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數游戲”教學實錄與評析
生:小木屋里還剩6個小矮人,7-1=6。(屏幕顯示:7-1=6)
(3)老二很愛勞動,第二天,他一定要和老大去伐木,這時屋里還剩幾個小矮人?(學生自由發(fā)言)
(4)第三天、第四天會怎樣?誰會往下編故事?
生1:第三天,老三也去伐木了,屋里還剩4個小矮人,7-3=4。(學生說,教師操作電腦顯示)
生2:還可以這么列:5-1=4。
生3:第三天,所有的小矮人都去伐木了,屋里一個小矮人也沒有了7-7=0,4-4=0…
師:真高興,咱們班有這么多的“故事大王”!
(設計意圖:編故事的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而不是單純地依賴老師的講解去獲得,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鞏固新知,創(chuàng)新發(fā)展
1想一想,說一說
哎,小朋友,來了一個小壞蛋。(屏幕:出現(xiàn)一個小老鼠偷土豆的場景。畫外音:嘿,收獲真不小,我背回7個土豆。)
師:糟了!小老鼠的袋子怎么啦? (袋子破啦)(電腦屏幕:一個土豆從袋子漏出來。)
(1)小朋友,袋子里還有幾個土豆?
(2)想想,土豆只會掉一個嗎?(學生充分想像,引導他們說清道理。)
(設計意圖:大膽放手給學生空間想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新知。)
2游戲:打電話 (略。以6位交友密碼,打電話湊6。)
(四)總結提高
你學會什么?懂得了什么知識?在這節(jié)課里,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點評:
本課設計以觀察——思考——加工表達——反映生活為主線,通過四個活動 ,由淺入深學習6、7的加減法。教師所設計的情景、游戲活動,簡單易行,教師不僅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收集信息的條件,更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實際問題中的數學成分,及時整理信息、內化信息,將數學成分符號化,培養(yǎng)了學生用數學表達生活的能力。學生對同一問題,又可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解決,使教材的內容與學生個體的發(fā)展相結合。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現(xiàn)了數學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安徽省壽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