古詩。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學用字詞句
二、寫好鋼筆字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指名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出示:
發人深省 丟三落四 親密無間
參差不齊
3、你是怎么讀的?
4、分小組進行查字典。
5、小組反饋:指名朗讀,說說意思。
6、自己再來讀讀。
省:xǐng
落:là
間:jiòn
參差:cēncī
7、齊讀。
(二)教學第二部分
1、出示句子:
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經常興風作浪,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
2、以四人一組讀這些句子。特別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3、說說“稱”和“興”另外的讀音并組詞;不止到的可以在小組內請教同學或查字典解決。
4、反饋
稱chēng( ) 興 xìng ( )
chèn ( ) xīng( )
(三)教學第三部分
1、默讀句子。要求:注意帶點字是多音字,有不同發音,想一想句中應選擇哪一種發音。
2、誰來讀讀;師生共同糾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你能來用這些多音字組詞嗎?
行xing( ) 盛 cheng( )
hang( ) sheng( )
傳 chuan( ) 好 hao ( )
zhuan( ) hao( )
1、出示:印、即、郎
2、自由讀讀這三個字,想想是什么結構的字?
3、小組討論:仔細觀察,比較每個字左右兩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一起來讀讀我的發現:這幾個字要寫得左高右低才站得穩。
5、老師范寫
6、完成作業教學第一部分
1、自由讀
3、學生自由讀。同桌交流
4、小組合作查字典,看讀得對不對,并了解這個字在詞語中的意思。
6、自由朗讀,想象意思。
7、齊讀。
教學第二部分
2、四人一組自由朗讀這些句子。
3、在小組里交流“稱”和“興”另外的讀音并組詞。
4、個別交流稱”和“興”另外的讀音并組詞;師生共同修正,發現問題及時更正。
教學第三部分
1、默讀句子。想一想句中應選擇哪一種發音。
2、逐句個別交流;一起讀句子
3、用多音字來組詞。
交流。
反饋。
2、認識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3、小組討論交流:每個字左右兩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匯報結果:這三個字左右部分大小相當,應寫在豎中線兩邊。
4、一起來讀讀我的發現
5、仔細觀察老師的范寫
6、完成書上作業。
圍繞辨析字多音字的訓練,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用法不同,讀音也往往會發生變化,從而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指導學生用鋼筆寫好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看準每個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同時注意這幾個字要寫得左高右低。
作業設計:
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讀讀背背成語和古詩。
2、寫好毛筆字—基本筆畫“折”。
3、口語交際---介紹我的小制作。
教學重難點1、口語交際中學生口齒清楚,說話流利。
2、讓學生動手做一個小制作,把制作的過程跟大家說一說。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讀讀背背
二、學寫毛筆字
三、口語交際
(一)教學成語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出示八個成語。
和風細雨 春風化雨
呼風喚雨 櫛風沐雨
未風先雨 見風是雨
凄風苦雨 暴風驟雨
3、誰來做小老師?
4、跟同桌說說你知道的成語意思,教師給予適當的講解
櫛風沐雨:以風梳頭,以雨洗發,形容在外奔波,不避風雨,歷盡艱辛。
凄風苦雨:形容天氣惡劣,比喻處境悲慘凄涼。
呼風喚雨:比喻能夠支配自然或社會的力量。
見風是雨:還沒刮風,以先下雨。比喻事情還未進行就對結果亂加猜測。
春風化雨: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6、練習,自己先讀讀再與同桌相互背背
(二)教學第古詩。
1、出示《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燮
2、范讀,介紹:這是鄭燮寫的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
3、對照圖畫自己來理解詩意。
4、誰來說說你是怎樣來理解的?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松口一樣。
磨:折磨。
堅勁:堅定強勁。
爾:那。
5、誰能把整首詩的意思說一說?
