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案例
(一)教案:
設計理念:
1、結合一年級盲生及低視生學生的特點。讓小壁虎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激發學習興趣。
2、仿照課文續編故事,拓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表達。
3、開展分角色扮演活動。啟發學生思維,加深學生理解。
學習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有、在”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動物尾巴的一些知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及朗讀,要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圖片,標本。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任務是認識9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理解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語氣。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1、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朋友(貼壁虎圖并拿出標本),認識它嗎?
生:仔細觀察后說:小壁虎。
2、請城志同學摸摸小壁虎(標本)是什么樣子的?
生:很小,有頭,四肢,身體和尾巴。
3、想了解小壁虎嗎?誰知道小壁虎有什么本領?
(小壁虎會吃蚊子蒼蠅,尾巴可以再生。爪子上有吸盤,能在光滑的墻面甚至玻璃上垂直爬行,很厲害。)
二、復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
師:這些字怎么記呢?
(這個像“戶”字的頭就是虎字頭,認一認)
2、總結識字方法。
三、初讀課文,理解課文
1、小壁虎很高興,愿意跟我們班的孩子交朋友,它想為大家講個故事。
2、板書:小壁虎借尾巴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向誰借,借到了嗎?等)
師:小朋友提的問題老師也想知道答案,我們快去看看吧。
(學生讀課文)
師:發現課文有什么不同了嗎?
生:沒有拼音啦。
師:沒有拼音朋友的幫忙,小朋友碰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請會認的同學教)
師:還可以怎么辦?
(根據拼音多讀幾遍,多看看記住)
4、學生自由讀課文。
5、檢查讀書情況。同桌檢查,小組檢查等。
6、各種方式讀。指名、集體、開火車讀等。
7、讀得很好,那么,小壁虎向誰借了尾巴呢?請你用橫線畫出來。城志也可以用字筆寫在練習本上。(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寫盲文的同學請寫一寫。
8、你最喜歡誰,就讀小壁虎向它借尾巴的那一段。(自由練讀)
9、展示讀書成果。評出朗讀小明星。
四、分工表演。
1、分角色表演。抽一組同學來表演,老師可加入。
2、評價表演情況。
3、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懂得了動物的尾巴可以干什么?
五、拓展,故事續編。
我們再編一個《小壁虎借尾巴》吧。
(向小麻雀,向小松鼠等等借尾巴,會發生什么故事,它們會怎么說?。)
六、課堂小結。