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說課設計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分與合》。接下來的時間,我會從教材內容、學習目標、教法學法、學習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這節課。
一、說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分與合》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本部分內容為以后學習5以內的加減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在整個第三單元的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會學習的樂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說學習目標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教材內容的安排,基于課程標準,制定學習目標如下:
1、通過動手操作,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4和5的組成,能夠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
2、經歷探索與交流的過程,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根據學習目標,制定如下評價任務:
1、通過動手操作、練習等形式完成對目標1的檢測。
2、通過口頭提問、練習等形式完成對目標2的檢測。
接下來,對學習的重難點進行分析
學習重點:通過實踐活動直觀地了解4、5的數的組成。
學習難點:熟練地說出5以內數的組成。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學習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注重通過設置多種問題情境來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學生可以經歷“具體→抽象”的探索過程。所以我采用“談話法、觀察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并且使用“數學課件、教具圖”等直觀教具。
關于學法,新課程的最高理念為: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可以做到好學、樂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并且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經歷了探索、交流的過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識,提升技能。
四、說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分為五個環節
1、憶舊迎新 趣味導入
2、利用情境 探索新知
3、自學指導 展示評價
4、引導總結 交流收獲
5、鞏固診斷 夯實基礎
出示課題,開始新課
環節一:憶舊迎新 趣味導入
出示課件,復習鞏固。
環節二:利用情境 探索新知
1. 情境導入
師:大家復習得真好,大家掌聲鼓勵鼓勵自己。
小朋友們在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誰來示范一下? (一個學生主動示范)
師:那大家也照樣子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師:現在你能說一說我們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嗎? (兩只手先分開來,再合起來,然后又分開來,再合起來。)
師:看來兩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響。
在數學王國里呀,也經常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組成。(板書課題:分與合)
2. 探索4的組成
出示籃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們上臺來分一分,擺一擺,經歷動手操作的過程。
3. 了解4的組成
總結孩子們擺的結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組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