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復習》教案(精選14篇)
《總復習》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89頁“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2、3-5,第90頁上第6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復習鞏固加法和乘法運算律以及減法和除法中的一些運算規律。
2、能運用運算律使計算變得簡單。
3、培養學生合理、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運用運算律使計算變得簡單。
教學設計:
一、復習:
1、我們已經學過的運算律有哪些?請先將第89頁上的表格填寫完整。
2、說說各運算律用語言文字怎么理解?
3、除了這幾個運算律,在減法與除法中還有哪些規律?引導學生得出減法與除法中的規律,并用字母表達式表示。
二、基本簡便計算
1、第89頁上第2題
要求先分析各題特征,看能否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怎樣簡便計算?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對。
2、第89頁上第3題
分析這4題特征,看能否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怎樣簡便?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對。
3、拓展練習(一)出示:(見補充練習紙)
拓展練習(二):第90頁上第6題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再觀察前兩題的簡便計算過程,再按照這樣的方法計算后兩題。
拓展練習(三)出示:(見補充練習紙)
(由于補充的習題中有分數,無法發帖,所以只能發在共享空間了)
課前思考:
復習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抓住兩點進行:一是明確整數.小數和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如果是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是含有兩級運算的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級。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二是加法和乘法運算律既適用于整數,又適用于分數和小數的運算。練習與實踐中,要借助第2題,讓學生補充其它一些運算性質或運算規律,高教導又補充了一些具體的題目豐富學生的運算知識。
課前思考:
四則混合運算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運算順序,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一些經常練習的簡便計算學生基本掌握得不錯,但也有個別學習困難生掌握的不好,在復習的時候要特別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
《總復習》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教材先通過主題圖,讓學生分類數一數1~5五個數,接著用算珠表示數量1~5,對應著出示數1~5,讓學生認識并寫數。用算珠直觀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可以使學生感知1~5的聯系,體會這五個數的數序排列。通過數數、畫畫、寫寫等活動,加深學生對1~5各數實際意義的認識,提高寫數、能力。、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數的過程,認識1~5,會讀、寫1~5各數。
2、培養學習興趣,能按順序用數描述物體的個數并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物體的個數,體會數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談話: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我們一起到動物園游一游。(屏幕出示:猴子5只、斑馬3匹、熊貓1只、鴕鳥2只、孔雀、4只),這么多可愛的動物中,你喜歡哪一種、
數清你所喜歡的動物的個數,用相同個數的小圓片表示、出來。、(學生動手擺圓片)
與組內的小朋友說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你是用幾個圓片來表示這種動物的只數的、(學生小組內討論)
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說說你喜歡的動物有幾只、(學生在實物展臺上擺出相應的圓片,學生邊說邊擺,全班進行簡單的評價。)
小結:小朋友們所擺出的圓片都在1~5之間,今天我們一起認識1~5。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1、擺一擺。
提問:你能根據所擺圓片的個數,從你的學具卡片里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嗎、找一找,看誰找得對、(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學生操作情況) 組內同學相互評價擺得是否正確,請每組的一名代表上臺擺出圓片和數字卡片,全班交流。
2、撥一撥。
講述:小朋友們擺得很正確,下面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學習伙伴——計數器。(教師在計數器上撥上1個珠子)
提問:我在計數器上撥了幾個珠子、(1個)又添了幾個、(1個)現在是幾、2添上1是幾、3添上1是幾、4添上1是幾、
下面請大家在自己的計數器上依次從1撥到5,再從5撥到1,好嗎、(學生撥珠,邊撥邊說)
如果任意給你一張數字卡片,你能用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嗎?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3、5、2、4、1,學生一起操作)
談話:像老師一樣,一個小朋友出示卡片,組內的其他小朋友來撥一撥。(學生組內進行撥數活動)
3、寫一寫。
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1~5,你們愿意寫一寫嗎、自己先來試一試,把這些數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從1寫到5。看誰寫得、最好。、
寫完后,小組內的小朋友相互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教師示范書寫1~5,重點指導寫5,第2筆,在斜豎靠上的地方寫橫,注意要平。學生練習書寫。(學生重點練習書寫數字5,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說一說。
提問: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1~5這幾個數、
隨著學生想到的事物,屏幕出現實物圖。
場景圖:看,那是幾路公共汽車、(2路)
丁丁家住幾號樓幾單元、(4號樓3單元)
三、鞏固新知
1、小朋友知道教師節是幾月幾日嗎、
教師節這天,小朋友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看!(屏幕出現慶祝教師節圖)
提問:仔細觀察,與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哪位同學能用數說說你所看到的事物、(1個男孩拉琴,3個女孩跳舞,4個不同顏色的氣球……)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學生所指的事物旁,依次出現數1、2、3、4、5……
2、搶答:看圖說數。
出示圖:3根黃瓜,5個西紅柿,2段藕,4個蘿卜,1棵、白菜、。(隨著實物圖的不斷出現,學生站起來說數,比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3、猜數游戲。
(1)2后面的數是幾、
(2)3和5之間的數是幾、
(3)4前面的數是幾、
你們也可以與同桌互相玩一玩猜謎的游戲。
4、你們愛吃水果嗎、
屏幕出現水果圖:1個西瓜,2個菠蘿,3個梨,4個草莓,5個香蕉。 這些水果分別有幾個、
5、出示花瓶圖。
在這幅圖中,每個花瓶里都缺少幾朵花,用水彩筆畫出花瓶里缺少的花。(畫完后,用實物投影將圖畫展示給全班學生看)
[總評]
本節課的設計重視學生通過學具操作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教學中,教師為學生主動參與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大量的動手操作為學生提供了觀察、交流、合作的時間和空間。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面向全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引入新課的過程中,教師用學生喜愛的'小動物,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整個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計的動手操作、看誰寫得最好、猜數游戲、找找生活中1~5各數等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讓學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學習。
教師在這節課中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多,體現了兒童“智慧長在手指尖上”的特點。在撥一撥的過程中,學生充分認識了1~5各數以及它們的順序,實際也滲透了這幾個數是由幾個一組成的,學生對這五個數的認識是深刻的。通過“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等形式,不僅鞏固了今天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人人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如練習中的猜數游戲,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環境,互相提問、互相解答,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增進了積極參與學習的意識。
3、結合生活實際,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數學知識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學習完1~5各數之后,教師讓學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數的應用,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經驗,舉出各種實例。此時,教師又將與1~5有聯系的生活中常見的幾樓幾單元等實例呈現給學生,打開學生的思路,學生體會到原來生活中與這五個數有聯系的事物還有很多,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喜愛數學的情感,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總復習》教案 篇3
XX屆高考英語一輪單元總復習講義精品薈萃外研版必修三module 4
知識詳解
1 strength n. 力量,力氣,體力;意志力;堅強;長處
(回歸課本p32)the chinese central weather station can forecast a sandstorm some weeks before it arrives in beijing,but the strength of the storm sometimes surprises people.
中央氣象站能在沙塵暴到達北京前幾個周進行預報,但風大得有時讓人們吃驚。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i don’t have the strength to climb any further.
我沒有力氣再往上爬了。
②diana pulled on the rope with all her strength.
黛安娜用盡全身的力氣拉繩子。
③repairs are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bridge.
這座橋需要維修加固。
④be aware of you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要意識到你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易混辨析
strength,force,power,energy
(1)strength著重指人的體力或堅強的意志力。
(2)force指物理學意義上的“力”,也指為做某事而使用的力量,還可指武力。
(3)power指能力、權力、著重行動所根據的能力、本領或職權。
(4)energy主要指人的精力,或自然界中物理學定義中的“能,能量”。
①he pushed against the rock with all his strength.
②she’s always full of energy.
③the rioters were taken away by force.
④the party came to power_ at the last election.
即境活用
1.(高考湖北卷)to make members of a team perform better,the trainer first of all has to know their________and weaknesses.
a.strengths b.benefits
c.techniques d.values
解析:選a。句意“為了讓一個隊的成員表現更好,教練首先得知道他們的長處和不足。”
2.filled with great________,the boy lifted the heavy bag onto his shoulder.
a.power b.energy
c.strength d.force
解析:選c。power表示“能力;權力”;energy表示“能量;能源;精力”;strength表示“力氣”;force多指“武力,暴力”,舉沉重的包應用“力氣,力量”,所以選c。
2 concerned adj. 關心的;擔心的;有關的(不用于名詞前)
(回歸課本p36)i can’t help but feel very concerned.
我禁不住感到很擔心。
歸納總結
be concerned about/for關心;掛念
be concerned with與……有關;關心
concerned in牽涉到;與……有關
as/so far as...be concerned就……而言
concern n.擔心(的事)
vt.使關心;使擔憂;牽涉
concerning prep.關于
例句探源
①we were all concerned for/about his safety.
我們大家都擔心他的安全。
②(朗文p409)everyone concerned in the incident was questioned by the police.
所有與這起事件有關的人都受到了警方的盤問。
③as far as i’m concerned the whole idea is crazy.
在我看來,這一想法十分荒唐。
④(朗文p409)businesses concerned with the oil industry do not support solar energy research.
與石油工業有關的企業都不支持太陽能的研究。
⑤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health.對于污染影響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強烈。
⑥what concerns me is our lack of preparation for the change.
讓我擔心的是我們對事態的變化缺乏準備。
⑦we have several discussions concerning the matter.
關于這件事,我們已討論了好幾次。
即境活用
3.the comments which he made________marketing bothered his boss greatly.
a.being concerned
b.concerned
c.be concerned
d.concerning
解析:選d。which he made concerning marketing 是定語從句修飾先行詞the comments,引導詞在從句中作made的賓語,concerning是介詞相當于about,表示“關于”。本句意為“他就營銷所作的評論使老板深感不安。”
4.完成句子
you can tell your friend that you________________(關心)him but you have to go to school.
