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第二冊“元、角、分”“幾時幾分"的復習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元、角、分的知識,會進行元、角、分之間的換算. 2.認識鐘面,初步建立一些時間觀念,養成估算的意識與習慣.教學重點難點 “元角分”與“幾時幾分”認識鐘面.教學準備 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與鐘面.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結交了許多朋友;在數學王國的人民幣單位這個家族里,我們也結交了一些朋友.他們是誰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課題:“元、角、分”. 看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通過創設交朋友這一情境,用情感架設心靈的橋梁,激發求知欲望,同時自然而巧妙地引入課題.“看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這句話激活了學生的原有知識積累,以最佳的求知狀態進入后續的梳理復習中. 二、梳理復習“元、角、分”. 1.進一步感知“元、角、分”的表象. (1)教師出示1元、1角、1分的紙幣與硬幣讓學生辨認. (2)教師說面值,學生舉起相應的紙幣或硬幣. 2.進一步明確“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1)“元、角、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板書: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學生齊讀,正讀一遍,倒讀一遍. 3.出示第99頁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分別是怎樣想的. 4.填一填. 一本筆記本的價格是1( );一枝鉛筆的價格是50( ); 一臺電腦的價格是5000( );一塊橡皮的價格是6( ). 三、梳理復習“幾時幾分”. 師: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另一個朋友,認識嗎?(鐘.)你會認識鐘表嗎?你了解鐘面上的哪些知識? 1.復習認識鐘表的方法. 教師撥動時針與分針,指名說一說是幾時幾分,并讓學生說一說他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們認時間時,可以先看時針指過了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從12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多少分,合起來就讀做幾時幾分. 2.第100頁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指出做錯的學生錯在哪里,并表揚全做對的學生. 3.第105頁第15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5.師:下面請同學拿出鐘表,兩人合作,一個撥表,一個認時間;或者一個撥表,并提問:再過幾小時是幾時?幾小時前是幾時?另一個學生回答,然后再交換提問.聽明白了嗎?(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作業練習. 1.填一填. 8元=( )角 70角=( )元 25角=( )元( )角 2元3角=( )角 2.回家向媽媽講一講你們認識鐘表的能力. 這樣的作業具有實踐意義,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滿足了孩子愛表現的天性.另外這樣的作業設置又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相連,更利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大環境,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新人教第二冊“元、角、分”“幾時幾分"的復習 教學設計 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