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學過的生字、拼音,會做“我會連”這個題目。
2、會辨別形近字,做“讀讀比比”的題目。
3、復習學過的生字,會認“我會找”中的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讀生字是重點,形近字是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項“我會連”
要求把聲母和含這個聲母的字連起來,以區別平舌音、翹舌音、鼻音和邊音,讀準每個字。這道題學生先自己連,再同桌二人對一對,連得不一致的,“請教”生字表(一)。學生練時,教師巡視,選一份標準答案待學生完成后出示,請一次就連成功的同學舉起手,讓連錯的同學說說哪個字連錯了,重點記一記這個字的讀音。
二、教學第二項“讀讀比比”
比較形近字。
了—子 木—禾 大—天 十—葉 土—肚 田—苗
前面三組都是一筆之差,后面三組是獨體字加了偏旁。比較要一組一組地進行,引導學生比較字的音形義,突出字形差異。即先讀一讀,口頭組詞,再說這組兩個字不同在哪兒。因為是第一次比較字形,可在教師指導下比較每 排的第一組字,其余的分四人小組讀讀比比,教師再檢查指正。
三、第三項“我會找”
要求把帶“氵”“辶”的字分別找出來。
要找的11個字都已學過,“過、河、流、江、遠、送、沙、游、近、漂、還”畫面提示練習以游戲的方式合作進行。如同桌的兩個同學每人找一個偏旁的字做上記號,再相互查查找齊了沒有。教師再把 11個“紅蘋果”貼在黑板上指名上來摘“蘋果”,再領著同學讀一讀。
板書: 了—子 木—禾 大—天 十—葉 土—肚 田—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學過的生字,會讀“我會讀”這個題目。
2、讀句說句,練習的句型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做“讀讀說說”的題目。
3、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讀詞語是重點,說句是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項“我會讀”是識字的鞏固練習
15個詞中有熟詞,也有熟字組成的新詞。通過讀詞來鞏固認字,增加積累。先每個學生自己讀,記不住的字查看生字表(一);再讀給旁邊的同學聽。教師可在巡視中了解認讀情況,輔導個別學生。學生自練后教師要抽查,請幾個同學讀給全班聽或開火車讀,比比哪列“火車”的性能好。讀詞中注意“爺爺、我們、漂亮”等詞的詞尾讀輕聲。
二、第五項“讀讀說說”
這次練習要認識的句型是“什么地方有什么”。
可在學生充分讀句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如問問:第一句講什么地方?我家門口有什么?第二句呢?然后讓學生把第三句補充完整。“屋子里有什么”說的內容不困難,難點是說話時量詞可能用得不恰當,教師要在說的過程中相機指導。如果學生用上“有……有……還有……”,教師可加以鼓勵。
三、第六項“讀讀背背”
內容是一首古詩《畫雞》,作者唐寅。
全詩描繪了一只紅冠白羽、漂亮威嚴的雄雞。古詩不用講解,學生反復朗讀,看看插圖大致領會就行了。重點是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讀詩的興趣,在反復朗讀、背誦中增加語言積累。朗讀仍要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出詩句的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