解析:be concerned about表示“關心,擔心”。本句意為“你可以告訴你的朋友,你很關心他,但是你不得不去上學。”
答案:are concerned about
3 complain vt.& vi. 抱怨;發牢騷;投訴,控告
(回歸課本p36)he does nothing but complain.
他只是不停地埋怨。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i’m going to complain to the manager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mp4.
我打算向經理投訴mp4的質量問題。
②they complained that the price of books had increased.
他們抱怨書價上漲了。
③the patient is making a complaint to the doctor of his bad headache.
病人正在向醫生訴說他的頭痛。
即境活用
5.he ________to me about the bad weather he had while traveling there,from which i guessed that he must have had a very unpleasant journey there.
a.complained b.pretended
c.regretted d.complaint
解析:選a。complain to sb. about sth.“關于……向某人發牢騷”。complaint是名詞。
6.完成句子
①hence they could endure the hardship________________(毫無怨言地)。
解析:本句意為“因此他們能毫無怨言地忍受痛苦。”
答案:without complaint
②s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怨)having been kept waiting for so long.
解析:本句意為“她抱怨讓她等得太久了。”
答案:complains about/of
4 cut down 砍倒,殺死,減少,縮小(尺寸,數量)
(回歸課本p31)deserts are also created because people cut down trees and dig up grass.
由于人們砍伐樹木,挖掘草地造成了土壤的沙化。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we are busy cutting trees down.
我們正在忙著砍樹。
②we are doing all we can to cut down studying time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我們正在努力縮短學習時間并提高學習效率。
③the electricity company are threatening to cut us off.
電力公司以停電威脅我們。
④i wish marie would stop cutting in on our conversation all the time.
我希望瑪麗在我們談話時別老插嘴。
⑤his mother has to cut up all his food for him.
他母親不得不為他將所有的食物切碎。
即境活用
7.the new coat looks too large on mary,so her mother had to ________.
a.cut it out b.cut it down
c.cut it off d.cut it up
解析:選a。句意:瑪麗身上的新衣服太大,所以她媽媽將其進行剪裁。cut down砍倒,削減,縮小(盡寸等);cut off剪掉,砍掉;cut up剪碎,剁碎,均不合題意。
8.i was________ in the middle of my call because i had no coins to put in the box.
a.cut off b.broken in
c.hung up d.put down
解析:選a。cut off中斷,切斷;break in闖入,打岔;hang up 掛斷電話;put down放下,鎮壓。句意:在打電話期間我的電話被切斷了,因為我沒有硬幣可投進電話機了。故a項符合。
5 be caught in 突然遭遇(風暴等)
(回歸課本p32)“to have been caught in a sandstorm was a terrible experience,”he said.
他說:“遭遇上了沙塵暴是一次可怕的經歷。”
歸納總結
catch v.抓住;患病;捕獲;(被)卡住;搭上(汽車等),當場發現,撞見,
catch sb.doing sth.抓到/看到某人正在做某事,catch up with趕上;追上,
catch one’s eye引起某人的注意,
catch hold of抓住
例句探源
①on the way home last night,they were caught in a storm.
昨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他們遭遇了暴風雨。
②(朗文p298)steph’s hair got caught in the machine,and they had to cut it.
斯蒂夫的頭發被機器夾住了,他們不得不把它剪斷。
③(朗文p297)if you get caught stealing in some countries,they cut off your hand.
在有些國家,行竊被當場抓住的話是要被剁手的。
④at the moment our technology is more advanced,but other countries are catching up with us.
目前我們的技術比較先進,不過其他國家正在追趕上來。
即境活用
9.when i opened the door,a parcel on the floor________my eye.
a.met b.caught
c.drew d.attracted
解析:選b。考查固定短語catch one’s eye 表示“引起某人的注意”。本句意為“當我打開門時,地板上的一個包裹引起了我的注意”。
10.i still remember________chess in class by my teacher about twenty years ago.
a.to be caught to play
b.being caught playing
c.catching play
d.having caught playing
解析:選b。考查remember doing sth.表示“記得做過某事”以及be caught doing sth.表示“被抓到正在做某事”的用法。本句意為“我仍然記得大約二十年前在課堂上被老師抓到下象棋的情景”。
6 take in 吸收;理解;欺騙;包含;收留
(回歸課本p35)trees take in carbon dioxide and give out oxygen.
樹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氣。
例句探源
①rainforests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world environment because they can take in heat from the sun and adjust the climate.
雨林對世界環境有巨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可以從陽光中吸收熱量,調節氣候。
②our hotel is full;we can’t take in any more guests.
我們的旅館已經客滿,不能再接待客人了。
③this book is so difficult that i can’t take in what the author means.這本書很難,我無法理解作者的意思。
④(牛津在線)don’t be taken in by his charming manner;he’s completely ruthless.
不要被他那副討人喜歡的外表所迷惑,其實他冷酷無情。
即境活用
1.don’t be________by products promising to make you lose weight quickly.
a.taken off b.taken out c.taken away d.taken in
解析:選d。句意是:不要被承諾迅速減肥的廣告產品所欺騙。take off“起飛”;take out“取出來”;take away“帶走”;take in“欺騙”。
7 look through 瀏覽,審核,徹底審查
(回歸課本p40)look through the reading passages and activities in this module.
瀏覽本單元的閱讀文章和活動。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牛津p1195)she looked through her notes before the exam.
考試前她匆匆看了一遍筆記。
②i’ve looked through all my papers but i still can’t find the contract.
我已把所有的文件檢查了一遍,但還是沒有找到那份合同。
即境活用
12.(高考湖北卷)would you please________the paper for me and see if there are any obvious mistakes?
a.look around b.look into c.look up d.look through
解析:選d。句意是:你可不可以替我瀏覽一下這篇論文,看一看是否有明顯的錯誤?此句要用look through表示“瀏覽”。look around“朝四周看”;look into“窺視;調查”;look up“查詢”。
13.________magazines to find pictures that you can stick on your poster.
a.see through b.look into c.look through d.pull through
解析:選c。句意為:翻閱雜志找找能貼在你的海報上的圖片。look through“翻閱,瀏覽”;look into“調查”;pull through“從……中恢復健康”;see through“看穿,看透”,只有c項符合句意。
句型梳理
1【教材原句】 they are often so thick that you cannot see the sun,and the wind is sometimes strong enough to move sand dunes.(p32)
沙塵暴經常是非常混濁的以至于你看不見太陽,而且風有時大得能夠刮動沙丘。
【句法分析】 so...that...“如此……以至于……”,引導結果狀語從句。
so...that和such...that引導的結果狀語從句都表示主句的動作或狀態達到一定程度而引起的結果。so是副詞,用來修飾形容詞、副詞、分詞或其他結構;such 是形容詞,用來修飾名詞或名詞短語。such 修飾單數可數名詞且名詞前有形容詞時,可用so替換such,冠詞與形容詞交換位置,構成“so+adj.+a(an)+名詞”。名詞前有many,much,few等表示數量的詞時,一般用“so...that...”句型。
so...that...和such...that...構成以下句型:
但little意為“小的”時,只能用such。為加強語氣,“so(such)...that”結構中的so或such位于句首時,主句要用部分倒裝語序。例如:
①he spoke in so low a voice that none of the people in the hall heard what he was saying.
他講話的聲音那么小,以至于大廳里的人都沒聽清他在講什么。
②it is such fine weather that we all want to go to the park.
今天天氣很好,我們都想去公園。
③he earned so little money that he couldn’t support his family.
他掙的錢很少,以至于不能養家糊口。
④so fast did he walk that none of us was his equal.
他走得如此之快以致沒人能跟上他。
⑤it is so quiet in the room that you can hear the drop of a pin.
房間里靜得連(地上)掉根針都能聽見。
即境活用
14.my suitcase became damaged on the journey home,________the lid would not stay closed.
a.so that b.in order that c.because d.now that
解析:選a。so that引導一個結果狀語從句,表示“結果蓋子扣不死了”。
15.he is________a careless boy that he has made________many mistakes in the final exams.
a.such;such b.so;such c.so;so d.such;so
解析:選d。本題考查such和so兩個詞的用法。第一空考查的是such+a+adj.+可數名詞單數+that從句,意思是“如此……以至于”;第二空考查的是so+many/few+可數名詞,意思是“如此多/少的……”。故選d。
2【教材原句】 the garbage is then taken away and, if possible,recycled.(p39)
然后垃圾被帶走,如果可能的話會進行回收利用。
【句法分析】 (1)if possible是if it is possible的省略形式。當if,when, while,until,unless,once,whether等引導的狀語從句的主語與主句的主語相同,并且從句中含有系動詞be的某種形式時,或從句的主語是it且含有be動詞時,從句中的主語及部分謂語(be動詞)可省略。
(2)if引導省略的情況有下列幾種:
if any如果有的話
if necessary如果需要的話
if so如果是這樣的話
if ever如果曾經有的話
if not 如果不這樣的話
①unless necessary,you’d better not refer to the dictionary.
你最好別查字典,除非有必要。
②i want to avoid the rush hour traffic if possible.
如果可能的話,我想避開交通高峰期。
③i think there’s a train at midday.if not you’ll have to wait till 12∶30.
我想正午會有一班火車。要是沒有,你只好等到12點半了。
④brian rarely, if ever,gets to bed before 3 a.m..
布賴恩難得在凌晨3點鐘以前上床睡覺。
⑤i don’t suppose there will be more than a dozen left,if any.
