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游戲》教學設計以及網友點評
《音樂與游戲》教學設計以及本站網友點評
(小學一年級)作者 紹興縣柯橋小學 沈敏樂 小謝 推薦
教學目標:
1 通過音樂游戲《找朋友》,感受有音樂的游戲和無音樂的游戲之間的差異。
2 通過音樂游戲《躲貓貓》,感受音樂可以更好的表現游戲及游戲的情緒。
教學過程一 音樂游戲《找朋友》
1 聽《找朋友》走進教室,律動。
2游戲《找朋友》
a導語,聽到什么歌曲,會這個游戲?
b做游戲,感受有無音樂游戲之間的差別。
二感受《躲貓貓》音樂與游戲的關系
1欣賞《捉迷藏》游戲錄象
2欣賞苗族歌曲《躲貓貓》,感受苗族歌曲,了解《躲》是苗族小朋友對“捉迷藏”的另一種叫法。
3師范唱,想象苗族小朋友做游戲的心情
4師生演唱歌曲
5學生體驗躲貓貓游戲
6教師小結
三 用《躲貓貓》音樂創編不同音樂游戲
1用《跳繩》的歌詞,創編新的音樂游戲
a聽躲貓貓伴奏,學生填詞
b學生演唱新歌
c音樂游戲《跳繩》
d師生互評
2用躲貓貓的旋律創編其他的音樂游戲
a學生創編歌詞
b聽躲貓貓音樂填詞
c學生表演創編的音樂游戲
d師生互評
四課堂小結
(注:為輸入簡便,稍有改動)
欣然:我聽課時都有筆錄,隨著教案都有環節的改動,但她這課沒有,我感覺她的課光憑教案看不出什么,我挺喜歡她的風格的,可最后她居然只有二等,大家都覺得挺可惜的!
小謝:這次展示的課以小學居多,中學只有三堂,小學的課我不知道怎樣才算優秀的課,我感覺學生參與性強,氣氛活躍,但是我覺得實質性的內容不多,有的甚至把音樂放在一邊(呵呵,我不熟悉小學的課,沒有發言權,還是讓欣然,lily說吧)
中學的課上得一般,都有展示個人技能之嫌,而把學生放在一邊,課堂氣氛比較沉。
我把王鐵對音樂課提的要求在這里點點吧:
1課堂氣氛活躍不等于課堂設計科學合理
2回答問題活躍不等于學生思維活躍
3會收集資料不等于會用資料
4教學民主不等于不要次序
5合作學習不等于全合作
小葉子:沈敏樂老師在紹興上過。紹興縣教研室的楊老師來我們學校診課時說起過她的課。
我感覺:1、本課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真正體現了音樂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2、創編活動較成功,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創造力、想象力、審美力。
欣然:小學的課我覺得有幾節還是很不錯的!大概四節左右,在教學風格上,有的很大氣,有的親和地非常深入人心。他們的課設計都很有層次,結構都很嚴密,一步步地推開挖深內容,比如《苗嶺飛出的歌》,很多老師都上過《苗嶺的早晨》,但大部分的老師都是讓學生欣賞,最多在開展一些活動,而上這課的葉老師設計地很好把教材真正挖深了,把苗族“飛歌”,“蘆笙舞”“木鼓舞”都放到了教學活動中,結合上述苗族活動的特點來欣賞這首樂曲,一步步設計地挺到位的,因為是第一節課,氣氛可能不是特別特別的活躍,但不難看出,這位老師的功底很不錯,她的眼神、手勢、語氣等都讓人感覺到了一種很真切的關愛!
沈老師說話的感覺我很喜歡,很有條理,問題問下去她不會象有的老師,一定要引導引導再引導,直到學生說出了自己心里想的那個答案,學生實在猜不出,老師自己說也很自然啊,她的課感覺很隨意,突出了“玩”的主題,在“玩”“開心地玩”的過程中她的教學目的也達到了,我的教學我也希望向這個方向發展,一切都應該是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