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比一比》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讓學生懂得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讓他們感到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主動識字的愿望。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豎鉤”和1個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培養主動識字的愿望。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和正確使用量詞。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了解運用一些量詞;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文和實際運用,鞏固和拓展量詞的積累。
【教學時間】
2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一個偏旁“提土旁”,理解3個量詞的用法。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知道語文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學準備】
老師:生字卡片及卡片:一棵樹。實物:一顆糖、小石子、粉筆頭。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給你認識的動物、水果做名片。
【學習活動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情境圖,同時播放音樂。
今天,老師帶著小弟弟要到鄉下奶奶家去玩,那兒可美了!你們想去嗎?
(想!)好!那咱們就現在出發!(課件出示情境圖,農家小院。)
二、認識動植物名稱,初步認詞
1、認讀帶拼音的詞。
小朋友,你們看,奶奶家的院子里,好東西可多了。你找找,說說你最喜歡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在圖上相應位置出示相應名稱的詞(帶拼音),并讀詞。例:當學生說出“黃牛”這個詞時,出示詞“黃牛”,同時播放“黃牛”的叫聲。老師說:“你想跟它交朋友嗎?請你親切地叫一下它的名字。”學生齊讀名稱。注意正音:特別是“子”該讀輕聲。)
2、去掉圖片讀詞。引導學生發現。
⑴ (課件演示)奶奶家的院子里東西可真多。不看圖,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去掉圖讀詞語)你發現什么了?
⑵ 是呀!這些詞寶寶可調皮了,分別是從水果之家和動物之家跑出來的,你能把他們領回去嗎?根據學生回答,點擊課件把詞語分成兩類。(不帶拼音)
⑶ 連讀詞語,注意讀得輕快、跳躍。
三、自主認字和識詞
點擊課件,剩下生字。這些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的生字。
1、小組合作自主識字。
學習小組交流:
⑴ 哪些字你早就認識了,是怎么認識的?請你教教組內的同學。
⑵ 哪些字你現在還不認識,向你的學習小伙伴學習,并且想個好辦法記住它,好嗎?
2、交流匯報。
哪個小朋友愿意來交流一下自己的學習經驗,說說哪些字你早就認識了,是怎么認識的?(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媽媽教的,有的會說是從課外書上學的等。)
是呀!在家里不認識的字可以問爸爸媽媽,可以自己看拼音學,還可以從電視、路邊的廣告中學習。
還有哪些字你是今天才學會的,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以后見面了還能認出來呢?(學生可能會說熟字帶生字的方法,畫畫的方法,給生字編歌謠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