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混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
3、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
教學難點:能夠根據圖意進行加減混合兩步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設疑引發興趣,溫故導新。
(1)口算。
2+4+1= 9-2-6= 6+1+2= 7-2-3=
10-4-3= 3+3+4= 8-1-5= 5+0+5=
(2)教師利用投影或圖片分步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圖,口述圖意,列式計算。
①先出示魚缸中有4條黑金魚,再出示有3條紅金魚,又放入2條花金魚,問一共有多少條金魚?
教師問:這種把三個數加起來的算式叫什么?(在算式上邊板書:連加)
②先出示魚缸中有9條金魚,拿走3條,又拿走2條,問還剩幾條?
學生口述后列式:9-3-2=4
教師問:這種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的算式叫什么?(在算式上邊板書:連減)
教師問:在計算連加、連減時我們是怎樣計算的? 2.指導探索,學會新知識。
(1)教學例1(金魚圖)。
教師用投影或圖片分步演示后,引導學生觀察圖,并分組討論圖意,③教師問:你認為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問:先算4加3等于7,7表示什么?再算7減2等于5,5表示什么?
(2)教學例2(鴿子圖)。
教師運用投影或圖片分步出示鴿子圖,引導學生觀察圖,口述圖意,
③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問:說一說算式中的4、
5分別表示什么?
(3)歸納小結,說清算理。
教師問:觀察今天學的算式與以前學的連加、連減算式有什么不同?
教師說:同學們觀察分析得很好!像這樣既有加又有減的算式,我們叫它加減混合式題。
師問:計算加減混合時我們是怎樣計算的?
3.質疑調節,強化算法。
教師問:今天學的知識小朋友們有問題嗎?老師有一個問題要問:你覺得今天學的知識在什么地方容易錯?
教師講:計算的關鍵是要記住計算時的運算順序和把第一步的得數記清楚。
(1)計算并口述過程。
(2)數學醫院(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對的在括號里打“√”號,錯的在括號里打“×”號。全班用反饋牌反饋)。
4+2-1=7( ) 2+2+1=5( )
4-1-1=4( )
(3)計算。
5+4-4= 6-5+8= 3+3-3=
8+2-3= 7-4+5= 4-2+8=
(4)連線。
課后小結:個別學生理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