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整十數(精選3篇)
認識整十數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頁的例題,第2~3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數產生和發展。
2、會正確地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讀、寫整十數和一百。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10個十是一百,知道個位,十位和百位以及這三個數位的順序。
3、在教師的組織下,能運用認識的數描述、交流現實生活中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認識整十數和一百
1、導入。
談話:新學期來了,爸爸、媽媽一定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新的學習用品,那么,爸爸媽媽為你買了哪些學習用品呢?當然,鉛筆是不能少的,誰愿意來說一說媽媽給你買了多少支鉛筆?
2、復習十和二十。
談話:請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數出10根小棒。數完后,提問:數滿10根小棒可以怎樣呢?(數滿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捆小棒是幾根?
教師在擺已捆小棒,繼續提問:現在一共有多少捆小棒?有多少根?
3、認識整十數。
談話:蘑菇寶寶看到小朋友數小棒數得又對又快,就拿出了許多鉛筆獎給小朋友。(出示2捆鉛筆)小朋友你們猜一猜,蘑菇寶寶帶來了多少支鉛筆?你是怎樣才出來的?
小辣椒也帶來了許多鉛筆,(出示3捆鉛筆)你知道這是多少枝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小番茄也帶來了幾捆鉛筆,(出示6捆鉛筆)你知道是多少枝嗎?小蘿卜帶來的鉛筆更多,(出示10捆鉛筆)請同學們十枝十枝地數,看看一共有多少枝?
請小朋友圍成小小組,先在小組里數一數。
數完后,提問:小蘿卜有幾個十枝鉛筆?10個十枝是多少呢?
組織學生交流:那么10個十是多少呢?(貼出:10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幾個十呢?
4、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數一數每串珠子有幾顆,有幾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顆,再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木塊圖,讓學生看清圖中的一條木塊是幾個小木塊,然后獨自填寫。填好后,組織學生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題。
指名說出題目要求,獨立完成后組織交流。
二、讀寫整十數和一百
1、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
介紹計數器:上學期,我們曾經見到過一位朋友,(出示計數器)還記得它叫什么嗎?它可以幫助我們學到許多知識。
引導觀察:在計數器上有些什么呢?這些數位,從右邊起是怎樣排列的呢?
同桌討論后,指名說一說。
揭示: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學生齊讀。
2、整十數和一百的讀和寫。
介紹算珠表示數的規則:(教師邊撥珠邊說)個位上撥一個珠子表示1個一,十位上撥一個珠子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撥一個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問:小朋友已經認識了計數器,那么如果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4個珠子,表示幾個十呢?4個十是多少?40怎么寫?如果在十位上撥8個珠子,表示8個什么?是多少?怎樣寫?
小結:幾個十就是幾十,只要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個位上寫0。
提問:在計數器百位上撥一個珠子,表示一個什么?是多少呢?你是怎樣知道的?那么一百怎樣寫呢?
小結:一個百就在百位上寫1,十位和各位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和個位上分別寫0。
3、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第一張圖,組織學生討論:圖中哪一位上撥了幾顆珠子?為什么這樣撥?出示后面3張圖,讓學生獨立畫一畫。畫完后,組織學生討論:你是怎樣畫的?為什么這樣畫?
(2)“想想做做”的5題。
獨立填寫后,一人報答案,集體訂正。
(3)“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各自在方框里填數,填好后,指名讀一讀。再討論:兩條直線上的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的地方?80是接近100,還是接近30?你是怎樣想的?討論后在班內交流。
(4)“想想做做”第7題。
指圖說給同桌同學聽。
(5)“想想做做”第8題。
先看看插圖,指名把圖的意思說給同學聽。再找兩個學生示范做猜數游戲。
(6)游戲:找朋友(圖略)。
出示小動物摘果子的圖,說一說每個小動物采了多少個果子。再把這些數寫出來,寫對了,就可以得到一分小動物送的禮物。
三、全課總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認識了哪些數?
小結:今天我們已經認識了整十數(指黑板)和一百,學會了如何讀、如何寫,還知道了10個十是一百,認識了個位、十位、百位,知道了它們的順序排列。
認識整十數 篇2
一、認識整十數和一百
1.導入。
談話:新學期來了,爸爸、媽媽一定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新的學習用品,那么,爸爸媽媽為你買了哪些學習用品呢?當然,鉛筆是不能少的,誰愿意來說一說媽媽給你買了多少枝鉛筆?
