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4(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教案)
4.學生書寫。描紅。仿寫。5.評價:有很多同學得到了小紅花。相信你們平時多練習,一定會寫得更漂亮。五、拓展延伸,仿寫兒歌1.今天我們和這么多小動物交了朋友,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呀?請你讀一讀你最喜歡的這種小動物的活動,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演一演。練好之后,讀給同桌聽。學生自己練習讀書,再讀給同桌聽。齊讀。指名讀。[教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選擇朗讀的內(nèi)容,不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邊讀邊加上動作,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讓學生的學習得到一定程度的調(diào)節(jié)。]2.哪些同學愿意為大家讀一讀呀?分別請了六位同學朗讀兒歌,其他學生評議。3.除了今天我們認識的小動物,你還對哪些動物有了解呀?你們能不能學著兒歌中的句子,說說這種動物的活動?比如,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生:白兔地上蹦蹦跳。生:小貓房前喵喵叫。生:小狗屋里汪汪叫。生:大象河邊在洗澡。……教師把學生的即興創(chuàng)作在電腦上打出來,投影在屏幕上。[在完成識字教學基本任務后,教師設計了仿照兒歌句式讓孩子練說的環(huán)節(jié),這種安排是比較好的。它打開了孩子思維的空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過,是否還可再做一些調(diào)整?比如,讓學生先想一想,然后再說一說。甚至鼓勵學生自己寫一寫,寫完后,進行展示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動起來,都有成就感。]六、教師小結(jié)課下,可以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句子在兒歌后面寫下來,這首兒歌的內(nèi)容就更豐富了。還可以把寫的兒歌給老師看看,課下我們還可以觀察這些小動物,或者搜集一些你喜歡的小動物的材料,來豐富我們的知識。【評價】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識字課。在教學中,教師把握住了低年級識字教學的主要任務──識字、寫字,把課文讀通、讀順、讀熟。并通過多種有效的方式,將這些任務落在實處。其中,最突出的有三點。1.識字教學體現(xiàn)層次性,運用多種方式復現(xiàn)生字。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認的快,忘的快。”因此,識字教學要根據(jù)兒童識字的這一特點,對生字的認記要采取多種方式,反復認記。這堂課,教師根據(jù)生字的不同特點,采取了多種識字方式,從看圖讀拼音識字,到讀拼音識字,再到去掉拼音識字,在游戲中識字,認字的識記有層次、有梯度,通過這樣反復訓練,學生對生字的認記得到了鞏固。2.注重引導發(fā)現(xiàn),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識字教學不僅僅只是把教科書上規(guī)定的那幾個字教給孩子,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獨立識字。老師比較準確地把握住了識字教學的這一目的,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掌握識字的方法。如,畫蜘蛛網(wǎng)的圖,再寫“網(wǎng)”這個字,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又如,在學生認識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借助形聲特點識字的方法。在整個識字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學中,教師還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讀兒歌前,問學生,如果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啟發(fā)學生自己想辦法。3.遷移學習成果,發(fā)展學生語言。教師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識字、讀書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說話練習,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說句子,讓學生感到“我也能編兒歌”“我也可以做一個小詩人”,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調(diào)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