6、練習背誦
7、反饋
1、今天我們學習“折”的寫法。指導:“折”有“橫折”和“豎折”。
2、師書寫橫折,指導運筆方法。
這是橫豎連寫的復合筆畫。宜用左尖橫起筆,行筆至折處,稍停,向右上微提筆鋒,然后向右下頓按,再向下中鋒行筆,略向內折。
3、教師書寫豎折,指導運筆方法。
這是豎橫連寫的復合筆畫。起筆方法同豎。下行是略向右收,至折處微微提筆向左,旋即蹲鋒右行,有右靠筆畫時,即提起手筆。
(一)課前準備:
1、班級舉行小制作作品展,教師要求學生先把自己制作的最得意的一個小制作帶到班級來展覽。
2、教師做充分了解。
(二)審題
1、揭示話題;介紹我的小制作。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介紹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過程、特點及制作的設想等等。要說得具體、有條理。
(三)練習。
1、制作展示:
2、班級產品推銷會:
3、反饋
4、教師總結全班練說情況,以表揚鼓勵為主,抓住一兩點評議。
5、師生共同評選出“最佳制作獎”和“最佳介紹獎”。
1、審題:個別學生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過查字典或問同桌知道。
3、個別學生讀成語
4、跟同桌說說你知道的成語意思。
理解詞語的意思。
6、自由背,個別背背
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自由讀,個別讀
2、認真聽好老師的范讀。
3、對照圖畫試著自己來理解詞義、詩意
4、個別交流,教師和學生給予補充或糾正。
5、說詩的意思。
6、學生自由朗讀,同桌互相背誦。個別背誦。集體背誦。
1、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折”的寫法。
2、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運筆過程,然后練習書寫橫折。
3、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運筆過程,然后練習書寫豎折。
課前準備:
1、學生先把自己制作的最得意的一個小制作帶到班級來展覽。
2、學生認真聽。
審題
1、明確本次口語交際題目。
2、個別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明確口語交際要介紹小制作的哪些方面。
練習。
1、分組練說,組員間互相評議、指正;
2、每組派代表上講臺說,本組成員可以糾正、補充。
3、反饋。
4、認真聽取老師的點評。今后做得更好。
5、師生共同評選出“最佳制作獎”和“最佳介紹獎”。領取獎品。結構的雷同,便于學生在比較中記憶。通過學習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豐富詞匯。
通過學習古詩,使學生感受竹石這種頑強的精神,象征著革命者在斗爭中堅定立場和受到敵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使學生掌握運筆規律,折鋒緩行,節節加力。寫好毛筆字。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做做、說說、議議中激發學生交際的欲望,使其有話可說。
作業設計:
抄寫成語和古詩。
板書設計練習6
和風細雨 春風化雨
呼風喚雨 櫛風沐雨
未風先雨 見風是雨
凄風苦雨 暴風驟雨
“折”的運筆方法
介紹我的小制作
《練習1》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處處留心 讀讀背背 寫好鋼筆字
教學目的:
1、了解擬人的修辭手法,并初步學會運用。
2、熟記八個描寫景色的詞語。
3、寫好鋼筆字。
教學重點:處處留心
教學難點:學習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 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引導學生概括這段內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對話。
(2) 出示《秋天》這首詩里的詩句,請同學們讀一讀,想想詩句主要寫了什么。
(3)引導學生說說爸爸對詩中的哪些地方感興趣。
(3) 詩句為什么不直接寫秋天到了,蘋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寫成蘋果娃娃、葡萄娃娃呢?
齊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5)從學過的課文中,你能找出這樣的句子嗎?
請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全班交流。
2、教學第二部分
(1) 把一個事物當作人來寫,讓它和人一樣有感情,會說話。這樣可以使文章生動形象,讓人特別喜歡讀。
其實,這樣的表達方法我們也會,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們會說成小溪在唱歌;荷花在風中擺動,我們會說成荷花在跳舞。書上也有幾個句子,請讀讀。
(2)你能用這樣的方法把下面幾個句子寫生動嗎?
(3)四人一組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學第三部分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圖上畫了什么?
(2) 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太陽、鬧鐘、小鳥” 寫得更生動些?指名交流。
(3)學生試寫。
(4)朗讀。
讀讀背背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這幾個詞語。
2、指名讀詞語,齊讀詞語。
3、同學們有什么發現嗎?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樣深廣,形容大地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參天:古老的樹木高聳著,直指天空。
蔚為壯觀:蔚,薈萃、聚集。匯聚成盛大壯麗的景象。
4、同學們都在哪兒見過這樣的景色?
