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2篇)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當堂朗誦,激發學生對詩歌的興趣。
2、理解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
3、啟發學生想象,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生命活力。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活對詩歌的愛。
二、教學重難點
1、指導朗讀。
2、啟發想象。
3、對課題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ppt
四、教學設計
(一)導入、設疑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第四課,齊讀課題——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這是一首(現代詩)。相信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本課的生字詞,朗讀也基本沒什么障礙了。我知道有些同學還會背了呢。我們也知道了這首詩結構上的特點是——首尾呼應/總分總。我們學一首詩歌是不是就滿足于此呢?(不)
這節課我們要重點探討同學們在上節課提出的問題——
1、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
①、為什么說大自然是課本?
②、為什么說大自然是綠色的課本?
2、怎樣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二)討論“為什么說大自然是課本”?(大自然就像一本書,里面有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大自然這本課本里藏著哪些知識呢?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孫友田去發現.)
1、重點品讀第二自然讀
①、古人說:詩中有畫。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里藏著什么呢?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大膽地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配樂讀第2自然段)
②、交流:
從“挺拔的翠竹”,學到做人也要像竹子一樣正直。想到一首詩《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就是“挺拔的翠竹”啊。
從“松柏的蒼勁”,你又想到什么呢?(青松的高潔)想到陳毅的詩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從“沃野的耕耘”想到農民伯伯的辛勞:
《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從“果園的豐收”聯想到豐收的場面,人們的喜悅……
③、小結激發朗讀:詩歌的語言是比較凝練的,學習詩歌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聯想”。你看短短的一句話,就能讓我們聯想到這么多,這就是詩歌的魅力啊。大自然就是活生生的課本啊,時時給我們以啟迪。誰能讀好第二自然段,讀出你的理解和想象。
2、出示自學要求:
自讀三四五自然段,思考大自然哪些景物引發了你的聯想,給我們以啟迪。劃下有感觸的詞或句,在旁邊簡要寫寫你的聯想或從中受到的啟迪。
3、交流
預設:
①“青山說——”聯想到哪些山?(泰山,黃山、華山……有很多名山等著我們去攀登。)
我們要攀登的僅僅是自然界的山嗎?(還指知識的山峰)一句話叫“無限風光在頂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只要肯攀登、堅持攀登的人才能飽覽到無限的風光。
②“綠水說——”聯想到什么?(五湖四海,四大洋)
出示名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這八個字語出民族英雄林則徐題于書室的一副自勉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寓意為要像大海能容納無數江河水一樣的胸襟寬廣,以容納和融合來形成超常大氣。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大海啟示我們——要做一個胸襟寬廣的人啊。
激發朗讀:像山一樣堅毅,像水一樣博大,這就是自然界的青山綠水給我們的啟示啊。誰能讀好這一段,讀出你的理解和體會。
?2、走進大自然,鳴禽、野花要和我們聯歡,他們會對我們說些什么呢?仿照課文的第四節,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小鳥說:_______________
?野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微笑吧,欣賞美妙的樂曲,敞開少年的心扉。快來吧,跳起優美的舞姿,放飛少年的心靈。)
小結:你看,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花鳥蟲魚、青山綠水,都給我們以啟迪,大自然就是我們的課本,而且是最廣博、最形象的課本。
(三)討論“為什么大自然是綠色的課本”?
1、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綠色的課本?
(因為大自然里有綠樹、翠竹、碧草、青山,它們都是綠色的)
師:大自然里的景物都是綠色的嗎?還有各色的野花、碧藍的天空、五彩的云錦。可是為什么還偏偏說大自然是綠色的呢?這里的“綠色”是不是有著什么特殊的含義呢?
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象征著活力。
師:你真了不起,讀到詩人心里去了。就像王安石寫“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個“綠”字之所以用得好,就是指春風給江南帶來了無限生機啊。
師:綠色還象征什么呢?(健康,環保)
比如,我們祝一個人生命之樹常青,就是祝他什么啊?(祝他健康有活力)我們要食用綠色食品,綠色指的就是(健康環保)有人甚至把充滿溫馨的有活力的課堂叫做綠色(課堂)
小結:原來這里的綠色指的是“生機勃勃的,有活力的”(板書)
2、你喜歡這綠色的課本嗎?為什么?
3、激發朗讀:你最喜歡讀哪一段?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讀出你對大自然的喜愛,讀出你對這綠色課本的體悟。
(四)討論“怎樣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1、師;大自然像一本充滿生命活力的課本,里面蘊藏著豐富的知識,做人的智慧。我們怎樣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呢?請同學們再次讀一讀課文,看看詩人孫友田給我們哪些好的建議?找到關鍵詞在書上畫一畫。
2、交流:去呼吸
去發現
去描繪
聯歡
相聚
聽一聽
攀登
前進
……
3、小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得就是既要向課本學習,還要向自然學習.用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用聰慧的雙耳去聆聽,用靈巧的雙手去描繪,更要勇于攀登,不斷前進,真正融入大自然,和自然相聚,和自然聯歡,我們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無限美好。同學們,祖國已經敞開了綠色的大門,你們準備好出發了嗎?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的描繪,走進大自然吧。
(五)誦讀體悟
師:會背的同學站起來,指名讀二三四五自然讀。全班讀一六自然段。配樂。(全班配樂朗誦)
(六)拓展詩歌《在森林里》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打開”的含義,明白自然與課本的共同點,體驗大自然
的絢麗多姿,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打開”的含義,明白自然與課本的共同點,體驗大自然的絢麗多姿。
教學難點:
理解“打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明確任務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詩歌《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古人說詩中有畫,現在請跟隨老師的朗讀去看看這大自然的課本里有些什么?
