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枝鉛筆《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22——23頁.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合作,交流中去發掘知識,掌握知識,并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過程與方法——在數學活動中體驗加法的含義,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知識與技能——學會計算5以內的加法,初步體驗算法多樣化.
教學重點:
在生活情境中體驗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掛圖,5根小棒,5個圓片
教學過程:
教 學 流 程
預想目標
教學反饋
(一)
觀察
表述
——
初建
模型
從生活情境中提煉數學.
指名演示(主題圖情境),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自由答)
像這樣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你還能說出一些嗎 (讓學生充分說出生活中類似的情境)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像這樣的"有幾枝鉛筆"當中的數學問題.
在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教 學 流 程
預想目標
教學反饋
(二)合作探究——構建模型
活動一,擺一擺,比一比.
1,同桌合作,用學具代替鉛筆和學生列舉情境中的物品邊演示邊說情境("有幾枝鉛筆"和根據演示情境引發想象的情境),發現共同之處:都是求"合起來".
2,師小結:表示"合起來" 時用加法計算,應在要合起來的兩個數中間寫"+".
3,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書寫"+".
4,讓學生試著自己讀式子 "3加2等于5"等,適當強調"="的寫法.
活動二,擺一擺,算一算.
同桌兩個同學合作:用5根小棒或其它學具擺一擺,算一算.要求邊擺邊說邊寫,看哪一組同學擺的方法多,寫的算式多.(要讓學生說說各個算式是怎樣擺的,怎么算的.)
活動三,演一演,算一算.
1,演——"兩個小朋友在做游戲,又跑來一個加入"的情境.讓學生說意思,提問題,說算式.
2,演——"停車場停有3輛汽車又開來1輛汽車"的情境.讓學生說意思,提問題,寫算式.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情境,你又發現了什么
1,在比較中提煉出加法的本質意義.
2,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加法算法的多樣性.
3,學生在觀察演示中體驗,"來了一些","添上一部分"就是把兩部分合起來,也用加法計算.
4,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拓展應用——運用模型
(一)基本應用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1,2,3
(計算題,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如果有的學生口算困難,可提醒擺學具."打乒乓球"有多種算法,要讓學生說明想法.)
(二)拓展練習
1, "練一練"中的第4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進行同桌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若有不同類相加應進行引導.)
獨立思考和解答后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不同思路,方法和答案的思考,分析,判斷中提高各方面的數學素養.
(四)總結反思——延伸模型
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加法問題
把課堂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有幾枝鉛筆"教學設計 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