5、學生練習朗讀的背誦。
6、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植、輕、祖“這三個字。
(2) 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的書寫要求。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植、輕、祖“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三個字的右半邊中”橫“畫比較多,并且最后一筆都是橫。
(3) 教師范寫“植”。提醒學生注意:“橫”畫在右邊別頂住“豎”畫,還要寫得穩一點。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
(2)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寫毛筆字
教學目的:
1、練習口語交際,推薦或自我推薦。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學習反文旁、折文的寫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訓練內容:口語交際(推薦和自我推薦)
一、 引入課題。
本學期我們班要改選班干部,本次選舉我們將以推薦和自我推薦的形式開展,請同學們認真考慮,選出你心中的優秀班干部。
1、 討論交流:我們班需要哪些班委?(強調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提議:班長(兩名) 語文科代表 數學科代表 英語科代表
科學科代表 社會科代表 文娛委員 勞動委員
體育委員 每組兩名組長(語文、數學) 宣傳委員
二、 學生交流討論:誰適合擔任什么班委?為什么?
自己適合擔任什么班委?擔任了自己準備怎么做?
三、 學生推薦及自我推薦。
在發言過程中需注意:
1、 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談。
2、 要有禮貌,學會傾聽。
3、 要心態平穩,能主動祝愿別人心想事成。
4、 推薦別人要說明理由,自我推薦要說清自己準備怎么做。
四、 根據推薦及自我推薦定出班委候選人的名單。
五、 民主評議,最后確定班委人選。
學寫毛筆字
一、欣賞書中的優秀書法作品,交流感想。
二、出示反文旁、折文的字樣,揭示今天學寫毛筆字的主要內容。
三、指導書寫。
1、學生讀貼,小結寫好反文旁、折文旁的要點。
2、教師范寫,學生練習,反饋,教師再指導。
四、練習
1、學生再次練習,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引導學生注意撇和捺的位置。
板書設計:
練習1
口語交際 推薦和自我推薦
學寫毛筆字 反文旁、折文旁
《練習1》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語文與生活,糾正錯別字。
2誦讀與積累8個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3寫好鋼筆字
4口語交際:小小新聞發布會。
5學寫毛筆字
重難點,關鍵
誦讀與背誦,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
3課時
課前準備
查找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并閱讀讀書中提到的8個成語的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改正錯別字,能夠在了解詞義的基礎上來辨析。
2讀背8個成語,通過查成語詞典來了解成語故事。
教學重點
一 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糾正錯別字,不規范用字。
(1) 觀察圖畫,自由讀課文,思考:爸爸說的是否有道理?
(2) 指名讀后回答問題。
(3) 介紹“蘭.藍.籃”的來源。
2教學第二部分:改正錯別字。
(1) 指名讀題。
(2) 自由讀句子,找找有無錯別字。
(3) 試著改正句子中的錯別字。
(4) 集體交流,并說出改正的理由。
(5) 小結:只有了解詞義的來源才不會出錯,這樣才能正確使用漢字。
3教學第三部分
(1) 指名讀題,了解要求。
(2) 這4個成語中都有因不了解詞義而寫錯的字,你能只出錯誤在哪里嗎?再想一想為什么會出錯。
(3) 交流:“金壁輝煌”中的“壁”應是“碧”,是形容建筑等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臥心嘗膽”中的“心”應是“薪”,來自一個歷史故事。
“手屈一指”中的“手”應是“首”,表示第一的意思。
“川流不息”中的“穿”應是“川”,指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的意思。
(4) 小結: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詞義的來源,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養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誦讀與積累
1出示8個成語,讓學生自由認讀。
2指名讀詞,正音,齊讀。
3這8個成語包含著8個有趣的小故事,說的都是一些錯誤的想法與做法,有著警世勸戒的作用,你能說說這些成語中的故事嗎?
