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就在我身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比較同類事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及計量單位。
2、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3、知道“快與慢”、“遠與近”、“高與低”、“輕與重”、“多與少”、“大與小”等都是數學要研究的問題,感受數學就在我身邊。
教學重點:了解比較同類事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及計量單位。
教學難點:知道“快與慢”、“遠與近”、“高與低”、“輕與重”、“多與少”、“大與小”等都是數學要研究的問題,感受數學就在我身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觀察我們生活中的數學,學習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到體育課上看看同學們都在干什么
1、賽跑(認識時間單位秒)
教師說出每個人的時間(14秒、15秒、16秒),讓學生說說誰跑得快?
感受跑得快,用的時間相對比較短。
2、跳遠(1米多)
學生跳遠,使學生了解跳遠的落點有遠有近,要知道準確地長度必須要測量。
3、爬桿比賽
學生爬竿,使學生明白誰爬得高,誰就得第一。
三、課外活動
1、了解“高與低”及其相對性。
了解觀察航模小組的活動,了解高與低,了解對應關系
2、觀察植樹的活動
學生觀察,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了解輕與重、大與小
在都盛滿水的情況下,大桶重,小桶輕
3、觀察氣象小組的活動:氣溫攝氏度
氣象組的同學測得夏天的氣溫30度,冬天氣溫1度。那個溫度高,那個溫度低,該穿什么衣服?
2、 觀察飼養小組的活動(千克)
小朋友們都喜歡喂養這些兔子,他們喂小兔子吃什么?使學生知道蘿卜與小兔子的對應關系
過了一段時間,小兔子就會長大,你發現這些兔子有什么不同?使學生了解兔子的質量有輕有重
四、課堂練習
1、說說兩個人怎樣比高矮,和你的同學比一比?
2、判斷:站在地上,老師比全班每個人都高,認為對的舉右手。開動腦筋,現在怎樣使你比老師高。(我站在高處比老師高)
3、比一比你身邊的事物
五、課堂小結:
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 課件
教學反思:憑借生活經驗,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生對“快與慢”、“遠與近”、“高與低”、“輕與重”、“多與少”、“大與小”等能夠了解,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情境的設置能使學生更感興趣,理解更好。要注意課堂紀律5分鐘一組織,10分鐘一休息,發言必舉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關于“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量與計量、統計”等知識綜合運用的情況。
2、了解對“計算問題”、“人民幣的認識”以及“位置與順序”等知識掌握的情況。
3、激發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了解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學難點: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到商店去購物,好不好?(學生很高興)
二、觀察:
1、觀察飲料區
看看飲料區分3層 ,從下面數1-3層,你喜歡喝的飲料在第幾層第幾個?需要多少錢?老師給你錢就可以買到。(學生很興奮得找自己喜歡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