生:空氣、翠竹、松柏……
是啊,大自然不僅美麗,而且富有,今天讓我們繼續去領略它的美麗。
2、(咱們先看看這節課我們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課件展示自學提
示:
(1)“打開”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為什么要把大自然比作課本呢?
二、細讀品味,感悟詩情
1、下面請打開課本24頁,用你喜歡的方式讀2—5小節,找出詩中打開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邊讀邊勾畫。(學生讀時,師板書課本打開:讀、看大自然打開:)
2、師生交流第(1)題答案。
(1)我們知道課本中有文字讓我們讀,有插圖讓我們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樣被“打開”的呢?
(2)舉手回答(老師借助上節課的板書啟發:課本中是讀文字,看插圖,那大自然中的空氣、翠竹、青山、綠水……又是怎樣被“打開”的呢?再讓學生思考后回答、補充。)
生自由發言。
a)去呼吸山水間芬芳的空氣;(課件出示全詩,學生邊匯報,教師邊勾畫)
b)去發現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
c)去描繪果園的豐收,沃野的耕耘;
d)請聽一聽它們心中的聲音;
e)青山說:攀登吧,飽覽無限的風光,滿懷少年的豪情;
f)綠水說:前進吧,奔向浩瀚的大海,顯示少年的胸襟!
(3)教師小結板書:你們很會學習,是的,大自然的“打開”就是(指著勾畫的說)“去呼吸、去發現、去描繪、聽一聽、攀登、前進”,祖國號召我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也就是叫我們到大自然中“聞、看、畫、聽、登、走”。(邊板書:聞、看、畫、聽、登、走)
(5)師說:大自然如此絢麗、神奇,咱們我們趕緊去看看,誰來給大家讀第二節?這一節描繪了哪些動人的畫面?你能說說自己曾經在大自然中觀察到的畫面嗎?你置身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心情怎樣?(愉快、開心)咱們就用歡快的語調來讀這小節,指名讀,集體讀。
(6)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也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下面請大家自由讀第3、4小節,(課件出示)思考:
a這兩節采用了什么手法寫的?
b從青山、綠水所說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匯報:(都用了擬人手法)
師引:鳴禽、野花怎樣和我們聯歡?請同學們閉眼邊聽邊想象(師放鳥叫課件)誦:在這本書里,鳥兒聲聲,鮮花遍地,你瞧,國色天香的牡丹在慢慢地綻開,展示著她的高貴和典雅,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也開了,月季花、牽牛花許多叫不上名的,他們都趕來和我們聯歡、和我們相聚。
睜眼,你從剛才鳥兒、花兒與我們聯歡的情境中聽到了他們會對我們說些什么?你現在的心情怎樣?(愜意)讀這一節該用怎樣的語氣?(輕快的語調,讀出大自然的熱情友好)指名讀,集體讀。
(7)現在,我們來看看青山會對我們說什么?齊讀。講“飽覽”一詞
誰來說說從青山說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要想飽覽無限的風光,我們就必須登上青山、登上高山,才能防眼世界,展望未來,還要不怕困難。)
那綠水又對我們說什么?齊讀。講“浩瀚”一詞
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結:是啊,無限的風光在險峰,要想去實踐、去發現,就要不怕困難,永往直前。當你登上高峰,奔向大海,你會發現,天空、大地變得如何?(生說)
(8)請大家齊讀第五節。大自然給我們送來了無數個“明媚的早晨”和“愉快的黃昏”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生機。這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不斷地浮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用少年的豪情來讀讀這一部分吧!(看課件讀,配音樂)
2、交流第二題答案:
a.師問:同學們,課文學到這,你知道了為什么把大自然比做課本了嗎?
b.生回答:自然中有知識,課本中也有知識,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課本。
c.小結:大自然這本課本包羅萬象,生機盎然,真不愧——生:綠色的課本。
d.你能說說你心中的大自然還是一本怎樣的課本?(生說)
(3)小結全文,指導朗讀第1節和第6節
師:同學們,今天的兩個學習任務都弄懂了嗎?那我們再來看看第1節和第6節:男生讀第1節,女生讀第6節。
你發現了什么?生:是一樣的。師:這樣的表達方法我們稱為反復,(反復;是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在文中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你從這兩節中感受到什么?哪一節的感情更強烈些?
三、總結全文,品味賞析
師總結:如此強烈的號召讓我想起了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得就是既要向課本學習,還要向大自然學習,知識無處不在,關鍵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勇于探索的心靈。孩子們,現在請拿起課本,把你對大自然的熱愛盡情地抒發出來吧!
(課件播放音樂)
四、布置作業
走進大自然,選擇你感興趣的一處景,一種物進行仔細觀察寫一篇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