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荷葉圓圓
二、初讀課文從識生字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再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2.檢查學生認識生字的情況。具體操作:指名讓愿意當小老師的同學帶領大家認讀自己喜歡的、讀得準的詞語。(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3.及時表揚。(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讓學生觀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個人按順序讀不帶拼音的生字詞。4.師生做“我指你說”的識字游戲:教師隨機指出屏幕上不注音的詞語,學生齊讀。【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予過程,充分調(diào)動學生想學的愿望,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大家都可以當老師,以師生角色的互換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培植自信心,使學生在主動參予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從而讓語文教學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2.再將課文完整自由地讀一遍,讀后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3.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個別讀。4.學生評議。(評出讀得好的和讀得有進步的同學。)5.齊讀課文。【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教學設計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另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并逐步培養(yǎng)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四、細讀課文,感悟體會1.播放動畫課件: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滾來滾去;小蜻蜓展開翅膀立在荷葉上;小青蛙蹲在荷葉上放聲歌唱;小魚兒在荷葉下游來游去。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自由說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這四個小伙伴。教師引導:他們在這一池荷葉中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課講出示課文第2-5自然段內(nèi)容。)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課文第2-5自然段。(1)自由讀2-5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2)學生讀后自由匯報知道的內(nèi)容。(3)再自由讀一讀,想想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4)學生充分質(zhì)疑。(5)由4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解疑。(教師參與討論。)(6)匯報交流。(教師適時利用課講、體態(tài)語、動作、聯(lián)系生活實際……輔助解疑,加深理解。)(7)指導朗讀:形式可為指名讀、挑戰(zhàn)讀、分角色讀、戴頭飾集體讀、個人表演讀,等等。(8)小結表揚。【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這樣做,就使得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和升華,最后對課文內(nèi)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五、拓展課文,實踐感知1.(課件出示小鳥和小烏龜。)他倆會對荷葉說些什么?2.學生自由說。3.小組討論:還有哪些小伙伴會來,他們會對荷葉說什么?4.個別自由說。5.你們要對荷葉說些什么呢?做些什么?(自由說。)【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得到了許多啟示,教師及時地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從現(xiàn)實中、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生發(fā)出形形色色的設想。這樣的話題,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fā)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他們綜合應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