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教材小學數學第一冊《輕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生在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等一系列活動中,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學會比較輕重的方法。
2、能力目標:
在學習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判斷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激qing導入:
師:同學們,誰認為自己最有勁?
生齊聲:我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自信,老師真高興。誰能上來把抱起來?
生把抱了起來。
師:真了不起,大家猜猜,他還能抱動嗎?
生:能。
生:不能。
師:你來試試好嗎?(生抱)
師:你有什么感覺?
生:輕重。
師:今天我們幾一塊來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 板書課題“輕重”
1、看一看,說一說
師:我們人能互相比較出輕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用過很多東西,在我們的教室里也有很多的物品,能比較出他們之間輕重嗎?
師:如果你發現了,說給你的小伙伴聽聽。(同桌交流)
師:誰能站起來,把你的發現說給大家聽聽?
生:我發現了課桌比椅子重。
師:還可以怎樣說?
生:椅子比課桌輕。
師:真棒,能把話說得這么完整,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
2、掂一掂,比一比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我們除了用眼看能比較出物體的輕重,你還知道哪些方法?
生:掂一掂
生:稱一稱
師:是呀,有些物品的輕重,我們借助生活經驗就可以看出來,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手來掂一掂,也能比較出它的輕重。今天我們就借助我們身邊、我們手中的學習用品,親自來試試,好嗎?
師:那就開始吧,喜歡比較什么就比較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生自由活動)
師:剛才,你對那些學習用品進行了比較,能說給大家聽聽嗎?(讓學生拿著自己比較的學習用品上講臺來進行交流)
生:我掂了掂書與文具盒,文具盒重,書輕。
生:我掂了掂書與鉛筆。書重鉛筆輕。
生:我掂了掂我與同桌的文具盒,我的文具盒比同桌的文具盒輕,它的比我重。(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把語言說的完整準確)
3、猜一猜,稱一稱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蘋果和梨)
生:蘋果和梨。
師:老師怎么看也比較不出哪個輕,哪個重?你能幫老師看看嗎?(向學生滲透估算,讓學生憑觀察大膽的猜測)
生:蘋果比梨重。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蘋果比梨輕。
師:誰想來掂一掂?比較一下誰輕誰重?(找三名同學掂一掂)
(掂的結果不同)
師:大家的意見不同,我如果想知道蘋果和梨到底誰重誰輕?同學們想一想,還有哪些方法?
生:用秤稱一稱,他們的重量,就知道誰輕誰重了。
師:這個方法不錯。同學們認識這個計量器嗎?出示天平 (介紹)
師:(出示剛才的蘋果和梨)我們這個梨和蘋果,到底誰重誰輕呢?誰想親自到天平這試試?
(找生把蘋果與梨同時放在天平上)
師:大家發現了什么?
生:蘋果那面低于梨那面。
師:那你可以判斷出誰比誰重?誰比誰輕?
生:蘋果比梨重。梨比蘋果輕。
師:對,當我們要比較兩個大小差不多的物體誰重誰輕,用眼睛看不準,用手掂不出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天平來稱一稱。
4、練一練
(1)出示游樂園掛圖
師:同學們這么聰明,下面老師帶同學們到游樂園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