我認為即使還有的話也不會超過十二個。
即境活用
16.(高考大綱全國卷ⅱ)though________to see us,the professor gave us a warm welcome.
a.surprising b.was surprised c.surprised d.being surprised
解析:選c。句意:盡管見到我們很驚訝,教授還是熱情地歡迎了我們。though 引導讓步狀語從句,后省略了he was。surprised多指“人對某事感到驚訝”,故選c。
17.—have you got any particular plans for the coming holiday?
—yes.________,i’m going to visit some homes for the old in the city.
a.if ever b.if busy c.if anything d.if possible
解析:選d。句意:——你為即將到來的假期做了特別安排嗎?——是的。如果可能的話,我將去市里的幾家老人院看看。if ever如果,曾經,如:we see them very seldom,if ever.我們難得見到他們。if possible 如果可能的話。由句意可知d項正確。
《總復習》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等。(課本第114頁的第7、8題,練習二十五的第8、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正確地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并能正確、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權單位。
2、能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知識梳理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面積這一單元中都學到了哪些知識?你們知道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言,說一說學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教師結合學生發言,進行引導、歸納。
板書:面積與面積單位、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三、要點復習
1、面積與面積單位。
(1)什么是面積?(或你所知道的面積是什么樣的?)
學生結合具體事物(如:書面、桌面等)說明什么是面壩,然后教師出示面積概念。
幻燈出示: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物體表面"學生可以理解,對于”封閉圖形"教師可畫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如:哪些圖形可以表示面積。
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確"封閉圖形"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面積與周長的.比較。
教師取一個長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邊長。問:要求這一周的長度,是計算面積嗎?為什么?
使學生明確“封閉圖形”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簡單換算。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地積單位進率:l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3、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請學生說一說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2)面積計算。
出示圖形學生獨立計算,然后校對。
完成后,讓學生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然后提出問題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相等嗎?為什么?先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師進行分析、總結。
四、課堂活動
課本第114頁的第7、8題。
請學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結果填在表中,然后再進行測量和筆算。最后將測量并計算的結果與估算進行比較,看看誤差多少。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五第8、9題。
《總復習》教案 篇5
這部分內容結合現實的情境,通過自主觀察、比較和歸納,引導學生在眾多數學現象中體驗并發現小數的性質。例4聯系學生熟悉的“購學習用品”情境引入,激起學生進行比較的需要,再通過用不同方法對橡皮和鉛筆單價的比較,使學生初步體驗小數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試一試”則借助直尺圖使學生再次體驗小數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綜合、歸納兩組等式的特點,從而發現小數的性質。例5及相應的“試一試”則是突出小數性質內涵—— “0”在小數末尾的專項教學,同時學習應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和改寫小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通過猜想、驗證以及比較、歸納等活動,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改寫小數。
2、使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3、在活動中使學生初步感悟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同時滲透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發沖突
1、談話:數的王國里有許多神奇的現象,如不起眼的“0”,表示什么意思?(一個也沒有)別小看這個“0”,它的作用可大著呢。看,在整數5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數發生了什么變化?添上兩個0呢?(屏幕依次出示一組數:5,50,500)
我們再從右往左看,500去掉一個0,發生了什么變化?
2、引發猜想:如果在一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又會怎樣?猜猜看。(學生自由發表,可能出現兩種意見:①受整數末尾添“0”的思維定勢,認為小數大小也會隨之變化。②由錢數等生活經驗認為小數大小不變)
誰的猜想正確?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證明?(舉些例子)
[設計意圖:從對“整數末尾添上或去掉‘0’引起大小變化”的思考,進而引導學生關注小數末尾的0,引發猜想。此時的猜想是一種直覺思維,可能兩種意見誰也說服不了對方,目的在于通過沖突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實例作證,體驗小數性質的合理
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創設購物情境:兩位同學去書店購買學習用品后在交流購物情況:小明:“我買1枝鉛筆用了0.3元。”小芳:“我買1塊橡皮用了0.30元。”你從圖中能獲取哪些信息?
(2)提出問題:橡皮和鉛筆的單價相等嗎?為什么?你能想辦法證明嗎?先獨立思考,有想法后可以和同桌交流。
(3)學生活動后組織全班交流,可能出現如下的比較方法:
①用具體錢數解釋: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用圖表示:把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分別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別用0.3、0.30表示。因為陰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③結合計數單位理解:0.3是3個0.1,也就是30個0.01,所以0.3=0.30。
(4)感知與體驗:同學們想出了多種辦法都能證明0.3元=0.30元,說明這兩個小數確實相等。
教師引讀0.3元=0.30元,從左往右看,小數末尾有什么變化?小數的大小怎樣?你有了什么想法?使學生初步體驗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設計意圖:這里選取學生熟悉的購物題材作為研究對象,一方面學生憑借一定的生活經驗,能夠判斷0.3元=0.30元,“知其必然”。同時,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又能“知其所以然”,運用多種方法自主驗證0.3元=0.30元。在此基礎上通過引讀體驗,使學生初步感悟小數末尾添0與小數大小的關系。]
2、試一試,加深體驗
談話:看來剛才的猜想二有些道理。當然,僅僅用一個例子證明是不夠的,還得找些其他例子進一步研究,看看這是否是普遍的規律。
(1)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學生尺,你能比較出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嗎?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部分學生可能有困難,隨后出示書上填空,看圖填一填,再比較。
(2)交流比較方法: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可能出現如下的方法:①結合直尺圖說明:由100毫米=10厘米=1分米,得到0.100米=0.10米=0.1米。你還能用其它方法來證明嗎?②用計數單位說明。0.100是100個0.001,就是10個0.01,也就是1個0.1。
(3)感知與體驗:教師引讀:0.100米=0.10米=0.1米,小數是相等的。從左往右看,小數末尾怎樣變化,小數大小也不變?
使學生初步體驗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設計意圖:“為什么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個0、兩個0,小數依然相等?”這是學生思維受阻、理解較為困難的地方。借助直觀的直尺和小數計數單位等相關已有經驗,學生能發現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間的關系,這就為小數性質合理性的體驗提供了另一素材。通過引讀使學生體驗小數末尾去掉0和小數大小的關系。這就為下一環節的總結概括作了必要的認知準備。]
3、總結體驗,概括表達
上面的兩個例子,小數大小都沒變。從左往右看,小數在怎樣的情況下,大小是不變的?把你的想法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小組交流后組織全班交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兩次的發現用一句話概括: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的性質。
剛才我們是從左往右觀察,得到了小數的性質。那么從右往左看,你又能發現什么?
4、突出“末尾”,體驗內涵
牛奶 2.80元
面包 4.00元
汽水 3.05元
火腿腸 0.65元
(1) 小強去超市購買了一些物品,得到一張購物單(出示例5):
合計 10.50元
請你幫他找一找:這些物品的價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
在書上填一填。
學生完成后進行全班交流:
①2.80元=2.8元。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想法一:根據小數的性質,直接去掉末尾的“0”。
得到2.80元=2.8元。你還能用其它方法證明嗎?
想法二:2.80元是2元8角,2.8元也是2元8角。
想法三:2.80是2個一和8個十分之一,2.8也是2個一和8個十分之一。
談話:根據想法二和想法三,都證明了2.80元末尾的“0” 能去掉,看來小數的性質確實是合理的。
②3.05元中的“0”能去掉嗎?為什么?可以結合具體數量解釋:3.05元是3元零5分,如果去掉“0”,3.5元是3元5角,兩者不等。也可以結合計數單位解釋。
由此看來,小數中的“0”是否都可以去掉?只有小數哪里的“0”才可以去掉?(只有去掉小數末尾的“0”,小數的大小才不變。)
(2)口答練習六第1題:下面各數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為什么?
[設計意圖:在知識的獲得上,學生最相信的是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親身經歷與體驗。小數的性質實質上是說明小數在什么情況下是相等的,學生在例題以及試一試的多個數學現象中已經有了一定的體驗及發現。然而,添上或者去掉的“0”應在小數的“末尾”,這種體驗尚未深刻。因此,這一層次通過突破重點與難點的專項教學——辨析具體實例中哪些“0”可以去掉,旨在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小數性質內涵——突出小數“末尾”。]
三、解決問題,體驗小數性質的應用
1、小數的化簡
根據小數的性質, 2.80元就等于2.8元,所以我們通常可以去掉小數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化簡下面的小數:0.400 0.080 1.750 29.00
學生獨立思考,口答。提問:化簡0.080,“0”都能去掉嗎?
2、小數的改寫
試一試: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寫成三位小數。0.4 3.16 10
學生獨立思考,在書上填空。
完成后交流結果,并提問:改寫這三個數時應用了什么知識?為什么給三個數添上的“0”的個數不同? “10”是整數,怎樣把它改寫成大小不變的三位小數?
小結:去掉小數末尾的“0”化簡小數,或者在小數末尾添上“0”增加小數部分的位數,這些都是應用小數的性質,在不改變小數大小的前提下進行的。
如果把整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必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0。
四、鞏固應用,深化小數性質的體驗
1、完成練一練第1題。觀察數軸圖,照樣子在方框里填上合適的小數。
完成后觀察每組中的兩個數,你有什么發現?
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組里的兩個數對應于數軸上的同一個點,說明小數的性質確實是存在的。0.1=0.10,數軸上這個點還可以用哪些小數來表示?
2、完成練一練第2題。先涂色表示各小數,再比一比。
交流時結合涂色部分說說涂色時的感受:為什么0.6和0.60的大小相同,而0.6和0.06的大小不等?
