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拼音——《ai ei ui》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在小學階段,拼音教學是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最乏味的內容之一。再加上教學的對象是一年級的新生,而且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已經接受過并不正規的拼音教育(特別是在農村,教學顯得更不規范),這就使得原本并不吸引孩子們的拼音教學顯得難上加難。然而,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也是進行有效朗讀的關鍵,更是學好語文的基礎,特別是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漢語拼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要與生說普通話和識字教學相結合。我們應結合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特點,努力建構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課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習如果為思想感情創造美和游戲的璀璨所照,就能成為孩子妙趣橫生和心醉神迷的樂事。基于以上認識,結合教材、學生特點,本設計通過創設情境、講故事、背兒歌等形式,使孩子們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在趣味盎然的游戲中獲得知識以及情感的體驗,暢游在充滿樂趣的“拼音樂園”中。
案例過程:
上課伊始,我努力創設充滿童趣的教學情境,復習導入。
我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歡迎來到充滿歡樂的拼音樂園。拼音樂園里有兩大家族。聲母家族和韻母家族。通過前面的學習韻母家族里你都認識了哪些拼音寶寶啊?”(按照生的回答依次出示a、o、 e、i、u、ü)緊接著,我又說:“再次見到這些拼音寶寶,你們愿意和它們打打招呼,喊喊它們的名字嗎?”
在孩子們對前面學習的單韻母進行復習后,我就用多媒體請出了“ai ei ui”,然后又設計了“誰愿意來叫叫它們的名字”“誰最會發現(通過觀察,發現今天的韻母寶寶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這兩個小環節,初步認讀了“ai ei ui”這三個單韻母,也初步地感知了復韻母的概念。然后我再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對復韻母的定義進行總結加深學生的印象。
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要對ai ei ui進行細致地教學。以ai為例。
在指導ai 的發音時,我主要分三個步驟進行。
(1)看口型觀察。在生的回答中進行總結ai 的發音方法:先發a的音,聲音響亮,中間氣不斷,逐漸向 i滑動。一口氣讀成ai。口型由大到小。
(2)師范讀,生跟讀。通過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對生進行正音。
(3)練習好玩的發音歌進行鞏固。
我是a,你是i , a和i手拉手,滑滑梯ai,ai,ai
在學習完了三個復韻母“ai ei ui”的發音后,我又利用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捉迷藏游戲,讓孩子們在書本的情景圖中找復韻母。并借機指導發音。再次鞏固及檢查復韻母的發音。
在接下來的學習復韻母四聲的過程中,我創編故事,借助兒歌,讓孩子們輕松巧積標調規律。
“咦?怎么回事啊?韻母家族里好象吵起架來了。我們趕緊去看一看。原來啊是為了戴帽子的事。聽,a和i 吵了起來,它們都覺得這頂漂亮的帽子應該屬于自己,它們互不相讓。這可怎么辦呢?小朋友們,趕緊想想辦法幫它們解決一下。”
然后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出示標調兒歌:“先找a、o、 e ,再找i、u、ü,i、u并排走,聲調標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