4聽故事,想一想從每個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
5練習背誦成語。
6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課后札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鋼筆字,繼續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寫好鋼筆字,注意行款的整齊及間架結構的勻稱。
教學難點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寫好鋼筆字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名讀這段話,點明這段話出自«在大海中永生»。
3細細觀察這一段文字的整體布局,體會行款整齊的重要性。
4觀察難寫字的間架結構,如“撒”、“衷”、“戴”。
5學生了。練習描紅,注意寫字姿勢,每一筆都一筆描成,筆筆到位。
6反饋。
二.學寫毛筆字
1審題,明確本次學寫的偏旁為”身字旁、舟字旁”,例字為“射、船”。
2指導觀察。這兩個偏旁有什么共同特點?
(都有橫折鉤這一筆畫,作為偏旁,外行都略窄,中間一筆撇、橫都不穿過右邊的豎)。
3逐字指導。
“射”:第一筆短撇不要寫的太大,在撇尖處起筆寫第二筆豎畫,第三筆橫折鉤,橫短,豎要寫得挺直有力,中間一長橫有點上斜,里面短橫之間留白均勻,最后一撇注意起筆的位置,不能寫出頭。右邊結構上緊下松,左右底部可以對齊。
“船”:舟字旁與身字旁寫放相似,注意第二筆豎撇,第四筆點畫略靠上方,中間的一橫有點上斜,為右尖橫,收筆不穿越右邊的豎,最后在這一橫下寫一點。右邊第一筆也是豎撇,不過不能寫長,注意與左邊的避讓,第二筆為橫折彎,下面的“口”與上部差不多大,整個右邊略扁一些,從底部看左低右高。
4范寫。
5練習。
6反饋。
課后札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小小新聞發布會,培養學生從小關心國內外大事和周圍發生的事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關心國內外大事和周圍的事,發展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在別人面前流暢地表達和提問.
教學過程
一. 審問
1指名讀題.
2弄清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 創設情境
課前,同學們都留心了電視、廣播、報刊以及周圍發生的事,每人都搜集了一些有價值的新聞.這一節課,我們就來開一個”小小新聞發布會”。
三.組推薦“發言人”上臺發布新聞
四人小組內交流,民主推薦“發言人”,教師提示,要求推薦出的發言人發布的希望要有一定價值,要說得通順、流暢。
四.新聞發布會
1發言人發布新聞。
2“聽眾”現場提問。“發言人”當場給予回答。
五.總結。
板書設計
練習4
口語交際:小小新聞發布會
《練習1》教案 篇13
教學要求
1. 認識、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現和搜集俗語。
2. 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戲劇有關的詞語。
3. 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4. 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5. 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時間安排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和生活)
1. 教學第一部分。
(1) 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 學生根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知識來回答。(教師:有具體的含義)
(3) 教師提問: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廣泛)
(4) 小結。像這樣的句子叫俗語,它是為群眾所喜愛并廣泛使用的語句,有著具體的含義)
2.教學第二部分。
(1) 學生讀五個俗語,看看各自是講什么的。(有的講自然風光,有的講鄉土特產,有的是講民風民俗的)
(2) 師提問:這些俗語分布很廣,你們聽說過嗎?(都是比較有名的,學生大部分應該聽說過)
(3) 聽說過的同學試著說說他們的意思。(教師可以適當加以補充)
(4) 教師小結。
2. 教學第三部分。
(1) 教師憂傷一部分的教學導入俗語的地域性。(本地也有這樣的俗語)
(2) 要求學生當堂回憶生活中知道的當地俗語。(學生交流、討論)
(3) 指明說一說。(師生評議,看是不是當地的,是不是俗語)
(4) 教師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現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養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 誦讀詞語。
(1) 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
(2) 全班交流,教師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 同座的同學討論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4) 學生連說這些詞語的意思。(讓學生知道這些都是和中國傳統戲劇有關的詞語)
(5) 通過讀講詞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6) 學生練習背誦。
2. 積累反饋。
(1) 指明讀。
(2) 集體練讀。
(3) 集體齊背。
(4) 指明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 指導。
(1) 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 要求學生亮度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 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 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與相鄰的字繁簡相差較大,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 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掌握整體布局和“清清爽爽、剪枝、夢境”等詞的間架結構。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注意對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教育)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次的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讀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怎樣去解釋)
(2)分組分問題練說。(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解釋時態度要誠懇,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
(3)讓學生從題中提供的三種情況中,任選一種,認真閱讀、領會,并要想清楚以下一些問題:向誰解釋?解釋什么?怎樣解釋?
