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排列組合(一)
教材分析:“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從二年級上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學生學習概率統計的知識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教材的例1通過2個卡片的排列順序不同,表示不同的兩位數,屬于排列知識,例1給出了一幅學生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境圖,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小組交流擺卡片的體會:怎樣擺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教材以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生活場景為依托,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將學習活動置于模擬情景中,給學生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為學生今后學習組合數學和學習概率統計奠定基礎。學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知識。如體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賽場次,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等等,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注意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來進行學習,經歷簡單的排列組合規律的數學知識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使學生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初步經歷簡單的排列和組合規律的探索過程;2.使學生初步學會排列組合的簡單方法,鍛煉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設計理念: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實物投影、動手操作、游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做到:a、創設情境 活用教材我對教材進行了靈活的處理,創設了“六一”參觀體育館這樣一個情境,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情境中滲透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和組合規律的過程,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發現規律。b、關注合作 促進交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思維活動也更加活躍。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了,你們打算怎么度過這個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日呢?學生自由回答。師:老師決定今天這節課帶大家去體育館玩一玩,你們愿意嗎?(課件出示體育館的場景,學生興趣盎然。)[創設參觀體育館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抓住了“童心”,為新課的順利進行作好了鋪墊。]二、合作學習,構建模型1.初步感知。師:瞧!有這么多運動員在這兒參加比賽,現在想請大家給運動員試著編一個號。課件顯示:學生同桌討論,指名回答:12和21。2.合作探究。師:(課件在原基礎上加一個3)如果是1、2、3三個數字呢?能編出幾個號?能組成幾個兩位數?請大家拿出數字卡片動手擺一擺,組長把大家的討論結果記錄在答題卡上。比比看,哪個組找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