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7 z c s》教學雜談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油小學 童 玲】〖認識見面字與觀察情景圖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內容在聲母、韻母、音節、識字、兒歌、看圖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巧妙的組合,體現了“以學生為本”觀念,也突出了各知識點的科學性。特別是與學習內容緊密聯系的情景圖,給師生帶來了更大的創造性學習的空間。教師應站在學生認知水平的角度上,認真審視每一幅情景圖,想辦法激活它們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借助情景,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會認漢字。
有的情景圖內容簡單,物體的名稱和音節對應出現。如第7課,媽媽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賀卡。可以讓學生自己看圖、練讀音節、認漢字。
【浙江省嘉興市第二實驗小學 王小連】
〖學習伙伴的引進〗
現今的人教版實驗教材大力改進了教材的呈現方式,把教科書變成了學生喜愛的學本。教材的敘述方式,像導語、思考練習,以學習伙伴的口吻呈現,還大量采用“我會讀”、“我會說”、“我會寫”等標示,使學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增加了親和力。受此啟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時常把孩子們喜愛的“小藍貓”或童話中的某一角色作為學習小伙伴引進課堂,有了“小伙伴”,小朋友情趣盎然。
例如,一位老師在上《z c s》一課時,她說:“我今天把小藍貓也請進了學校,它要來參觀我們的校園。”(課件出示)“大家看,小藍貓首先來到一⑸班教室,他看見什么了?”(出示一個小朋友寫字的圖片)這樣教師很自然地引到了“z”的學習。有了“小伙伴”,小朋友情趣盎然地進入到了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