(4)每組推薦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3.反饋。
(1)評議后,讓同學自由上講臺說說自己被誤會時是怎樣解釋的。
(2)推選一名同學上臺談談自己本次口語訓練的收獲。(可以從材料準備、語言組織、表達時的經驗等幾個方面談)
(3)評議小結。(說話的語氣和態度要得體,說話要通順連貫,聲音要響亮,速度要適中)
五、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出示學生優秀書法作品讓大家欣賞。
2.學生對照自己的毛筆字談感受。
3.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是“即、吹”。
4.指導。
(1) 教師邊范寫邊講解“即、吹”的書寫方法。
(2) 學生練習、反饋,發現問題再指導。
(3) 學生練寫。
5.練習。
(1)學生再次練寫,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這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練習1》教案 篇1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第二題
教學目的:
1.學習部首查字法,掌握根據不同情況提取部首的方法。
2.培養學生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能通過查字典來解決的能力。
3.培養學生逐步養成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部首查字法,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從一個字的多個義項中選擇正確的義項。
教學具準備:字典。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教師激qing介紹。
小朋友,你們認識他嗎?
他聰明又好學,可喜歡讀書了,因此大家又叫他博士猴
2、動畫導入。
小朋友,很高興認識你們。昨天,我借了一本童話書,里面遇到好幾個字不認識,(出示:腔 糧 酣 敲)字上面又沒注音,真是急死我了。你們能幫幫我的忙嗎?
3、揭示課題。
要想幫小猴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只有學會一種新的查字典方法——部首查字法。
二、學習新知
1、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⑴學習對話。
師生分角色朗讀。
⑵領悟方法。
學生交流師生對話的主要內容——提取部首的兩個知識點。
①一個字中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個部首里去查。
②如果一個字的兩個部分都是部首,就按照取左不取右,取上不取下,取外不取內的方法來提取部首。
⑶反饋練習。
出示“葦、取、困”,讓學生找出它們的部首并說明理由。
2、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漢字。
卡通猴:我的難題就要解決了,我們快來找一找吧!
⑴教師示范。
重點指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時,在找到要找的部首項后,有的字典要數生字的總筆畫數,而我們用的《新華字典》是數除部首外幾畫,然后在相應的筆畫數中就可找到我們要查的字的頁碼了。
⑵學生練習,完成書上的表格。
⑶集體交流
3、學生選擇正確的義項。
卡通猴:字是認識了,可我還不懂得它們的意思,你們能給我講講嗎?
⑴教師講解示范。(通過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白一個字往往有幾個義項,必須根據這個字所在的詞語或句子的意思從字典上找出正確的義項。)
⑵學生實踐練習。
⑶全班交流。
三、鞏固拓展
1、小組合作完成作業紙
2、全班交流。
3、評出優勝小組。
四、課外延伸
卡通猴:小朋友真了不起!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一種新的本領。大家以后要勤查字典哦!這樣,我們可以學更多的知識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一、三、四題。
教學目的:
1.按筆順正確書寫漢字
2.寫好鉛筆字。
3.熟記4條成語。
教學重點: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難點:理解四條成語的意思。
教學具準備:字卡。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認清筆順。
1.讀題,明確要求。認識這些漢字的筆畫,能按筆順寫好這些字。
2.指導。
(1)出示14個漢字,問:這些漢字你們認識嗎?指名讀一讀。
(2)說說這14個字各是什么結構的字?
(3)四人小組討論:在這14個漢字中,哪些漢字的筆畫容易寫錯?