2.復習十和二十。
談話:請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數出10根小棒。數完后,(扎成一捆)提問:一捆小棒是幾根?(出示一捆小棒是10根話)
教師出示電腦圖,繼續提問:三捆是多少根?你是怎樣知道的?(出示三捆小棒是30根話)6捆呢?(出示六捆小棒是60根話)
3.認識整十數。
(出示10捆小棒)請同學們十根十根地數,一共有多少根?
請小朋友先在小組里數一數。90后面是多少呢?然后再和小磨菇一起數一次。
數完后,提問:有幾個十根?10個十根是多少根呢?
組織學生交流:那么10個十是多少呢?(貼出:10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幾個十呢?
1個百多嗎?以后,當物品的數量很多時,除了十個十個數,還可以一百一百地數。
組織練習。
師:(請小朋友們收好小棒),咱們一起去看看小動物吧!
1)、這是小熊最愛的珍珠項鏈,一串有幾顆呢?(10顆)
小熊很想知道它的珍珠項鏈一共有多少顆,我們幫幫它。(40顆)
你是怎么數的?(一串是10顆,4個十就是四十。)
2)、看,那不是小猴和小鹿嗎?他們正在堆方塊呢。
小猴:我堆了2個十,你知道他堆了多少嗎?
小鹿呢?你能很快地數一數嗎?
3)、聰明的小松鼠正在數珠子呢,它是這樣數的。(課件演示)
你看懂了嗎?為什么要每數10顆圈一圈呢?
你能學著小松鼠的方法:每數10顆圈一圈,數數一共有幾十顆嗎?
(展示學生作業)
二、讀寫整十數和一百
1.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
介紹計數器:上學期,我們曾經見到過一位朋友,(出示計數器)還記得它叫什么嗎?它可以幫助我們學到許多知識。
引導觀察:在計數器上有些什么呢?這些數位,從右邊起是怎樣排列的呢?
指名說一說。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學生齊讀。
2.整十數和一百的讀和寫。
介紹算珠表示數的規則:個位上撥一個珠子表示1個一,十位上撥一個珠子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撥一個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問:小朋友已經認識了計數器,那么如果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上4個珠子,表示幾個十呢?4個十是多少?40怎么寫?如果在十位上撥8個珠子,表示8個什么?是多少?怎樣寫?
小結:幾個十就是幾十,只要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個位上寫0。最高位上一個也沒有就不寫。
那么一百怎么寫呢?
小結:一個百就在百位上寫1,十位和個位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在十位和個位上分別寫0。
3.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第一張圖,組織學生討論:圖中哪一位上撥了幾顆珠子?為什么這樣撥?出示后面3張圖,讓學生獨立畫一畫。畫完后,組織學生討論:你是怎樣畫的?為什么這樣畫?
(2)“想想做做”第5,6題
茄子老師也想出幾道題考考大家,敢不敢試一試?
“想想做做”第5題。
獨立填寫后,一人報答案,集體訂正。
(3)“想想做做”第6題。
仔細觀察這兩行數,兩條直線上的數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的地方?
(聲音)80是接近100,還是接近30?你是怎么想的?
(4)“想想做做”第7題。
動物樂園里正在進行跑步比賽,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運動員,讀出它的號碼。
(5)“想想做做”第8題。
先看看插圖,指名把圖的意思說給同學聽。再找兩個學生示范做猜數游戲。最后同桌同學合作猜數。
(6)游戲:猜數。
讓大家猜一猜。
三、全課總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了哪些知識?你認識了哪些數?
小結:今天我們已經認識了整十數(指黑板)和一百,學會了如何讀、如何寫,還知道了10個十是一百,認識了個位、十位、百位,知道了它們的排列順序。
你能猜到陳老師最喜歡的整十數是多少嗎?
你最喜歡哪個整十數呢?把它寫在作業紙的背面,讓你的同桌猜一猜。
認識了這么多整十數,能選一個數給自己今天的表現打個分嗎?
認識整十數 篇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24~26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整十數的產生與發展。
2.使學生能一十一十地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整十數,會讀、會寫整十數和一百。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10個十是一個百,知道個位、十位和百位以及這三個數位的順序。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周圍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識,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朋友,我們先來看一段動畫片好嗎?
課件出示商店賣東西的情境。
1.小鴨買1捆鉛筆: 你知道小鴨買了多少枝鉛筆嗎?
怎么知道這一捆鉛筆是十枝的呢?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投影出示十枝鉛筆圖)
2.小山羊買2捆鉛筆: 你知道小羊買了幾捆?是多少枝鉛筆呢?
3.小兔買4捆鉛筆: 猜一猜這樣的4捆鉛筆是幾十枝?