教師就圖小結: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在小數末尾,不會改變原來數的大小;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不是在小數末尾,小數的大小隨之發生變化。
[設計意圖:這兩題都是數形結合,借助直觀的數軸圖使學生清晰地看到兩個數對應于數軸上的同一個點,通過正方形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較又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添上或去掉的“0”必須在小數末尾,突出了小數性質的內涵。直觀的形能幫助學生體驗、理解抽象的數。]
3、完成練習六第2題。學生練習后提問:為什么不把0.018和0.180連起來?
4、完成練習六第4題。學生獨立改寫。
交流時重點指導0.5400,80的改寫方法。使學生認識到:應用小數的性質改寫小數,有的需要去掉小數末尾“0”,也有的需要在末尾添“0”增加小數部分的位數。
5、完成練習六第5題。
提問: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小數末尾添上0的數?(商場的標價上)
學生獨立改寫后交流。
談話:用“元”作單位表示錢數時,因為人民幣“元”后面還有“角”、“分”,所以錢數一般改寫成兩位小數。比較一下,用“元”作單位改寫成兩位小數后有什么感覺?(這樣寫,不但沒有改變小數的大小,而且讓顧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幾元幾角幾分。)
五、總結延伸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大家分享?我們是怎么探索小數的性質的?通過對整數末尾0的變化的研究,我們提出了小數末尾0變化引起變化的猜想,并通過生活的實例發現了小數性質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過在小數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們就給一個小數找到了許多大小不變的朋友。其實,數學王國里有許多奇妙的現象,等著我們不斷去探索、發現。
《總復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2。 抓住重點詩句,體會游子望月懷人的思親之情,并能找出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
3。學會借景抒情類詩歌的分析方法。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2。學會借景抒情類詩歌的分析方法,體會游子望月懷人的思親之情。
教學難點
學會借景抒情類詩歌的分析方法,體會游子望月懷人的思親之情。
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師生共同披文入境,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引導學生把情感體驗充分表現出來。
學生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 了解作者
唐代王建,與當時的著名詩人張籍齊名,兩人創作詩歌的風格相似,并稱“張王樂府”,后人稱為“張籍王建體”。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一首王建的詩句《十五夜望月》。下面,請全班同學一起朗讀一下這首詩,朗讀時記得把作者和朝代加上。(板書:十五夜望月 王建)
二、讀出“望”之畫面美(板書:畫面美)
八月十五的夜晚,詩人望月,望到了哪些景象呢?
1.“白”
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月光如水、澄澈透明、清冷之感,使人不由會聯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讓人仿佛置身于靜謐清美的意境之中。
我們仿佛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樣傾瀉下來,地上仿佛滿浸著清澈透明的水,樹的影子照在地上,隨風婆娑,仿佛是水草在搖曳。(板書:白)
2.“棲”
正常的語序應該是“鴉棲樹”,但為了押韻,詩人調整了語序。
主要應該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周邦彥《蝶戀花》詞有句“月皎驚烏棲不定”,也就是寫這種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卻完全可能憑聽覺感受出來。
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我們仿佛聽到烏鴉等小鳥一開始被明亮的月色所驚動,撲楞楞地展翅欲飛,聲音喧鬧,逐漸聲音低落下來,最后終于沒有聲音。
“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煉,既從側面寫了月色之皎潔明亮,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板書:棲)
3.“濕”
夜已深,露水重,庭院中的桂花濕潤了。突出桂花在露水中已浸潤之久,也表明露水輕盈無跡。
我們仿佛聞到庭院中彌漫的桂花的清香味道。“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飄”,傳說人間的桂花樹是廣寒宮里那棵桂花樹的種子落到人間后生長出來的。那么人間的桂花香了,廣寒宮里的桂花也應該香了吧。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帶給讀者的是十分豐富美妙的聯想。(板書:濕)
4.詩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無聲,望出桂香飄逸,望出天上人間。畫面有聲有色有味,清美靜謐,清雅雋永。
三、讀出“望”之情感美(板書:情感美)
月出東山,詩人在望,烏鴉入睡,詩人還在望,桂花濕潤,詩人仍在望。從這個“望”中你能讀出詩人什么情感嗎?
“秋思”,秋天的情思。說得很含蓄,點而不露。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
“相思阻音息,結夢感離居。”
秋思:秋天,天氣轉涼,大雁南飛,花木凋零,萬物蕭條,身處在異鄉的游子感受到這一切,感慨一年又匆匆流逝,而自己仍在漂泊,仍不能與家人團聚。這首詩中,夜深露重,詩人卻久久不肯睡覺,從這個“望”中你能感受到詩人怎么的心情?
秋思,秋天思念親人的孤寂傷感之情。(板書:秋思)
四、讀出“望”之表達美。(板書:表達美)
但我們從詩句中能直接讀出詩人這種懷人的愁緒嗎?沒有,詩人表達得很含蓄很美。
1.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兩句的意思。
今夜,中秋的晚上,月亮這么明亮,所有的人都在看月,賞月,不知道這懷人的愁緒會落到哪一家。
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家里的人思念在外的親人,這濃濃的愁思啊,到底會落到哪一家呢。
言外之意:再怎么落,難道還有我的愁思深嗎?
不直接抒發自己的懷人愁思,而是用委婉的疑問語氣,使自己的情感表達更蘊藉深沉。
這種表達情感表達方法含蓄雋永,耐人尋味。這叫間接抒情。(板書:間接抒情)
也有一種情感表達方法,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叫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兩種情感表達方法各有好處。
2.“落”
詩句中還有一個動詞,用得不同凡響,新穎別致,讓人眼睛一亮。這個詞語能否換成“在”?
“落”:理解詞語先思考什么意思,再聯系詩句意思,品味詞語在詩句中的具體意思,并與平常的用法作比較看好在哪里。
運用擬人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給人以動的形象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起灑落人間,用得不同凡響,新穎別致。(板書:擬人)
五、讀出“望月”之情結美
1. 按老師的要求說出詩中的詞語或詩句。
直接表達月光如水,澄澈透明;從聲音這個角度側面表現中秋夜晚之寧靜;突出詩人望月之久,表現孤寂之情;用委婉的疑問語氣含蓄表達自己愁思之深。
2. 事實上,月亮在中國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國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麗的。看到月亮,有許多美妙的感受、聯想就會自然而然涌上心頭。淡淡的月光,濃濃的情愫,無論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它,依舊恒懸于黑幕上,照在所有愛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一種淡泊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種鄉愁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成就了一種惆悵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成就了一種傷情叫“楊柳岸,曉風殘月”,成就了一種安慰叫“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種祝福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們寄情于月,月亮,也就承載著人世間種種情思,如詩一樣,懸掛在天空之上,懸掛在古人與我們之間,也懸掛在你我之間。
3. 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月亮的詩句,注意寫出作者及作品名。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李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夜憶舍弟》(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望月懷遠》(張九齡)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霜月》(李商隱)
六、板書設計
十五夜望月
王建
畫面美:白 棲 濕 情感美:秋思
表達美:間接抒情 擬人 情結美:望月
《總復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帶小括號四則混合運算式題;2、復習運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和一些簡算方法進;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過程:;一、口算;2500÷5000×250100÷2558÷29;1、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教案(8課時)
第 一 課 時
復習內容: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帶小括號四則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帶小括號.
2、復習運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和一些簡算方法進行簡便運算。
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口算
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
1、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同桌互說再集體反饋 )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2、說一說四則運算的計算順序是什么?
二、組織練習
1、改錯先說說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該如何訂正?
235+5×(200-100÷25) 5×(12-12+12+12)
=240×(100÷25) =5×(0+12)
=240′×4 =5×12
=960 =60
2、說說運算順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3、小結:四則運算順序
三、復習加法、乘法的運算定律
1、引導學生用文字總結并用字母歸納(板書:用字母表示各個運算定律)
2、課堂練習
(1)計算并運用運算定律驗算
578+3864= 178×26=
(2)簡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運算定律)
25×12 514-389-111 87×201 125×88
66×99 25×47×40 98×27
23×37+27×37 28×3+28×5+2×28
(3)應用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請個別同學上臺板演,全班訂正,重點說說運用什么運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A、一個水池的長是98米,寬是27米,水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課本費37元,一共要交多少錢?
四、總結
五、作業:計算下面各題,怎樣計算簡便就怎樣算
75×99+75 103×85 125×72 86×201
41×25-25 99×36 25×32×40 47×63+37×47
第二 課 時
復習內容: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二)
教復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確計算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并能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2、進一步提高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靈活應用簡便方法進行簡便計算。
3、通過知識的梳理,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請運算順序及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對一些易混題能準確辨析并靈活應用所學的簡便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小卡片,小黑板
復習過程:
一、復習混合運算:
1、過關箱抽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2、分類歸納運算順序
沒有括號,先乘除后加減
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
3、拓展箱抽1題(拓展在哪一個方面?)
4、獨立完成( 給分步式整理成綜合式)
20×5=100 70-30=40 477-27=450
150-100=50 15×40=600 450÷9=50
50+25=75 27+600=627 4500÷50=90
5、 按照指定的運算順序,給下面的式子添上括號。
(1)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乘:360÷10+2×5
(2)先算除,再算加,最后算乘:360÷10+2×5
(3)先算加,再算乘,最后算除:360÷10+2×5
二、復習簡便計算:
1、過關箱抽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2、分類交流,復習各種運算律和簡便方法,以及字母表示法。
3、歸納板書: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的性質:a÷b÷c=a÷(b×c) 減 法 性 質:a-b-c=a-(b+c)
4、分組練習:比較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加深對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25×28 25×28
=25×(4×7) =25×(20+8)
=(25×4)×7 =25×20+25×8
=100×7 +200
=700 =700
5、拓展箱抽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6、交流反饋
98×18+36 37×56+43×37+37
45+54+63+72+81 321×4+963×3-642×2
三、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例題:校園里有38棵松樹,楊樹的棵樹是松樹的2倍,柏樹的棵樹比楊樹的棵數少24棵。校園里有柏樹多少棵?
