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學案例及點評
師: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彎彎的事物?
(學生說“彎彎的香蕉”和“彎彎的小橋”“彎彎的小船”等。)
師:看!彎彎的月兒多像一條小船。
出示對比句:
彎的月小的船,小的船兩頭尖。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師:請你再來讀一讀,你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
(學生體會“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寫出了月亮彎彎的可愛的樣子。)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自由讀、指名讀、集體讀。
體會后兩句。
師:一個晴朗的夜晚,我們坐在院子里抬頭仰望。只見藍藍的天空,無數顆星星一閃一閃的,還有一輪彎彎的月亮,多美啊!讓我們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去,這時你看到了什么?
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師:藍藍的天空像什么?閃閃的星星又像什么?
(學生展開想象回答。)
師:這句話中有一個生字寶寶可調皮了,它急著和你見面,想讓你們寫寫它。
出示卡片“見”,學生和老師共同寫“見”,寫是要注意筆畫“豎彎勾”
師:生字寶寶非常滿意,它又跳回課文中了,我們把這句話讀一讀。
這么彎的月兒,這么美的星星,這樣藍的天,你覺的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首兒歌呢?
(生有感情的讀課文)
師:我發現許多小朋友都能把課文背出來了,我們帶上動作一起把課文背一背。
(生背課文)
四、課后延伸
師:孩子們,這么可愛的船,你們想不想上去坐坐?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讓我們乘著想象的翅膀,隨著音樂想象你看見了什么?
如果學生回答看見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教師隨機讓學生與美景對話
如果學生回答看見楊利偉叔叔。教師再一次提供對話平臺。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小小的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一定能像楊利偉叔叔一樣乘著飛船去探索太空的奧秘。
【評析】
“自主對話”從“認字”始
劉曉燕 曹國琴 肖 艷
“自主對話”四字,曾一度令我疑竇重重,甚至望而生畏,楊麗娜老師執教的<<小小的船>>,很好地詮釋了“自主對語”在一年級的識字課中的應有之義,核心精神,即學生想學,愿學,能學,在這種前提的激勵與支持下,展開與教師 ,與同伴,與課文,與自然,與社會的嘗試對話。
一、以情渲染,營造平等、和諧的對話場
“生字寶寶”、“課文媽媽”是執教老師詞不離口的兩個詞匯,如此極富童心童趣的語匯散遍全堂,俯拾即是,如:“這個‘船’字可神氣了,它要你們大聲喊出它的名字,它才愿意出現”、“快看了,你們劃的跟老師是一樣的嗎?”教師深諳兒童心理的語言,讓課堂奏響平等、民主、自由的和諧之音,師生之間相知、相融,對話有了蓬勃生長的綠洲沃土。
二、以“趣”引領,自然無痕現自主
開課伊始,教師以激趣導入,成功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文學生與生字,兒歌對話埋下伏筆,出示課題后,教師為分散識字難點,隨課題識“船”,教師先不寫,讓學生讀,發現“船”字未寫,讓學生大聲喊“船”字,讀準字音后終于露面。在這一系列的猜、看、讀中,生字印象得以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自然萌發。
學生自讀課文時,教師讓小朋友“用自己喜歡識字方法和生字寶寶交上朋友”,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進一步喚醒了學生學習主人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