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3、 第5題學生可能列連加算式,也可能列連減算式。可以讓學生交流、討論,體現多樣性。
四、知識總結
五、 能力檢測
課本第6題。
練習與測試
課題:加減混合
教學目的:通過實際場景,讓學生體會、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算術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教學掛圖)談話導入。
二、 教學新知,知識探索。
1、 弄清圖意,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和發展。
2、 例題用一幅圖表達汽車上原有7人,到車站下車2人,上車3人。(引導學生理解)如有多媒體課件演示更好。
3、 學生列式。
三、 鞏固練習,知識延伸。
1、 想想做做的第1題可以先看左邊的圖,看懂算式6+2;再看右邊的圖,接著寫算式中的“— 3”;然后讓學生把兩幅圖連貫地說說加減混合算式的意思。
2、 第2題可以讓學生結合圖意先說說5 – 2 是什么意思,再寫方框里的加數,并說說為什么。
3、 第3題使學生掌握加減混合式題的計算。可以組織學生交流,每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 第4題連線題。組織學生練習。
5、 第5題可以列出連加、連減或加減混合的算式,讓學生體會生活里數學問題的多樣性和問題的不確定性。
6、 第6題引導學生對比著每組第一題,估計下面兩題的得數比8大還是比8小,讓學生體會估算的特點。練習時,要堅持“不計算”這個要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 課堂總結
五、 能力檢測
練習與測試
課題:練習五
教學目的:
1、 復習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安排。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等。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練習五)
二、 計算練習
1、 做第1題(出示掛圖)通過一圖四式,幫助學生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體會加減法的聯系。
2、 做第2題。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掛圖。讓學生在練習10減幾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采走的越多,剩下的越少。小黑板出示,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 做第3題(小黑板出示)
8+( )=10 6+( )=10 ( )+5=10
( )+7=10 5+( )=8 7+( )=9
可以讓學生與同桌說說括號里填幾,是怎樣想的,然后獨立完成。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這樣的口算練習,為學習“湊十法”打好基礎。
4、 做第4題
著重鞏固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
2+6+2 10 – 4 +3 8 +2 – 6
7 – 2 + 4 5 +5 – 3 10 – 1 – 4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 解決實際問題
做第5題,出示掛圖。分組討論。
交流各人列出的算式,并說出列式的理由。
四、 課堂總結
五、 作業
小黑板出示。
10 – 4 +3 10 – 1 –4 2 +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