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驚喜,激活了古詩課堂──《春曉》教學案例及反思
《春曉》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選文。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古詩,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也是熟悉不過了。學生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耳熟能詳,背得滾瓜爛熟了。在學習這一課時,我在教學模式上作了一些突破。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巧妙新穎的教學設計,創設一些具有競爭氛圍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扮演主角,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課堂氣氛,很好地培養學生自讀古詩的能力。【教學案例】
在上新課前,我宣布《春曉》這一課采用“自學加點撥”的學法,男女生分為兩組進行自學對抗賽。要求學生在預習這首古詩時,不但要讀熟,而且要請教老師或家長來弄懂詩的意思,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等上課時,老師會給大家一個驚喜。學生們聽了都很好奇,紛紛猜測驚喜是什么,課后都準備得很積極。
第二天上課時,我先進行了一個引言:“今天,我們要上一節特殊的語文課,男女生學習古詩對抗賽現在開始。”一語落地,學生群情激越,紛紛舉手要上臺講解頭一天布置的任務。每一學生完畢,我會進行一個小結,點出哪些知識是需要我們了解的,哪些是要我們識記的。學生們沒有了平時上課時的平淡,代之而起的是一種欣欣向榮的學習熱情。最后,比賽結果是女生贏了。但男生也并不氣餒,紛紛表示下次再努力,一定會贏的。
課到這里,好象該結束了!安皇沁有驚喜嗎?”學生們可沒忘提醒我!笆鞘裁茨兀矿@喜是──要你們給《春曉》穿件新衣服,把這首詩編成一個故事! “啊?古詩還能變成故事?”學生們可驚奇了。奇怪歸奇怪,孩子們可都不甘示弱,紛紛準備起來。
不一會兒,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從孩子們的嘴里飛了出來。你聽──
“美麗的春天來了,天氣暖洋洋的,睡著可舒服了!孟浩然一覺醒來,發現天早就亮了。他躺在床上,聽見屋外到處都是悅耳動聽的鳥叫聲,唧唧喳喳的,真熱鬧!他連忙起床,走到窗口一看。呀!院子里的花兒怎么落了那么多?地上到處是鮮艷的花瓣。哦!大概是昨天晚上刮了很大的風,下了很大的雨吧!春天真美啊!”
聽著孩子們的故事,我心里不禁樂開了花!古詩的意思在孩子們編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全部掌握了。我還用得著逼著他們去枯燥地記古詩意思嗎?
最后,我們評選出了三名“編故事大王”給予了獎勵。并且我和孩子們約好了,下次學古詩,我們再來比一比誰編的故事好。
我用這樣的一個設計成功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對古詩的閱讀熱情,課堂氣氛達到了空前的熱烈,課文的重點難點也都在不經意中迎刃而解。我教得舒心,學生學得開心!
【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氣氛始終非;钴S,由于學生對教材內容預習深入,教學設計新穎獨特,因此教學效果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學相比,這堂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學生學習興趣極強,對課文挖掘深度遠遠超過平時。
這堂課上完后,在學生的交流中我聽到這樣的話:
“語文課真好玩!”
“這真是我上過得最有意思的一堂語文課了。”
“我喜歡上語文課。”
很久以來,我一直不明白,我們的語文為什么變得干枯無趣了?現在我明白了,事實上是我們教學的主導思想存在問題。當我們把提高學生興趣放在提高學生成績之前時,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語文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只是這一點要得到廣大學生、老師、家長的理解還不容易,畢竟還有很多人尤其是家長對“學習興趣會使人最終取得成功”還缺少長遠的眼光。這就需要我們堅持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