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教材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輕重》教學設計
而練習的設計教師采取由淺入深的方式,以比較兩個物體過渡到三個不同的物體,再到比較兩個數(shù)量不同的物體,最后比較多個數(shù)量不同的物體。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的練習能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和思維規(guī)律,同時既滿足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需求,又滿足了思維靈活的學生的需求,一舉數(shù)得。
4、教師重視對學生語言的訓練。
從課一開始,教師就注意學生語言的完整性,由開始的說一句完整的話“誰重誰輕”到一句準確完整的話“誰比誰重、誰比誰輕”,最后發(fā)展成兩句“誰和誰比,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句子,但是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非常困難。因此,整節(jié)課教師多次以同桌互說的形式,加強孩子語言表達的訓練。這一點我認為非常好,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夠長期堅持做到對學生的語言表達的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將會得到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5、教師的組織教學有實效。
由于一年級的孩子入校只有短短的十多二十天,專注的時間很短。而四十分鐘的時間對他們來說太長。怎樣才能延長學生的專注時間呢?這節(jié)課中,劉老師從頭到尾,不斷通過鼓勵的語言、五星的評比、拍手的形式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在這樣的氛圍中,既使學生學習得很愉快,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6、學生常規(guī)訓練很好。
一年級孩子剛入學不過二十天時間,從今天的課中,我感覺教師平常的學生常規(guī)訓練的很到位。首先,孩子的聽課習慣很好。不管是教師還是同學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每個人都能很認真地傾聽,很仔細地思考;第二,能做到積極發(fā)言,而且說話聲音比較洪亮;第三,能積極思考問題,并具有初步探究問題的意識。新課程中需要開放的思維,今天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很不錯。比如:在比較魚和蝦的輕重中,學生已經(jīng)能從一條魚比一只蝦重,引申出一條魚與五只蝦一樣重。這些都和老師平常的教學分布開。
不足之處:教師的語言較平淡,缺乏抑揚頓挫的語調;教師的語言還稍顯羅嗦,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