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學設計 人教版識字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兒歌,比比誰會讀!
同學們覺得怎樣才算會讀?(讀準確、流利,讀明白,有感情)
〖通過提問,使慣由教師提出的教學要求從學生嘴里說出,讓學生由被動的執行者變為了自主的“決策者”,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
⒉讀準“一”的讀音。
要讀流利就先得讀準確,要讀準確,就一定要看清楚。準備好了嗎?現在就開始吧!(生自讀)
剛才你們在讀,我也在讀,而且還發現了一個問題。(板書:一)問:這是什么字?在文中它讀作什么?
小結:這個“一”(手指著)是個小調皮,很善變,共有一聲、二聲、四聲三個讀音。在這一課中它有時讀二聲,有時讀四聲,你看清楚了嗎?
〖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發現,共同成長。既巧妙地傳遞了新知,突破了難點,又構建了平等的對話氛圍。〗
⒊(出示兒歌):師指兒歌,生齊讀。相機正音。
⒋抽4生分句讀,余生聽。請4個最自信的孩子來單獨讀一讀,他們讀,你們干什么?
提示:是呀!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能讓我們學到別人的優點。咱們看看誰是靈耳朵,誰最會學習。
指名評議:你最欣賞誰的朗讀?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
〖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得人人有任務,人人有收獲。同時,落實習慣訓導,讓“授業”與“傳道”齊頭并進,同步發展。〗
⒌多形式練習朗讀:自讀、指名讀、分組接龍讀、男女生比賽讀、找伙伴拍手讀。
〖用自主與互動,比賽與游戲式的多形式朗讀,讓課堂響起瑯瑯書聲,體現“以讀為本”的語感熏陶。〗
(二)讀懂讀活
⒈這些動物和水果究竟在比什么呀?(板書:大-小,多-少)
⒉認識反義詞:大小,多少是兩對什么?
小結:生活中這樣的反義詞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注意收集,我們以后找時間交流,好嗎?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者應在有限的課堂里授生以漁,讓他們利用課外的無限時空去讀“生活”這本浩瀚的大書,無字的活書。實現課堂延伸,開發學習資源。〗
⒊了解課文內容:比來比去,究竟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
⒋改讀兒歌:小朋友可真是了不起,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把兒歌改成也《比尾巴》那樣的一問一答式,都成了小詩人。下面,一起來讀讀咱們自己創編的兒歌吧!(齊讀)
什么大?黃牛大。什么小?花貓小……
〖用創編的形式,讓內容得以鞏固,言語得以內化,表達得以生成。〗
(三)讀深讀透
⒈填空讀兒歌:(出示缺量詞的兒歌)
⒉自讀。 師生接龍讀。
⒊認識量詞:剛才填上的詞有個共同的名字,在數學中叫什么?在語文中叫--量詞。
〖讓新知與舊識相連,并有效實現學科整合。〗
讓我們單獨認識一下這些新朋友吧。(師貼出生字卡片:頭、只、群、堆、顆)齊讀。
給量詞找朋友: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很多的朋友,你能幫它找找嗎?
相機比較:一頭/一只 一群/一堆一顆/一棵
〖在運用中鞏固,在比較中扎牢。因為最好的學習是創設機會,加以實踐。〗
⒋除這幾個外,語言文字里還有很多很多的量詞。下面就比一比,誰會說。(出示文后圖片)
⒌你還能用合適的量詞說說身邊事物嗎?(指名說、同桌比賽說)
⒍拓展閱讀:(出示兒歌)齊讀。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枝筆/七棵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用錯量詞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