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游戲識字趣味多——一年級上冊“操場上”教學案例
問題的提出
新課標對一年級的識字要求是“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左右”,和以前的大綱相比提高了師資數量。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技能按要求達到認字量,又不增加他們的輔導輕松學習呢?新課標告訴我們,“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案例描述:
走上講臺問好之后我立刻切入主題:“老師知道小朋友們平時都很喜歡運動,那說一說你們平時體育課在操場上都參加哪些體育運動呢?或者你在操場上看過其它的哥哥姐姐們做過什么體育活動呢?”
學生本來就很喜歡上體育課,喜歡運動,所以此時都你一言我一語說起來了。那愿不愿意跟著老師也去運動運動呢?請愿意的小朋友先來讀讀這三個字。(操場上)
“老師這里有一幅小朋友們下課以后在操場上鍛煉身體的圖畫,想和老師一起來看看嗎?(出示課件)師(指圖)操場上的小朋友玩得可開心了,誰能說說他們都在做哪些體育活動?”學生早已按捺不住了紛紛舉手。但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建立方位感,所以此時我要求注意觀察的順序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幫助建立條理性。教室里舉起了樹林般的小手,答對的還能獲得獎勵,讓他做做小老師帶領全班讀,這樣就更激發他們的熱情了。
從前一段時間的教學中我發現小朋友的集體榮譽感特別強,喜歡為自己小組爭分做貢獻,所以我說“下面我們來分組比賽,把帶拼音的桃子摘下來吧,看哪組摘的又快又多。”效果自然不錯。我又提高難度了:“如果沒有拼音寶寶的幫助,你還認識這些字嗎?(出示詞語卡,開火車讀)”小朋友覺得這個根本不是問題,舉手就沒那么積極了?墒钱數谝粋同學回答完后我把字卡反過來,上面寫著“你真棒”送給他時,小朋友們紛紛用羨慕的眼神望著同學,這一招果然奏效,換來驚奇的目光,也很好的調節了課堂氣氛。
識字課不僅要認識字,還要懂得應用。“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同學們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讓學生補充,指著圖上, 師停頓,學生會自己補充)這一梯度不高,很容易回答。“細心的小朋友發現了,剛才老師說話用上了有的..有的..還有的..哪位小朋友能學學老師也用這組詞語說一句話呢?”這里就比較難了,我準備了幾幅他們熟悉的白云,氣球的照片讓同學造句,有的同學說:“天上的白云有的像小綿羊,有的像小牛,還有的像大公雞。”有的同學說:“天上有的氣球是紅色的,有的氣球是黃色的,還有的氣球是綠色的。”有的同學說:“課室里, 有的小朋友在寫字,有的小朋友在看書,還有的小朋友在外面玩。)這樣既降低了難度,符合他們的認知特點,又能達到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字偏旁相同:‘打’、‘拔’、‘拍’都是提手旁,我讓孩子做這些動作,邀請幾個學生上臺來做動作,小朋友表演動作時,師就貼字卡依次板書:打 跳 拔 拍 踢 跑 (按小朋友表演的順序來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