(1)觀察圖意,學生獨立解決書上的問題
(2)討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2、出示例題:學校舞蹈隊購買了23套服裝,每件上衣84元,每條褲子66元。學校舞蹈隊買服裝共花多少元?(用兩種方法解答)
(1)學生讀題并獨立列式解答
(2)學生交流說說思考的過程。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簡便計算
298+135+102 372-72-28 88×25 56×125
125×13×8 99×23+23 270000÷(125×3) 25×32×125
第三課 時
復習內容:位置與方向(練習卷)
復習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能夠準確描述。
3、能準確的量出物體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確畫出路線圖
復習過程:
一、復習方位圖:
幻燈片顯示方位圖,并標有角度。讓學生根據圖說一說各個地點距離學校的位置。(此題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看圖說位置,并正確說明是在哪個方向偏幾度)結合練習卷,做練習題1
二、復習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1、結合練習卷,做練習題(注意:量角器的正確使用,并注意一段線段表示實際距離多少。
2、鞏固練習:測一測
三、算平均距離、平均速度( 讓學生說一說方法,再做一做練習)
四、畫路線圖
1、注意:在描繪路線圖的時候要注意確立坐標,并且坐標不止一個,走到哪就要在那個地點確立目標,并且在每個坐標里要找對方向
2、幻燈顯示:
例:沙漠驅車越野:繪制簡單路線圖
根據所給信息畫出越野路線
(1)在起點的東偏北40°方向距離350千米的地方是點1
(2)2在點1的西偏北25°方向距離200千米的地方是點2
(3)終點在點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離它300千米的地方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
第 四課 時
復習內容:小數的讀法和寫法(一)
復習目標:
1、讓學生回憶、掌握小數的相關知識(小數數位順序表、小數意義、讀法、寫法、改寫、化簡)
2、對小數的相關知識有個清楚且有條理的歸納,使知識能科學、合理的總結歸納、吸收。
《總復習》教案 篇8
復習內容:
P122頁綜合練習5——11題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正確解答有關分數加減法的應用題。能熟練進行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及簡便運算。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歸納概括能力,使數學知識系統化。培養學生認真踏實的復習態度。
復習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運算,并能進行簡算。
復習難點:
進行簡算。
復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復習過程:
一、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
1、說說下列算式表示的意義。
7/8—3/8 7/13+7/13 1-2/7
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2、算P122頁的.第5題。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各應注意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集體講評。
3、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要約分,是假分數要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法則計算。如果被減數的分數部分不夠減,退1化成假分數再減。
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1、說一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規定的,再計算下面的練習:
1/15+4/15+7/15 1-2/9-5/9 5/6-(1/2-1/3)
2、小結: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內的運算。
三、用簡便方法計算
1、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7/8+5/12+1/8 11/12-(1/12+1/6)
2、師生共同小結: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在計算中要注意應用,提高計算技巧,做到正確、合理、靈活、迅速獨
立練習后指名反饋,說說你是怎樣看出能簡便計算的。
3、解方程:X+1/6=3/4 X-7/15=2/5
四、教師小結: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
1、基礎作業:教材122頁7、8題
2、拓展作業:同步練習的部分
《總復習》教案 篇9
近義詞選用
近義詞辨析是近年命題的一個熱點,也是一個難點。近義詞涉及的范圍很廣、數量較大,首先需要辨別詞語的確切含義,把握其使用對象與范圍、情感色彩、固定搭配、語法功能等。
辨析詞語的語境義更是考查的難點所在。
●難點磁場
[試題1](★★★★)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這粒鈕扣在草叢中被偵察人員 發現,為偵破這個案件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②這種航天器進入太空軌道后,便自動開始工作,可以 到來自各方面的信息。
③看來,這個經歷了八百年風雨 的古塔,究竟還能保存多久,實在難以預料。
④祖沖之經過認真的實際 ,敢于懷疑前人的學說,敢于推翻前人的錯誤結論。
a.偶然 搜集 腐蝕 考查 b.偶然 搜集 侵蝕 考核
c.偶爾 收集 侵蝕 考查 d.偶爾 收集 腐蝕 考核
[試題2](★★★★)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這位發言人 指出,美方對這次撞擊事件必須承擔全部責任,向中國人民做出交代,并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②盡管這只是一次 ,但民警與保安的迅速出擊,表明本市第一個進入校園的電子保安報警系統已經成功地開通了。
③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歷史的認識偏離事實。
a.莊重 演練 引導 b.鄭重 演示 引導
c.莊重 演示 導致 d.鄭重 演練 導致
●案例探究
[案例1](★★★★)(XX年北京高考試題)
依次在橫線處填上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長江流域,無疑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 之一。考古發現 ,舊石器晚期時代處于長江上游今云南境內的元謀人,與黃河流域今陜西境內的藍田人 。這個結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a.發源地 表明 共存 b.發祥地 證明 并存
c.發源地 證明 并存 d.發祥地 表明 共存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在語境中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托:基本詞語知識等。
解析:發源地,河流開始流出的地方;發祥地,原指帝王祖先興起的地方,現用來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表明,表示清楚;證明,用可靠的材料來表明斷定人或事物的真實性。并存,同時存在;共存,共同存在。
答案:b
錯解分析:錯選c,沒有準確理解“發祥地”的含義。
方法技巧:對此類試題而言,首先要了解詞語本身的含義;其次辨別詞語的語境義。比較分析法也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案例2](★★★★★)(XX年春季高考試題)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在封建時代用于科舉考試。它必須“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須遵守一些死板的 。19xx年,清朝政府宣布廢止科舉考試制度,八股文隨之失去了它的實際效用;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它作為封建舊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嚴厲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成了無人肯說的 話題。
a.限定 抨擊 生僻 b.限制 批評 生僻
c.限制 批評 冷僻 d.限定 抨擊 冷僻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在語境中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托:基本詞語知識,有關文化常識等。
解析:限定,在數量、范圍等方面加以規定;限制,規定的范圍,或規定范圍而不許超出。抨擊,用評論來攻擊某人或某種言論、行動;批評,指出優點和缺點,或專指對缺點或錯誤提出意見。生僻,不常見的,或不熟悉的(詞語、文字、書籍等);冷僻,不常見的(字、名稱、典故、書籍等)。
答案:d
錯解分析:錯選a,未能準確把握“生僻”與“冷僻”詞義的輕重。
方法技巧:此題可能最易確定的是選“抨擊”,這樣即可排除選用“批評”的b、c兩項。再通過比較分析,即可確定答案。
●錦囊妙計
1.辨析詞語的確切含義
有些詞語看起來意思比較接近,但其所表達的內容常有細微的差別,因此一定要理解詞語的確切含義,比較其異同,這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如:我國大型深水港——山東石臼港的建設進展順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計劃的90%。“至”與“止”是應用于不同的語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與“已完成年施工計劃的90%”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個具體時候,與建設尚未最后完工的語境相符。
2.辨析詞義的輕重
有些近義詞表達的內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現程度上卻有輕重、深淺的不同。例如“損壞”“毀壞”“破壞”都表示因某一動作行為而造成傷害,但“損壞”的語意要輕、程度要小,而“毀壞”“破壞”則層層升級,程度加重。“他損壞了公物”“他毀壞了公物”“他破壞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顯的區別。再如,“他門門功課在班里名列前茅,還發表了幾首小詩,可見文學造詣很深”,這句中“造詣”一詞使用不當。
3.辨析詞語的適用對象和范圍
如“愛戴”用于對上(周總理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愛護”用于對下(老師愛護學生)。又如“邊疆”和“邊境”,前者指靠近國界的領土,范圍較大,而后者指靠近邊界的地方,所指范圍較小。
4.辨析詞語的不同搭配
有些詞語在使用時一般有比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交換”用于具體的、范圍小的事物(交換禮物或意見),“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圍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經驗)。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夠”的意思,但一般來講,“充足”多與自然界或物質方面的比較具體的東西搭配(陽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與比較抽象的事物搭配(條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與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體力充沛)。
5.辨析詞語的語法功能
有的詞雖屬近義詞,但詞性不同,其語法功能自然不同。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變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詞,除作狀語外,還可作定語和謂語(突然事變,情況很突然);后者是副詞,只能作狀語(她猛然轉過頭來)。
6.辨析詞語的感情色彩
從感情色彩的角度來說,詞語可分為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在使用時,應辨析其感情色彩。如“愛護”,指愛惜并保護,褒義詞;“庇護”指袒護,貶義詞;“保護”指盡力照顧,使不受損害,中性詞。再如,說某人辦事“果斷”,是褒獎;用“武斷”一詞,則含有貶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決斷”一詞基本上屬中性詞。
7.辨析詞語的語體風格
如:口語與書面語的區別,說明文體與文學作品用語的區別,新聞語體與一般書面用語的區別等。
8.辨析詞語的語境義
詞語的語境義比較靈活,它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所產生的特定意義或臨時意義。它常常要根據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對象、人物關系、情感氛圍等多種因素來考慮,而不能簡單看其字面用語。
