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本設計力求體現把學生放在學習主體位置,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理解課文,求知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激發學生課前搜集材料的興趣,整合音樂、美術學科的方法,使靜止的語言符號流淌出音樂的旋律、圖畫的意境,使語文課堂變得“充實”、“厚實”起來,喚起一年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喜歡我們的語文教學。
預設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認識筆畫、偏旁和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從讀中領悟江南的美。
課前準備:教師(課件、錄音機)
學生(課前畫的家鄉風光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預設目標
1、了解課文大意,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談話:小朋友們坐過竹排嗎?(板書:竹排)讓我們乘著竹排一起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瀏覽一番,好不好?懷著陽光般的心情,我們快樂出發!(出示江南美麗風光課件)看,這就是我們游覽的地方——江南魚米鄉。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3、小小竹排畫中游。(指名讀課題,正音)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在課前一開始就利用課件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引發情感沖動,為進入新課學習儲備必需的情感因素。)
二、范讀課文。
師配樂范讀課文,生看課文插圖。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模仿性強,教師有感情地范讀,準確地傳情,能使學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
三、初讀課文
1、翻開語文書,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讀準它,難讀的地方把它多讀幾遍。(學生自主讀課文)
2、誰來讀給我們聽聽?其他小朋友認真聽,看誰的耳朵最靈,能發現這個小朋友哪個字讀得最準,你要向他學習,哪個字讀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指名讀,提醒注意所學的生字)
3、(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你會讀讀嗎?(對于難讀字詞,教師要進行及時必要地領讀。如“兩岸”“樹苗”等。)
4、去掉拼音還能讀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下面我們來開火車讀,哪組先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讀、互評、教讀、游戲完成讀書的第一步讀準字音。)
四、熟讀課文。
過渡:同學們生字學得這樣好,相信再讀課文一定比剛才讀得棒。先自由把課文讀一讀,然后比一比誰讀得聲音最響亮,字音讀得最準確,課文讀得最熟練。
1、學生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
2、四人小組合作,比比誰讀得最熟練。(師巡視指導)
五、精讀課文。
1、播放課件,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邊讀邊欣賞江南美景。
2、思考:你們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