小朋友猜得真準!當物體的數量比較多時,就要用比較大的數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些這樣的數,好嗎?(揭示課題:認識整十數)
[說明: 通過創設買東西的情境讓學生猜買的鉛筆是幾捆,就是多少枝,學生在猜的過程中能很自然地將已有的認數經驗與所學新知聯系起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又讓學生體會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 教學例1,感知整十
1.小朋友桌上的籃子里都有許多小棒,我們來做一個捆小棒的比賽,好不好?
請小朋友每數出10根小棒就捆成一捆,比一比在1分鐘時間內誰捆的捆數多。小朋友準備好了沒有?現在開始!
2.教師計時,學生活動。
3.反饋: 時間到!請放下手中的小棒。
(1) 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捆了幾捆,是多少根。
(2) 還有比他捆得多的嗎?給大家看一看。(學生上臺前展示)
(3) 請跟他捆得一樣多的小朋友舉手。你們都是剛才捆小棒比賽的優勝者,請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為自己慶祝一下。
[說明: 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個體的差異,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數學學習潛力。比賽捆小棒的過程,既顧及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又融入了競爭意識,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讓所有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4.(1) 現在請同桌小朋友把兩人捆的小棒合在一起,數一數、說一說,你們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幾十根。
(2) 學生活動。
(3) 反饋: 請兩個小朋友到臺前來說一說,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5.(1) 像剛才那樣,請靠在一起的三位小朋友將你們的小棒合起來,說一說你們三個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2) 學生活動。
(3) 反饋: 根據學生的回答,用實物投影展示結果。
6.剛才,蘿卜、青椒、番茄也和小朋友們一起比賽捆小棒了,想知道他們三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多少根嗎?
投影出示三個人合在一起的小棒(9捆,90根),我們一起幫他們數一數。青椒還有一個問題呢,你能幫它解決嗎?
青椒提問: 我們三人捆了9捆是90根,再添上一捆是多少根?
你能從十起,十根十根地數,數到一百嗎?
請小朋友想一想,多少個十是一百?(板書: 10個十是一百)
7.剛才小朋友們三個人一共捆多少根小棒?三個人在一起商量一下,你們捆的小棒再添幾捆就是100根?想辦法把你們三個人的小棒變成100根。
[說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為學生提供探究的對象,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智慧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動機,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思維的發展。]
三、 練習鞏固,明確認識
小朋友真愛動腦筋,老師真想買點禮品獎勵給大家。我們再到剛才的商店去看看。(再現商店場景,貨架上放著珠子、方塊、玻璃球)瞧,商店里真的有好多的東西呢!
1. “想想做做”第1題。
(1) 小朋友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顆珠子?(讓學生自由數)
(2) 交流: 怎么數出來的?(每串10顆,一共4串,一共40顆,強調10個10個地數)
2. “想想做做”第2題。
3. “想想做做”第3題。
(1) 讓學生猜猜有幾十顆。
(2) 提出要求,學生圈、數。
(3) 組織交流。
四、 教學例2,認識數位
出示計數器。
1.小朋友認識這是什么嗎?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2.教師歸納,并在屏幕上出示: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你會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數嗎?請小朋友在計數器上撥出四十。說一說你是怎么撥的。
4.再請小朋友在計數器上撥出80,互相說一說,這是幾個十,是幾十。再把撥出來的數寫出來。
5.還想在計數器上撥數嗎?自己在計數器上撥出幾十的數,再說一說、寫一寫。
6.在計數器上撥出100并寫一寫。
[說明: 由“扶”到“放”,讓學生自主地運用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解決新的數學問題,再一次經歷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過程。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自主領悟讀數、寫數的方法。]
五、 練習鞏固,深化理解
小朋友真是棒極了!這里還有一些題想讓小朋友試一試,你們愿意嗎?
1. “想想做做”第5題。
指名口答,及時進行評點。2. “想想做做”第6題。
(1) 一個一個從0數到10,再十個十個從0數到100。
(2) 學生獨立填寫后交流: 80是接近100,還是接近30?
3. “想想做做”第7題。
先在小組里說說參加賽跑的各是幾號運動員,再在全班交流。
[說明: 練習的設計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應用知識,體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過程。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六、 總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七、 猜數游戲
1.下面我想和小朋友做一個猜數游戲。我在這張紙上寫了一個整十數,請小朋友來猜一猜,我寫的是幾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提示: 大了或小了)
2.剛才是我寫數讓小朋友猜的,下面請一位小朋友寫一個整十數讓我來猜猜看。
3.小朋友,你們想玩這個游戲嗎?那好,請同桌的小朋友來玩這個猜數游戲,看誰猜得快,而且猜的次數少。
[說明: 猜數游戲中,教師要求一方能以最少的提示讓對方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數。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注重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