(4)老師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進行指導并書空。
二、寫好鉛筆字。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 、指導。
(1)說說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2)出示“拜”,指導書寫。
a 說說“拜”是什么部首?什么結構?擺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 老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拜”,提醒學生橫畫多的字,上下要寫得緊湊些才好看。“拜”的第二筆、第七筆寫在橫中線上就好看了
c 學生書空后,再在田字格里描紅。
d 老師示范仿影,臨寫生字。
e 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仿影,臨寫生字。
(3)按以上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書寫“瞄”和“鼻”兩個字。
三、教學第四題:讀讀背背。
1 、審題。
(1)指名讀題。
(2)老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讀四條成語。
(2)老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
(4)大體了解的四條成語的意思。
3、 練習。
(1)指名讀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互相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3)指名背誦。
布置作業 :
1、背誦四條成語。
2、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仿影,臨寫生字。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說話要注意姿勢。
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知道在交際中,既要注意口頭語言的表達,還要有良好體態語言的配合。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讓學生知道,在口語交際中,既要注意口頭語言的表達,還要有良好的體態語言的配合。
教學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說話要注意姿勢。
一、指導看圖,引導討論。
1、指導看圖,思考:圖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說話?他們說話的姿勢正確嗎?為什么?
2、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3、學生任意選擇一幅圖進行口頭訓練,抓住重點說。
4、指名說,師生互評。
5、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作簡要的小結。
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說話,應當注意恰當的姿勢,一般應做到大方,端正不隨便。這樣不僅會增加說話的表達效果還會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學們平時說話時要注意自己的說話姿勢。
二、創設情境,學生演練并評議。
1、 引導學生再次看圖,想想:圖上的小朋友怎樣做才對?
2、鼓勵學生將正確的說話姿勢表演出來。
3、根據學生的表演及時評價。
三、擴展訓練
讓學生進一步進行口語交際的實踐。
1、分組思考討論: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還見到過哪些不正確的姿勢?
2、交流發言:把平時不正確的說話姿勢說出來。
布置作業:
回家把口語交際的內容說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
說話要注意姿勢
《練習1》教案 篇15
教學要求:
1、要求學生掌握聯系上下文正確理解字詞意思的方法,并在預習中加以運用。
2、誦讀《古今賢文(真理篇)》,幫助學生誦讀、感悟并積累傳統文化知識。
3、寫好鋼筆字。處理好筆畫繁簡相差較大的字排列在一起時的位置和大小。
4、練習口語交際。要求學生對未來作大膽的猜測和想象,并進行口語表達。
5、學寫毛筆字。
第一教時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設情境:查大敬在閱讀時,不知“鑒往知來”的“鑒”的意思,就去查字典,結果出現了五種解釋,他不知該取哪一種?
(2)學生讀這段文字。思考:究竟該取哪一種?又是根據什么來確定的?
(3)指名回答。
(4)教師簡單小結:聯系具體的詞來確定。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四個句子,想想句子大致的意思是什么。
(2)學生試著說出加點字的意思。(可以查字典)
(3)學生再讀句子,看看哪種解釋更適合句意思。
(4)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確定詞義的方法。
(5)小結: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有時光查字典不行,還要聯系上下文細細體會。
3、教學第三部分。
(1)教師提問:預習課文有哪些方法?
(2)學生思考并回答。
(3)師生共同小結:在預習課文時,可以用今天學習的這種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詞。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誦讀《古今賢文(真理篇)》。
(1)請同學自由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舉句子。
(2)教師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大致意思:都是闡發為人處世的一些道理的。
(4)學生反復誦讀。
(5)學生練習背誦。
2、積累與反饋。
(1)指名讀,集體練讀。
(2)鼓勵學生說出賢文蘊含的道理,正確而有感情、有節奏地背誦。
(3)拓展(關于古代修身養性的人和事)。
第二教時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學會合作》。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些相鄰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指出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教師重點指點“競爭、需要”等詞的間架機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對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教育)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加以糾正并講話訓練。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創設情境:穿過時空隧道,我們步入未來,出現在我們周圍的將會是什么景象?
(2)全體學生大膽猜測和幻想。
(3)同桌互相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說出來。
(4)分組推選同學上臺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
(5)師生評議。
3、反饋。
五、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出示學生優秀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
2、學生對照自己的毛筆字談感受。
3、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是“醫、匪”。
4、指導。
(1)學生觀察“醫、匪”的書寫方法。
(2)教師講解兩個字的寫法,學生練寫。
(3)教師查看學生練寫情況,發現問題再指導。
5、練習。
(1)學生再次練寫,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