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二單元雨中曲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
備注一.組織教學1. 用歌聲師生問好2. 發聲練習1 2 3 3 4 5 5 6 5 4 3 2 1—mi yo mi yo mi yo mi yo用歌聲進行問好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口腔中的軟腭抬起,氣息通暢,在演唱中注意韻母的咬字和口型,氣息在頭腔中具有漂流感二.復習演唱1.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兩首歌曲,今天讓我們一起復習一下。2. 老師播放歌曲的伴奏錄音,學生輕聲演唱3. 和老師一起接唱(背唱)歌曲《雨中》、《水花花,泥巴巴》4. 小組活動:為歌曲設計自己喜歡的演唱形式5. 分小組表演6. 活動評價(老師、學生相互評價)一起復習本單元學習的兩首歌曲聽辨伴奏錄音學生輕聲演唱和老師一起背唱(接唱)《雨中》和《水花花,泥巴巴》小組活動:為歌曲設計自己喜歡的演唱形式分小組表演評價活動三.音樂欣賞1. 老師談話:我們在歌聲中體驗到了在雨中的樂趣,下面老師要再播放一段音樂,在這段有趣的音樂中,你能聽出什么呢?2.學生討論3.音樂活動:(1)聽一聽,辨一辨:樂曲是這樣表現電閃雷鳴的場景的?(2)動一動,演一演:用動作表現樂曲中打雷的聲音。4.老師介紹音樂背景聽一聽樂曲,說說它表現的場景樂曲表現的是:閃電在天際劃過,傳來震耳欲聾的雷鳴聲閃電在天際劃過,歡快的人們伴著雷電、伴著暴雨,縱情歡樂、舞蹈;弦樂的怒吼和定音鼓的陣陣轟鳴交織在一起,猶如狂風的呼嘯。配合音樂,用動作表示打雷的聲音學生了解音樂背景:《雷鳴電閃波爾卡》是小約翰.施特勞斯最著名的波爾卡舞曲之一,作于1868年,作者在本曲中特意加入了大量的“定音鼓震音奏法”,再加上鈸的襯托,形象生動地描繪出大自然中的疾風、雷電和閃電的音響。四.課堂小結請同學們回去尋找更過關于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作品及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