①把握具體的環境氣氛。如兩個人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邊一個人嘆息說:“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那么,結合當時的氛圍,自然能聽出這話中的特定含義,即:太無聊了,太乏味了。
②注意特定情景或處境。如:“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誰煎的?”(《雷雨》)這兒的“苦”并非僅指“藥”苦,而是指“日子過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處境,就很難理解到這層意思。
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寫到那些不爭氣的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摘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標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態美麗。魯迅先生是用辛辣筆法諷刺了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紈绔子弟。
●殲滅難點訓練
1.(★★★★)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25XX年前的孔子,曾對著 的江水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門檻,我們更深切地領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②營房各處 的燈火,歡騰熱鬧的情景,使他又激動起來,回想起白天參加國慶大典的場面。
③魯迅的作品,即使是純屬個人生活的回憶,也總能使我們有樂觀、清醒的感覺,得到深刻的 。
a.流逝 閃爍 啟發 b.流逝 閃耀 啟示
c.流瀉 閃爍 啟示 d.流瀉 閃耀 啟發
2.(★★★★★)各句中畫線處依次應填入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作者多年 的質樸純美的情和愛,汩汩地從筆端 出來,與崇高寬闊的胸懷相 ,充滿了純樸的人情美。
a.積淀 流淌 契合 b.積聚 流淌 吻合
c.積淀 流露 吻合 d.積聚 流露 契合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詞語是( )
①葉老同尊重許多老者一樣尊重我,凡是他認為可取的地方都一一采納,并且還露出
了 的神情。
②在烏蘭木倫河等河谷, 在岸邊的一條條煤層呈現在我們眼前。
③北京的圓明園,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 了一百五十多年,薈萃了中外盛景,被譽為“萬園之園”。
④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古代神話是極為豐富的,可惜由于各種原因, 者多,傳世者少,沒有大本的專著,只是在先秦和漢魏人的著述中,還保存下來一部分。
a.贊許 裸露 營造 湮滅 b.稱贊 外露 修建 消滅
c.佩服 暴露 營建 消滅 d.贊嘆 顯露 興建 消滅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視生活情趣,講究生活質量,體現了一種現代的生活 和消費時尚。
②經過世代的篩選, 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陸珍奇,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③每當吟誦起宋代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談風”的詩句,心中的就泛起一種 的感覺。
a.理念 流傳 冷清 b.理想 流傳 清冷
c.理想 留傳 冷清 d.理念 留傳 清冷
5.(★★★★★)依次填入下列各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對于這種行為,我們每個領導都應該大膽 ,不能袖手旁觀。
②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同志,不幸于1928年 。
③可持續性發展作為一種理論和戰略,是國際社會對工業文明和現代化道路深
刻 的產物。
④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培養出一大批對祖國做出 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a.干預 遇難 反省 特殊 b.干涉 罹難 反省 特出
c.干涉 遇難 反思 特殊 d.干預 罹難 反思 特出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這次“三講”活動,群眾反映李翔為官不 ,反而被提拔,意見很大。
②體檢醫生說張齊賢 不齊,但不算什么大毛病。
③王猛 退出決賽,卻暗地里拼命練習,以圖戰勝對方。
a.廉政 心率 揚言 b.廉正 心律 佯言
c.廉正 心率 佯言 d.廉政 心律 揚言
7.(★★★★)依次填入下面語段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亞洲危機的爆發深刻暴露了亞洲各國在協調經濟政策、共同 危機方面的蒼白無力。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正是由于亞洲各國存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的差異性、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種強有力的 力量,才使亞洲各國在金融危機中吃盡苦頭,元氣大傷。因此,地區合作、 和大量的雙邊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防御 整合 溝通 b.防御 整治 勾通
c.抵御 整治 溝通 d.抵御 整合 勾通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那些把德國隊在本屆歐錦賽中的失利完全歸咎于里貝克的觀點是有失 的。
②他的演唱技巧,經過長期的 ,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③由于天線出了故障,電視機熒光屏上的 不太清楚了。
a.公允 磨練 圖形 b.公正 錘煉 圖形
c.公正 磨練 圖像 d.公允 錘煉 圖像
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b[偶爾:有不經常的意思,用在①句中不當。航天器是高科技產物,“搜集”信息更能體現其價值。腐蝕:一般指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遭到消損、破壞,也比喻人在壞的思想、行為等因素下逐漸變質、墮落;對于“古塔”而言,它主要受到風雨的“侵蝕”。考查:指用一定的標準檢查和衡量(行為、能力等),不合④句的意境。]
2.d[莊重:多指態度(言語、舉止)不隨意、不輕浮;鄭重:指嚴肅認真。從語句的環境來講,“莊重”不合語意,且修飾“指出”不當。演示:利用圖表、實物或實驗,把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顯示出來,使人有所認識或理解;演練:指訓練演習,與句意及情景相符。引導:指帶領,多含積極的因素;導致,指引起某一結果,且多指引起不好的結果或錯誤,含消極因素,與第③句句意相一致。]
殲滅難點訓練
1.b[流逝:時間悄悄逝去;流瀉:指光線,液體迅速流出,射出。閃爍:光亮晃動不定,忽明忽暗;閃耀,有耀眼之意。啟發,有開導其心引起聯想之意;啟示,有使之有所領悟之意,當用后者。]
2.a[積淀:積累和沉淀;積聚:積累。流露:意思或感情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流淌:液體流動。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
3.a[①句結合人物身份關系,葉老不可能“佩服”我,“贊嘆”也過分了,“稱贊”也不合人物身份。②句中對于露天煤礦,“裸露”最恰當。③句中“營造”突出了在此園上花費的人力物力,以及跨時間之長。④句“消滅”明顯不當。從做題技巧來說,此題可重點分析①或④句,然后用排除法即可。]
4.d[“理念”通常指思想,也指表象或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理想”可指對未來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流傳”的意思是“傳下來或傳播開”,其對象多是故事、消息等,且途徑以口頭的語言、書面的文字等為主;“留傳”的意思是“遺留下來傳給后代”,所“留傳”的對象多是具體的物品。根據語境,句②中應填“留傳”。“冷清”的意思是“冷靜而凄涼”,強調很不熱烈、很不熱鬧,蕭索而凄涼。“清冷”的意思是“涼爽而略帶寒意”。根據語境,句③中應填“清冷”。]
5.d[干涉:過問或制止(多指不該管硬管)。罹難:被害。反省:有“悔悟”義。特出:特別出眾,格外突出。]
6.b[“廉政”:名詞,不能與“不”直接構成偏正關系,且意義不符;“廉正”:廉潔正直,形容品質,形容詞。“心率”:心臟搏動的頻率,不能說“不齊”;“心律”:心臟搏動的節律,符合語境。“佯言”:假裝說,說假話,符合語境。]
7.a[“抵御”著重于抵抗,“防御”著重于防備。此句重點強調的是防備、阻止危機的發生,所以應用“防御”。整合,著重于幾種關系的調整、組合;整治,著重于整理、修理。溝通:使兩方能通連,如思想、文化、大橋等。勾通:暗中串通、勾結,有貶義。“地區合作”“雙邊援助”應用“溝通”。]
8.d[公允:公平恰當;公正:公平正直,無偏私。磨練:人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礪;錘煉:比喻經過刻苦鉆研使藝術精湛、純熟。圖形:側重于表示紙上或平面上畫出來的物體的形象;圖像:側重于表示經過設置印刷出來的形象。]
《總復習》教案 篇10
XX屆高考英語一輪單元總復習講義精品薈萃外研版必修二module 4
知識詳解
① observe vt .& vi. 觀察,注意到;遵守(法律、習俗等);
慶祝(節日等);評論,評述
(回歸課本p33)qi baishi observed the world of nature very carefully,and his paintings are special because of this.
齊白石對自然界觀察得很仔細,他的畫因此而別具特色。
【歸納總結】
①he observed that the key was missing the moment he got home.
他一到家就發現鑰匙不見了。
②ben knew that someone had observed him meeting ryan.
本知道有人看到他和瑞安見面了。
③does everyone observe the speed limit in your country?
在你們國家是否人人都遵守限制車速的規定?
④she observed that the journey was long and tiring.
她說這次旅行又長又累。
【例句探源】
1.though having lived abroad for years,many chinese still ________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a.perform b.possess
c.observe d.support
解析:選c。observe在此句中意為“遵守”。perform履行,執行,表演;possess占有,擁有,擺布,支配;support支持,支援。
2.完成句子
every one is expected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人應該遵守交通規則。
答案:observe the traffic rules
【即境活用】
② adopt vt. 采納,采用;收養
(回歸課本p32)a style of painting adopted by a group of artists
一種被一群藝術家所采用的繪畫風格
【歸納總結】
①having no children of their own, they decided to adopt an orphan.因為他們沒有親生兒女,所以決定領養一個孤兒。
②many of the suggestions were quickly adopted.
許多建議很快就被采納了。
③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several noise control plans...中國政府已正式通過幾條噪音控制方案……
【例句探源】
【易混辨析】
adopt,adapt
(1)adopt表示“采納(意見/計劃/方法);采用;收養”等。
(2)adapt表示“適應”時常用adapt oneself to,表示“修改(為……之用)”時常用adapt+n.+for use。
①the children are finding it hard to adapt to their new school.
②we’d like to adopt your idea.
3.(高考浙江卷)the good thing about children is that they________very easily to new environments.
a.adapt b.appeal
c.attach d.apply
解析:選a。考查短語辨析。句意:關于孩子們,好的一點是他們很容易適應新環境。adapt to表示“使適應于”;appeal to表示“對……有吸引力”;attach to表示“(使)相關”;apply to則表示“運用,適用于”。根據語意,故選a項。
【即境活用】
4.完成句子
our school h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學校采用了一個新的教學方法。
答案:adopted a new method of teaching
③ stand v. 站立;忍受;承擔
n. 看臺;攤子;立場
(回歸課本p33)but i can’t stand that picture of a goldenhaired girl.
但我受不了那幅金發女孩兒的畫。
【歸納總結】
can’t stand sb./sth.不能忍受某人/物
can’t stand(sb./sth.)doing sth.不能忍受(某人/物)做……
stand by袖手旁觀;支持(某人)
stand for代表
stand out顯眼;突出
stand on one’s hands/head倒立
stand on one’s feet獨立
①i can’t stand listening to songs like that.
我受不了那樣的音樂。
②i can’t stand people interrupting me all the time.
我不能容忍老有人打岔。
③i can’t stand my little brother because he is too noisy.
我不能忍受我的小弟因為他太吵了。
④a teacher can’t stand being cheated by his students.
老師不能忍受被學生欺騙。
【例句探源】
【即境活用】
5. modern plastics can________very high and very low temperatures.
a.stand b.hold c.carry d.support
解析:選a。stand在句中表示能夠承受很高和很低的溫度。
6.i can’t stand________with jane in the same office.
she just refuses________talking while she works.
a.working;stopping b.to work;stopping
c.working;to stop d.to work;to stop
解析:選c。stand 后跟v.ing 形式refuse后跟to do 形式。
④ reality n. 真實;現實;逼真
(回歸課本p33)xu beihong believed that artists should show reality,but not just imitate it.
徐悲鴻認為藝術家應該表現現實,不只是模仿。
【歸納總結】
①in reality ,my grandfather can no longer walk...
事實上,我爺爺已經不能走路了……
②i realised that he needed help at that time.
我了解到他當時需要幫助。
③she finally realised her ambition to see the great wall.
她最終實現了游覽長城的愿望。
④this book gives a realistic description of the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in beijing.
這本書真實地描述普通北京人的生活。
【例句探源】
7.the________of the situation is that unless we find some new funding soon,the training centre will have to close.
a.reality b.cause c.reason d.result
解析:選a。句意“現實情況是,如果我們不能很快找到新的資金,培訓中心就不得不關閉。”
8.完成句子
she says she’s poor but_____________she has a lot of money.
她說她很窮,但事實上她很有錢。
答案:in reality
【即境活用】
⑤ put off 推遲;延期
(回歸課本p35)she put off completing the picture,because she didn’t like it.
她把完成這幅畫的時間推遲了,因為她不喜歡這幅畫。
put aside撇開,置之不理;節省,儲蓄,儲存
put away放好(某物),儲存
put back推遲,延遲;使(人或物)回到(以前的位置或狀態)
put down寫下,記下;擊敗;批評
put forward提出;推薦某人
put on穿上,戴上;演出
put out熄滅,撲滅;生產,制造
put up with忍受,忍耐
【歸納總結】
【例句探源】
①don’t put off until tomorrow what can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畢。
②we’ll have to put off going on vacation until you’re better.
我們得把休假日期推遲,直到你好些為止。
③(朗文p1661)i just don’t have the money right now—i’ll have to put him off for another week.
我現在沒錢——我不得不讓他再等一周。
9.用適當的介詞或副詞填空
(1)here’s my address-put it ________ in case you forget it.
(2)a new theory was put ________ at the meeting.
(3)kids,let’s put your toys ________ and go out for lunch.
(4)there are many inconveniences that you have to put up ________when you are away from home.
(5)he has put ________ a lot of money.
答案:(1)down (2)forward (3)away (4)with
(5)aside
【即境活用】
10.(高考大綱全國卷ⅱ)my mother opened the drawer to__________the knives and spoons.
a.put away b.put up
c.put on d.put together
解析:選a。句意:媽媽打開抽屜把刀和勺子收好。本題考查動詞詞組辨析。put away(使用完畢)將某物收起或放進抽屜、箱子里;put up 舉起,建造、搭起,張貼等;put on 穿上、戴上(衣帽),演出(戲劇);put together合計,合起來,組裝。根據句意,a項正確。
⑥ take turns 輪流
(回歸課本p37) take turns to ask your questions.輪流問問題。
it’s one’s turn to do sth.輪到某人做某事
by turns輪流
a hand’s turn舉手之勞
in turn反過來;依次
in one’s turn輪到……
【歸納總結】
① they took turns at driving/to drive the car.
他們輪流開車。
②the students filled in the form in turn.
學生們依次填表。
③you mustn’t speak out of your turn.
未輪到你時,不要發言。
④it’s your turn to do the cleaning.輪到你掃除了。
【例句探源】
11.in winter people burn a lot of coal to warm themselves,and this__________causes pollution and global warming.
a.in turn b.in all
c.take turns d.by turn
解析:選a。“冬天人們燒煤取暖,這樣反過來又造成了環境污染和全球變暖。”
【即境活用】
句型梳理
① 【教材原句】 this is a painting by the spanish artist,pablo picasso,considered to be the greatest western artis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p33)
這是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加索的一幅油畫,他被認為是20世紀西方最偉大的藝術家。
【句法分析】 considered to be the greatest western artis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是過去分詞短語作后置定語,修飾pablo picasso。過去分詞(短語)作定語,與所修飾詞語之間通常存在被動關系,少數過去分詞也可表示完成,不表示被動。
①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rebuild the damaged bridge.
政府決定重新修復那座被毀壞的大橋。
②the electric bicycle produced by our factory is of high quality.
我們廠生產的電動車質量很高。
③the fox(which was)shot in the legs couldn’t run any longer.
這只狐貍被射中了腿部,再也不能奔跑了。
④she is sweeping up the fallen leaves on the ground.
她正在打掃地上的落葉。(fallen表完成,不表被動)
12.(高考四川卷)a great number of students________said they were forced to practise the piano.
a.to question b.to be questioned
c.questioned d.questioning
解析:選c。句意:許多被詢問的學生說他們是被迫練習彈鋼琴的。此題考查非謂語動詞作后置定語。students 和question之間是被動關系,故排除a、d兩項;b項表示要被詢問,不符合語境;c項表示被詢問過的,符合句意。
【即境活用】
13.(高考北京卷)i’m calling to enquire about the position__________in yesterday’s china daily.
a.advertised b.to be advertised
c.advertising d.having advertised
解析:選a。句意:我打電話來是想詢問一下有關昨天在《中國日報》上刊登的招聘職位的情況。本題考查非謂語動詞作后置定語。空格處部分作position的定語,與position在邏輯上是被動關系,根據句意“職位已在昨天的報紙上被刊登”,表示被動及完成,故a項符合題意。
② 【教材原句】 what do you make of (it)?(p38)
你認為它怎么樣?
【句法分析】 (1)此句相當于what do you think of...?或what’s your opinion of...?
make of 常用于what 引導的疑問句或否定句中。
①what do you make of this latest idea?
你對這個最新的計劃有何看法?
②i didn’t make much of his speech,did you?
我聽不懂他的演講,你呢?
③make the most of the sunshine,because we don’t get such fine weather in winter.
好好地享受陽光,因為在冬天我們沒有多少這樣的好天氣。
14.—we have to attract younger customers.
—exactly!__________
a.you’ve got it right.
b.what do you make of it?
c.that’s all right.
d.thanks a lot.
解析:選a。本題考查交際用語,從下文中的exactly可知,a正確。
《總復習》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2、初步理解整數、小數、分數之間的聯系,掌握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過程和方法:經歷小數的發現、認識過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識與生活以及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體驗探究發現和遷移推理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學習的習慣
重點: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性質,并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難點: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和他們之間的進率
課前準備:課件、電子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游戲:測一測(師生測)
(1)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看到過小數?
(2)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找的小數。(出示課件1、2)
2、揭示小數的產生:
師:像這些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時我們通常用小數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數的性質。(板書)
師: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下以前學過的東西。(課件展示第3張幻燈片)
二、探索新知
(一)教授新知:認識小數表示的性質
1、 師出示三個正方體,現在老師想把它平均分成若干分。請看一看,想一想有多少等分?
2、課件展示把正方體分別平均分成10份、100份和1000份。(課件上要展示出分的過程), 邊分邊問: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3、現在老師再將每個正方體其中的某些部分涂上顏色。請討論可以用哪三個小數表示這三幅圖中的陰影部分,他們都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4、剛才我們總結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那你認為什么是小數呢?
5、師總結小數的性質。
(二)認識計數單位
(三)整理數位順序表:
整數部分最小的計數單位是( ),小數部分最大的計數單位是( ),這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
三、課堂活動 (口答)
完成課堂活動第1、4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學生談本節課收獲)
五、結束語:
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希望與大家共勉:
《總復習》教案 篇12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學路
前面我們學習了《桂林山水》和《林海》兩篇課文,它們都是以描寫景物來抒發思想感情的散文。今天,我們要學習三首古詩(板書課題)。本課“預習”提示我們:《墨梅》、《竹石》和《石灰吟》這三首古詩有一共同點,即看起來描寫的是物,實際上是在贊頌人的一種精神。這就告訴我們學習的思路:要通過讀懂詩句,了解事物的特點,從中領悟贊頌的精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現在學習第一首古詩。
二、引導學習古詩《墨梅》
1、簡介作者。
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他出身貧寒,靠自學成為詩人。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既善作詩,又善畫梅,被稱為“畫梅圣手”。《墨梅》這首詩,是作者為自己所畫梅花而題的詩。
2、理解詩句。
(1)借助注釋,自讀詩句。(可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2)指名朗讀。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墨、硯、乾、坤
(3)同桌互說詩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我家洗硯池邊樹”:洗硯池,書畫家(王冕)洗毛筆硯臺的池塘。樹,指梅樹。這行詩的意思是,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痕,痕跡。這行詩的意思是,朵朵開放的梅花呈現淡淡的墨色。
“不要人夸好顏色”:意思是,不要人們贊美它的顏色艷麗。
“只留清氣滿乾坤”:清氣,清香的氣味。乾坤,指天地。這行詩的意思是,只求梅花的清香永遠充滿人間。
(4)齊讀后,指名完整地說說詩句的意思。
3。領悟寓意,體會感情。
(1)自讀全詩,思考:詩中(也是畫中)描繪的梅花有什么特點?作者借墨梅贊頌了人的什么精神?
(2)討論交流。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梅花的形態,后兩句突出梅花的精神。說明梅花有樸素淡雅、不圖虛榮和高潔白重的特點。作者借贊美墨梅比喻人,實際贊美人具有淡泊名利、高潔自重的品質,表達了詩人以墨梅自勵,愿像墨梅那樣做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教師范讀、自讀、指名讀)
4、練習背誦。(個人試背、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舅I導學習古詩《竹石)
1、簡介作者。
鄭燮,清代書畫家、詩人。早年家境貧寒。應科舉在朝廷做官,比較關心民間疾苦,后因得罪豪紳被罷官。他擅長畫竹。《竹石》這首詩是他為自己的畫題寫的詩。
2、理解詩句。
(1)借助注釋,自讀詩句。
(2)指名朗讀。
(3)讓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
如,破巖,山崖的石縫。堅勁,堅定。千磨萬擊,許多磨難和打擊。還,依舊。
(4)同桌互說詩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咬定青山不放松”,意思是(翠竹)緊緊依傍著青山。
“立根原在破巖中”,意思是原來(竹根)是牢牢扎在山崖石縫中的。
“千磨萬擊還堅勁”,意思是(翠竹)雖經風雨雷擊依舊十分堅定。
“任爾東西南北風”,意思是任憑你刮什么風也不懼怕。
(5)齊讀全詩,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連起來說說。
3、領悟寓意,體會感情。
(1)自讀全詩,思考:詩中描寫了“竹子”的什么特點?聯系借物喻人的方法,說說它贊美了什么精神。
(2)討論交流。
詩中描寫的竹子,是生長在山崖石縫中的,自然環境惡劣,它不怕閃電雷擊,風吹雨打,仍然能頑強地生長。說明詩中描寫的竹子具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品質。這首詩實際借物喻人,贊頌了不怕邪惡勢力、不怕艱難困苦、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表達了詩人崇尚這種精神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
4、練習背誦。(自背、全班齊背、指名背誦)
四、布置作業
1、背誦《墨梅》和《竹石》。
2、自學《石灰吟》。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指名背誦《墨梅》和《竹石》。
二、學習第三首古詩
《石灰吟》
1、理解詩句。
(1)指名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2)借助注釋,自讀思考每行詩的意思。
(3)同桌互說,再全班交流。
“千錘萬鑿出深山”。錘,敲打。擊,撞擊。千、萬,形容撞擊的次數多。這行詩的意思是(石頭)只有經過許多次撞擊敲打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
“烈火焚燒若等閑”。若,好像。等閑,平常事。這行詩的意思是(石頭)把烈火焚燒(自己)看成很平常的事。
“粉骨碎身全不怕”。意思是(即使)身體被粉碎(變成石灰)也不懼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意思是(石灰)要把潔白干凈留在人世間。
(4)朗讀全詩,再指名把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o
2、領悟寓意,體會感情。
(1)自讀思考:這首詩贊頌了石灰的什么精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作者通過對石灰不畏“千錘萬擊’’和“烈火焚燒”,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寫,贊頌了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表達了作者不與權貴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三、課堂練習
1、指名背誦本課三首古詩。
2、默寫《竹石》、《石灰吟》。
《總復習》教案 篇13
一、引入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大家一起對“數的整除”這一節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
二、看書回顧
數的整除這節內容有很多的概念需要大家正確理解。下面請大家根據以下復習提綱各自看書回顧課本第十冊中的內容。(小組交流)
1、這一節中都介紹了哪些知識?
2、你還能理解這些知識嗎?重點研究不理解的地方。
3、在這些知識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認為?
三、反饋交流
1、誰來說一說這節內容中都介紹了哪些知識。板書:(整除、除盡倍數、約數……)
2、下面老師給大家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誰自告奮勇選擇其中一個你最感興趣的知識點向大家作一下解釋。(不能被2整除數的特征;偶數、奇數的持征;
3、選擇你認為最難理解的知識點向大家作一下解釋。
4、選擇你認為最重要的知識點。
(指導:要找出最重要的概念,我們可以先找出這些知識間的聯系,然后你就可以明白其中哪個知識點是最重要的。)
四、小組合作整理,形成知識網絡
(一)整理知識網絡
師:請你們把相互間有聯系的知識用線連起來組成一幅知識結構圖。
1 、小組合作整理知識結構圖。
2、選一組進行匯報,說說你們為什么這樣連線。還有其它的整理方法嗎?
3、總結得出最重要的知識點。
(二)鞏固概念:
學生完成填空:最小的質數是( ),最小的合數是( ),10以內最大的奇數是( ),最小的兩位數是( ),5的最小倍數是( ),7與3的最小公倍數是( ),3的最大約數是( )。
師:(板書最后兩個空里的數21和3后)誰能就21和3,運用數的整除知識說幾句話?
生(綜合):21能被3整除,3能整除21,21是3的倍數,3是21的約數。
師:(出示24□)要使這個數能被2整除,□里可以填什么數?請說明理由。
生:□里可以填0、2、4、6、8,因為個位是這些數的數都能被2整除。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接下去,老師會提什么問題?
學生思考片刻后,答道(綜合):要使這個數能被3(5、2和5、2和3、3和5、2和3及5)整除,□里可以填什么?說明理由(學生回答的過程和結果略)。
(三)、辨析概念
1、按要求找出每組中與眾不同的數。
第一組:4、16、27、28、32,第幾個不是偶數?
第二組:11、13、2、21、23、第幾個不是質數?
第三組:100、19、36、9、4,第幾個不是合數?
學生回答這三組數的答案后,教師出示第四組:7、14、21、25、49,并問:請同學們幫個忙,這一組可以提什么問題?學生踴躍回答:第幾個不是合數?第幾個不是7的倍數?第幾個是質數?第幾個數是偶數?第幾個數能被3整除?第幾個數有約數5?第幾個數是另兩個數的和?第幾個數不是兩位數?第幾個數最大?……
2、說話練習。請在每組給定的概念中,挑選一個或幾個,說一句話。
第一組:奇數、偶數、質數、合數。學生說出的答案有(自然數范圍內):最小的奇數是1,
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
第二組:自然數、整數、整除、除盡。(學生小組討論回答)
第三組:約數、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獨立思考后發言)
第四組:互質數、質數。
生:只有公約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如5和6是互質數。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一定是互質數,兩個質數一定是互質數。
師:同意兩個質數一定是互質數嗎?
生:7和7都是質數但它們不是互質數。
生:我知道啦!應該說兩個不同質數一定是互質數。
五、活用概念
1、游戲——破譯密碼。教師說,我家里安裝了一部電話,現在我給每個數字設置了密碼,請你們當一回情報員,破譯我家的電話號碼。我家的電話號碼是:
abcdefg,a只能被1和5整除,b是10以內最大質數,c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d加上1就是最小的合數,e只能被1和5整除,f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數,g是最小質數的3倍。
2、根據72÷8=9,我們說72是倍數,8是約數。對嗎?根據6.3÷0.9=7我們說6.3是0.9的倍數,0.9是6.3約數。對嗎?
3、在1-10各數中,是偶數,是奇數,是質數,是合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既是質數又是偶數,既是奇數又 是合數。
4、按要求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a、使數能被3整除,13□2、72□8
b、使數能同時被2、3整除,7□6、31□
c、使數能同時被2、3、5整除,36□、8□5□
5、a、96分解質因數是:96=2×2×2×3×4,對嗎?
b、210分解質因數是:210=
六、課堂總結
1、這節課我們對數的整除有關知識進行了復習,回想一下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復習的?
2、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七、趣味延伸
師:剛才同學們的提問、回答和討論都很精彩。如果學習中還有什么問題,同學們可以打電話找我聯系——可是這個手機密碼還得大家來猜一猜。號碼依次是:不質數也不是合數( )最小的奇數和最小的質數的和( )最大的一位數( )最小的偶數( )10以內最大的質數( )最小的合數( )有質因數2和3的一位數( )它的最大約數是5( )它的最小倍數是10以內最大的奇數( )最小的自然數( )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數( )
《總復習》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口算乘法、除法、筆算乘法、除法。(課本第112頁的第2、3、4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存在問題,并通過反思進行自己正。
2、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提高計算能力,達到計算熟練,實現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宣布本節課復習內容。
二、基本練習
1、口算練習。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說出答案。 (回答語句要說完整)(2)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估算練習。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
(1)直接說出答案,學生回答語句要完整。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時,不一定都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數。)
3、筆算練習。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
(1)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
(2)匯報結果,說一說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結合題目,歸納出注意點:乘法計算中:
(1)要注意進位問題;
(2)要注意積的書寫位置。
除法計算中:
(1)商的書寫位置;
(2)除數與商的積的書寫位置(數位對齊);
(3)被除中間有O的除法計算;
(4)商的中間,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識梳理
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說一說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你都學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進行交流后、回答、教師板書:因數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筆算乘法、進位筆算、被除數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筆算除法、有余數的除法及驗算。
計算:856÷7 2309÷3 2832÷4
四、課堂活動
1、計算2346÷5并驗算
要求:先觀察題目,判斷商是幾位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獨立計算。匯報結果,并說一說除法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驗算中,要注意什么?
2、課本第112頁的第2、3、4題。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課后反思:這節課是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整理和復習,采用練習的復習方式,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乘、除法的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